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曹林跟王永治打个赌吧,你输了你辞职

内容提要

王永治的这个判断实在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红效果,“满嘴跑火车”中洋溢着无知者无畏的自大与自负,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和网媒利益立场。腾讯确实有钱,但这钱不是王总赚的,跟王总没啥关系,不是靠网络媒体的运营和新闻内容生产赚的,而是腾讯其他业务的发展养着“腾讯新闻”。这一点王总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狐假虎威,把马化腾的牛逼误当成自己的牛逼和腾讯新媒体的牛逼。

衰纸媒的声音天天可以听到,但像腾讯总编辑王永治这样,直接作出死刑判决并给了日期,预言报纸将在2018年前死去的,第一次看到。王总受访时的原话是:报纸除了倒闭没有别的出路,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2018年下岗。到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将会“关停并转”。

 

言论自由,作出这种预言判断无须负法律责任,但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媒体人,要在接受事实检验中承担专业责任。我想跟王总赌一把,到了2018年底,如果这个预言实现了,我从单位辞职;如果这个预言没实现,王总从腾讯辞职。

 

纸媒确实面临很大的危机,以前只是嘴上说说,可现在这种生存压力已经近在眼前,“温水煮青蛙”可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以前只是“能否过得不那么差”的问题,现在一些媒体是“还能活多久”的问题。对此,纸媒人应有清醒的危机意识,不能快被烫死了还处于“无感状态”。――都觉得纸媒面临很大危机,我与腾讯王总的分歧在于,我觉得纸媒是有救的,可以通过革新、合作与融合进行自救,而王总直接给纸媒判了死刑并给了明确的死期:后年。

 

上网还挺喜欢看腾讯新闻的,也欣赏他们在强化原创上所做的一些努力,但我觉得王总的这个判断实在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红效果,“满嘴跑火车”中洋溢着无知者无畏的自大与自负,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和网媒利益立场。

 

没一个判断经得起推敲


看看王总这些经不起推敲的狂言妄语:

 

(纸媒)记者不用去现场,现在跑现场的大都是互联网媒体。――我去,是什么现场?哪个新闻现场跑的都是互联网媒体?我怎么没看到,天津港爆炸事故的现场,长江沉船事故的现场,两会报道的现场,还是偷拍明星离婚后表情的现场?说“现在跑现场的大都是互联网媒体”,好,那2015年有几条牛逼的新闻是网络媒体原创生产的?

 

有些中老年用户还喜欢纸媒,但是太小众了。――我去,且不说喜欢纸媒的远不只是中老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他竟然说一个老龄化社会中的中老年用户是“小众”。

 

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将会“关停并转”――也就是后年了。我去,“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说得轻飘飘的,你伸出你的左手算一算,知道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是多少?

 

整个媒体行业有25万个从业者,而他们对互联网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核心生产力,命运只有一个死。――嗯哼,我看过王总的履历,前大半生都在传统媒体工作的,等于说自己前半生都白活了,屁本事都没学到,到了腾讯后才获得了新生,有了核心生产力,能够有机会重新做人――噢,不,重新做媒体人。

 

整个访谈中王总嘴中充斥这种“你死我活”的判断。为什么非得让纸媒死啊,死了对腾讯有什么好处,腾讯新闻上多数新闻不都是转自纸媒,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该在合作与融生中共生,干嘛“你死我活”。

 

论证关键点上总用比喻去偷换


赶脚王总说话有两个特点,一是爱作惊人和极端的判断却不给论据和论证,一是在关键点上爱用比喻和类比,以这种方式来偷换概念和转移话题。比如:

 

“就像有人喜欢用手写字而不喜欢在电脑上敲字,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钢笔的使用已经越来越贵族化,多数人只是将钢笔作为签字笔使用。”

 

“简单来说,京剧目前算是够精品化和奢侈化了,但已经发展到很少人听了。纸媒走精品化奢侈化路线恐怕只是一种赌气和调侃式的说法。”

 

“纸媒与各大平台进行合作,成为各大平台的内容供应方,类似于新闻类的专栏作家。”

 

“旧媒体不可能活。纸媒是赶马车的,网媒是开飞机的。赶马车的可以学开汽车和开火车,但要学开飞机几乎不可能。”

 

“新旧媒体是水与油的关系,不可能融合。”

 

