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春风十里,给热爱旅行的你推荐7本书

原创 2017-04-08




约翰·伯格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农民对村子之外的世界很好奇。然而四处走动仍做个农民的几率终归不大。农民没有选择地点的权利他的位置在受孕瞬间就被指定。因此,如果他把村子看作世界的中心,与其说这是乡土概念的问题,倒不如说这是现象学的真理。


他的世界有个中心。他相信村里所发生的事件是人类经验的典型。如果用技术性或组织学的术语来解释,这个信念无非是天真的。他将人作为“类”来诠释。让他着迷的是各色人等的类型学,以及无人逃脱的生与死的共同命运。

 

我想起一个经典段子,在农民眼中,皇帝的扁担是金扁担。一个人的视野受限于他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需要旅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又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季节,丰言君给大家推荐有关旅行的7本书。

 


01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旅行的艺术》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创作的随笔集,阿兰·德波顿通过这本书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


这是一本读起来并不轻松甚至烧脑的书,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

为什么要旅行,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


按照作家余秋雨的观点,这本书简直是一本纯粹的文学作品划分出了旅行的等级。


文中有大量的引用和典故。如德波顿引用帕斯卡尔的话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旅行的意义究竟何在?所思还是所见?


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不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02 詹宏志:《读书与旅行》




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台湾作家詹宏志一直在践行。


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


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巴厘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十场梦幻旅,别样新人生。


都是作者真实的旅行体验,有些旅行已经过去了10年以上,但其中的细节细腻真实,仿佛就在眼前。


路中提到有些美食,让人有带着这本书去探究的冲动,比如日本,又如土耳其。


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这样的体会,在你我的旅行路上也会遇见,某个地方、某样美食、某个人、某个物件,就自发触动你的心绪,让你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旅行变成了记忆——在脑海里,也可以像詹宏志一样记录在书籍里。



03余秋雨:《文化苦旅》




我在高中的时候读了这本书,也是因为这本书产生了对文学的热爱。


那个时候余秋雨,在我眼中的地位很超然,我相信那个年代很多年轻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旅行与读书,旅行与历史,有没有关联?


詹宏志有他的感悟——《读书与旅行》,余秋雨更是加上对历史的理解,因而也带来了历史的苍凉与悲壮,也就被他称之为“苦旅”,《莫高窟》、《道士塔》等无一不是。


“用情至深,所以动人”。


余秋雨以其渊博的文史功底和丰厚的文化感悟力,超越了许多散文的凡俗与平庸,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开创了“文化散文”这一新的创作形式。


这样的赞誉并不为过。



04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




作者是我十分喜爱的村上春树,这本书是他不太出名的一本游记,游历地区为欧洲,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已经多次被我推荐。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


我喜欢村上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旅行方式,融入日常,平凡而真实,琐碎而有趣。


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


当然,和海明威一样,书中有非常非常多有关饮酒的描写。



05陈春花《让心淡然》




这是著名管理学家、企业家陈春花教授的一本游记——南极之旅。


无论是浩瀚的大洋、无际的天宇、变幻的冰川,还是活跃的企鹅、日月同辉的天空、深不见底的海,足以衬托人之渺小。


这本书比较小众,看过的人不多。我个人的一个阅读习惯就是一旦认可一个人,我会找到他(她)写的基本上所有能买到的书。


蒋勋是,林语堂是,陈春花也是。


在繁复、吵杂的今天,抽一段很长时间外出旅行,让心沉静下来已经变得无比奢侈。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通过作者的笔触和感悟,与读者分享了一段自我省思的南极之旅,并联想未来与现实,通过对自然法则的思索,找出内心的真正追求。



06舒国治《门外汉的京都》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


理想的旅行是怎么样的?有些人希望是这样的,


我想去一个地方玩,却是坐下来的时光多,行走的时光少,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可不可以只是以这些佳美寺院肃静神社为我身背的屏风,以这些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作为我无尽的想象,而我人不用再一座座地名刹进(事实上我也都去过了),一处处地庭园赏,只是淡淡地点缀一下,却花较多的时光坐着,放松腰腿,品尝咖啡,休养身心,谈天说地,聊聊天,而它的古都、它的美、它的幽清洁净,我全沾染享受拥有了。


有些人希望是这样的,


我去京都,为了小桥流水。巴黎的塞纳河很美,但那是西洋的石垣工整之美;东方的、比较娇羞的河,或许当是小河,如祇园北缘的白川,及川上伫立的鹤,与那最受人青睐的巽桥,及桥上偶经的艺伎,并同那沿着川边一家又一家觥筹交错、饮宴不休的明灭灯火店家。


有的人希望看看南朝的寺庙,有的人想看城市里的稻田,有的人喜欢去适合野餐的地方,有的人想看小桥流水,有的人却想去补觉,

……


京都有很多咖啡馆,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大花园,有精致的美食(在作者眼里不如野餐),有很好的宾馆,有春之樱花,有秋天红叶……


舒国治的游记独树一帜,他以虔敬的态度游历,实际上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他个人独特的一种感觉,却会让你我为之迷醉。


舒国治说,“倘若老来,在京都”,或许原欲效法古人生活之梦,莫不便能实现?



07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抓住我的心。


这部短篇小说集,似乎打猎,钓鱼,斗牛以及喝酒是全部主题,这难道就是海明威心中旅行的意义?


好的作家奢爱烈酒和烟草,似乎是理所当然。


在海明威的笔下,非洲的风景让我十分向往。


最喜欢书中《大双心河》有关去野营钓鲟鱼的描述,让人身在其中。


一个人的野炊,野钓……充满了细节,真实,让人向往这样的体验……


地势越来越高了,上有树木,下有沙地,直到高得可以俯瞰草场、那截河道和沼地。尼克放下包裹和钓竿袋,寻找一块平坦的地方。他饿得慌,但是要先搭了帐篷才做饭。在两棵短叶松之间,土地很平坦。他从包裹里拿出斧子,砍掉两个撅出的根条。这一来弄平了一块大得可供睡觉的地方。他伸手摩平沙地,把所有的香蕨木连根拔掉。他的双手被香蕨木弄得很好闻。他摩平拔掉了香蕨水的泥土。他不希望铺上毯子后底下有什么隆起的东西。等他摩平了泥土,他打开三条毯子。他把一条对折起来,铺在地上。另外两条摊在上面。 


除了那迷人的风景,《乞力马扎罗的雪》却描述了有关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有种奇怪的孤独感。


如果你什么都做得太久,开始得太晚,你就不指望大家还留在那里。人都散了。



PS:

这七本书,在我的另外一个公号“丰言书影会”已经一一推荐过,欢迎关注。



-END-


“丰言书影会”,你关注了吗?


聚焦推荐好书好影



历史好文荐读

东京熟女的纠结:强关系还是弱关系?

《东京女子图鉴》:“北上广”职场女性之欲望、挣扎……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