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曹林 | 只追求让自己舒服的阅读,所以你毫无长进

在他孩子10岁时,他对孩子说:每天看五分钟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之类,坚持十年,你仍将是一无所知的废物,每天五分钟,读一点经典,学几句法语,同样十年,你将有一技之长。――将“中国好声音”和“名著经典”对立起来,有点儿极端,看书看累了看看好声音好歌声什么的,没什么不好。不过是一种提醒,不要陷入那种消遣性、消费性的浅阅读中,如果你的阅读建立在这种微信鸡汤、微博段子、电视娱乐、知音故事会、手机碎片化浏览基础上,坚持十年,你必然是一无所知的废物。


  2017新年第一天,与朋友分享我对读书的一点感悟,分享一种“付出成本”的阅读理念。“付出成本”有两个层面:其一,真正有附加值、有营养的信息,需要花钱去购买;其二,真正能给你带来收获的阅读,需要你身心的专注投入。


信息过剩到让人厌倦的地步,但我一直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仍是稀缺的,也应该是贵的。那些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需要我们付出成本。成本的一个重要层面是,通过付费获得优质的新闻产品。互联网惯出了免费阅读的毛病,但新闻生产是需要成本的。不能一边抱怨有价值的新闻越来越少,深度调查越来越萎缩,新闻越来越垃圾化,一边却不愿为那些追踪事实、开掘真相、深挖独家新闻的生产者支付哪怕一毛钱。


媒体的责任是生产优质新闻,读者的责任是花钱支撑生产者――不是心安理得地享用免费午餐,而是花钱买报纸去支持原创,付费才能看到高质量的新闻,让生产者而不是复制者受益,才能激励生产者生产高质量新闻。不去支持报纸,而是手机点击和浏览从传统媒体转载的新闻,是纵容着媒体业的不劳而获,支撑着“生产者为转载者打工”的不平等分配格局,在打击生产者积极性之下推动着新闻质量的低劣化。


“付出成本”的另一层含义是,阅读是需要专注投入的,跳出熟悉区和舒服区,坐冷板凳花费时间硬着头皮啃一些“对自己而言陌生、专业而难读的东西”。有两种阅读方式,一种是消遣娱乐,翻翻看看,满足感官愉悦,知道就行了,乐一乐,完全不用费脑子;一种是带着思考寻求知识的专注阅读,读一些系统化理论化的经典,探索未知领域,沉浸于其中获得知识。前一种阅读其实算不上阅读,只是浅层的信息消费,后者才是能带来知识增长的思想训练的阅读,坚硬的阅读。这种坚硬的阅读,需要你能抵抗热闹的诱惑,能排除“功利”和“有用”干扰,能克服那种刚开始读不懂就想放弃的惰性,要沉浸于其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而不是被动地被别人的思想所灌输。


一句话说得太好了,如果一辈子只读你读得懂的书,那你其实没读过书。如果永远只看合乎你想法的书,你永远只会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现代人的一个问题是,太追求让自己舒服的、不费劲的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娱乐,于是那些碎片化、随机化、标题化的手机浅阅读成为流行病,这种浅阅读当然不会获得营养。要想从阅读中获得价值,有必要付出专注的成本,别总指望一分钟让你明白、一张图让你了解、一条微博让你掌握――你不费成本获得的信息多是垃圾。花十分钟深入地读一篇报道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花半个小时弄懂某个一直困扰的问题,花一个小时读一篇严肃的、需要主动投入逻辑思考的文章。没有用心用脑的投入,你就不会从阅读中获得价值。


阅读就是阅读,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有人把阅读分为浅阅读和深阅读,虽做不到深阅读,但起码可以浅阅读吧?其实阅读并无深浅之分,浅阅读就是白读了。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翻一本书,随便翻翻,没有用心边读边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翻,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完全不记得读过这段――虽然某句话下面还用笔划了,可那是自己划的吗?怎么完全没印象了。别沉浸于浅阅读的幻觉中了,没有付出成本的浅阅读,等于白读了。


看过一个朋友这样教育他的孩子,在他孩子10岁时,他对孩子说:每天看五分钟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之类,坚持十年,你仍将是一无所知的废物,每天五分钟,读一点经典,学几句法语,同样十年,你将有一技之长。――将“中国好声音”和“名著经典”对立起来,有点儿极端,看书看累了看看好声音好歌声什么的,没什么不好。不过是一种提醒,不要陷入那种消遣性、消费性的浅阅读中,如果你的阅读建立在这种微信鸡汤、微博段子、电视娱乐、知音故事会、手机碎片化浏览基础上,坚持十年,你必然是一无所知的废物。


白纸黑字是一种知识和信息生产的仪式,严肃的阅读,也需要一种仪式感:静心,孤独,专注,啃的心理准备,坚硬而严肃的阅读。



分享一些关于读书的格言: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读书,是为了离开你讨厌的圈子。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那你就沉下心来历练;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那就静下心来读书。

 

读书越多,就越明白该如何抵抗寂寞。

 

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世间万难,无非一拖二懒三不读书。

 

如果你容易被一本书改变,说明你很少读书!

 

除非你改变了交往的人和阅读的书,否则,你的五年之后和现在完全一样。


我给北大出版社写的新年寄语是:这个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总需要一些东西让你慢下来静下来去品味和感受,好书也许就是让你急速前行的脚步慢下来的一种静能量吧。从书的气质看出版人的气质,喜欢北大出版社真诚、儒雅、安静、专业、干净、负责任的气质,没有辜负北大这个让人充满期待和敬意的符号。



又到出版社签了一批书,一个书店老板准备把这批签名书当礼物送给他朋友。分享一下签书的皂片。2016快要过去了,为了感谢与这个公号一起成长的吐司们,我会选择本公号文章后的一些跟评(并附上作者名)印到将要出的一本新书中,专设“TA评”一辑,珍惜亲们留下的这些印记,作为2016年我们共同的记忆:)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