不讲理的人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爱用比喻,在运用比喻中混淆概念和回避论证责任。只看到王总在一个个比喻和类比中游走,一会儿将新旧媒体关系比成“钢笔与电脑”,一会类比京剧,一会比成“赶马车和开飞机的”,一会比成“水与油”,却看不到拿出什么硬论据,看不到明晰的逻辑链条。反正什么比喻有利于自己就用那个比喻,管它是不是符合概念的同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比喻是一种修辞,并不具备论证功能,严肃问题的讨论是慎用比喻的,换一个比喻就可以将一个比喻推翻。

 

劝腾讯王总少点儿“你死我活”的自我孤立意识,少点儿互联网帝国主义的自我封闭,不要被利益本位迷住双眼,超越情绪和利益客观地看待新旧媒体的融合。

 

别借马化腾的牛逼狐假虎威


王总把各种话说得那么绝对,好像媒体人都求着腾讯新闻给个饭碗了。其实,从新媒体发展来看,腾讯作为新媒体做得并不好,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王总说话时显得很财大气粗,以一种金主恩主心态看待传统媒体人,好像人人都求着王总给个工作。――腾讯确实有钱,但这钱不是王总赚的,跟王总没啥关系,不是靠网络媒体的运营和新闻内容生产赚的,而是腾讯其他业务的发展养着“腾讯新闻”。这一点王总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狐假虎威,把马化腾的牛逼误当成自己的牛逼和腾讯新媒体的牛逼。

 

王总也要摆脱“互联网幻觉”所带来的自大自负和自以为是。身在互联网,整天接触互联网人士,活在互联网信息的轰炸中,就以为互联网代表一切了。其实并非如此,上网人数虽然多,但相比不上网的人,上网者并不占多数。多数人不上网,上网的人多数不说话,很多人也不相信“网上消息”。互联网在技术远没有形成信息覆盖,在新闻生产上更是处于外围角色。

 

王总不能坐井观天,要考虑政策的动态变化。随着版权制度的完善和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化,像现在这样以近乎吃白食方式从纸媒处获得海量新闻的模式,将渐渐不可持续。更要考虑传统媒体的政治和社会属性,正如其他国家的媒体一样,媒体在中国也远远不只是一门生意,纯粹用市场和技术角度去判断,肯定会严重误判。

 

还要避免陷入自媒体的发展幻觉。当下自媒体发展确实很迅速,但自媒体一直只是游离于新闻生产的边缘,并没有进入到新闻生产的核心。只是外围的评论,无须采访的闲聊,风花雪月,段子手卖萌,营销号写作,养生鸡汤。新闻生产不是自媒体可以担当的,因为自媒体无法突破“公信力”约束,自媒体发一条关于重大事件的报道,有这个资质吗?发的新闻你敢信吗?还是印在纸上、出现在电视画面上才敢信。严肃新闻的生产必须有“单位”作为依托,其一是单位声誉支撑“公信”,其二团队合作,其三是把关程序,其四是组织化保障稳定的品质。这方面的优势,就决定了纸媒无法被取代。新闻生产是一个需要专业素养和积累的行业,纸媒记者是当下新闻生产的主力,2018年没纸媒了王总到哪里转新闻?

 

一边把纸媒的核心内容都转走当成自己的核心内容,一边说“他们对互联网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核心生产力,命运只有一个死”,这特么什么理儿?

 

要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迷思,王总以前一直在传统媒体做内容,也是个技术门外汉,才在腾讯几年,就显得好像对技术了解得不得了了,成了技术的信徒。――其实,王总越是在推荐技术决定论,越是在打自己的耳光,否认自己存在的价值。王总说机器人将取代多数都市报记者,用这个逻辑看,王总是不是得首先考虑一下自己的饭碗,会不会首先被机器人所取代。技术发展这么多年了,纸媒一直没有被取代,王总别操纸媒的心了,应该考虑的是,技术革命会不会把既有的互联网模式给颠覆了。

 

实际上,正如很多业界专家所言,像新浪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媒体已经大大地传统媒体化,一方面是从传统媒体过来的人占据高管和中层管理位置;另一方面是新闻操作模式的传统媒体化。腾讯一直以来都在与纸媒合作,很多操作方式都借助传统媒体,比如此次两会报道,如果没有纸媒所生产的内容支撑,靠技术毫无竞争力。

 

纸媒确实面临危机,但并非没有未来,王永治“报纸除了倒闭没有别的出路,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2018年下岗”之类的判断纯粹是危言耸听。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