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现代渔业经济的新亮点——“十二五”全国休闲渔业蓬勃发展

中国水产 2017-04-03

2011年,农业部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休闲渔业正式列为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标志着休闲渔业由一种渔业衍生活动正式发展壮大为现代渔业的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全国休闲渔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成为现代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14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达到432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2010—2014年实现年均增长19.6%,比同期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速高出8个百分点,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是渔业各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成为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手。目前,休闲渔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省份共有10个,其中,山东省89亿元、湖北省73亿元,分别位居沿海和内陆省份第一位。

休闲渔业活动多样,精品名品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各地的休闲渔业主题活动火热开展,仅2014年一年,全国共举办垂钓比赛、渔业节庆、文化会展、水族赛事等各类休闲渔业活动266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了渔业文化内涵,提高了休闲渔业的产业知名度。吉林省的查干湖冬捕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一届的“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被列入中国十大生态类节庆,名扬海内外。

(一)垂钓比赛。既有休闲渔业企业、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钓鱼比赛,也有体育部门、钓鱼协会、垂钓俱乐部等组织举办的专业赛事,如路亚对抗赛、钓鱼精英赛等。山东省借助“好客山东”的大平台,打造了“渔夫垂钓”品牌,仅2014年一年就组织开展了百余场的垂钓赛。垂钓比赛由于其易于组织、群众基础广泛、参与热情高的特点,成为各地在发展休闲渔业中举办数量最多的一类活动,在吸引群众参与、促进休闲渔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渔业节庆。包括传统渔俗节庆,特点是汇集渔俗渔情,弘扬传统渔业文化,如青岛即墨市的“田横祭海节”、浙江象山“开渔节”、广西融水县的“闹鱼节”、吉林查干湖冬捕节等;特色渔业节庆则立足当地渔业发展,突出产业特色,如江苏高淳“固城湖螃蟹节”、“盱眙龙虾节”、浙江“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三门青蟹节”等;此外,各地还开展了一批主要由政府参与主办,规格高、影响大的综合性渔业文化节庆,如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主办的“江苏省休闲渔业文化节”、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渔为媒,极大地提高了渔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度,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三)文化会展。休闲渔业会展活动是展示休闲渔业发展成果、宣传休闲渔业文化的一扇窗口。目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休闲渔业会展有中国国际(厦门)休闲渔业博览会暨海峡两岸水族钓具展、上海国际休闲水族展览会、海峡(福州)渔业周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经过多年发展,休闲渔业会展的影响力和参与度逐年提高,厦门休闲渔业展会由于市民参与度高,经常会出现“撤展难、闭馆难”的景象。

(四)水族赛事。多以观赏鱼为主要对象,配套水族景观、水族设备的展览或比赛,与垂钓比赛一道成为了休闲渔业中最活跃的活动方式。近年来,经过市场培育和选择,出现了一批规范、权威和成规模的赛事活动,如北京金鱼锦鲤大赛、郁金香杯锦鲤若鲤大赛、中国龙鱼公开赛、安徽(合肥)水族展、中国水草大赛等水族赛事,推动了观赏鱼文化的广泛传播,带动了观赏鱼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

制度政策双管齐下,休闲渔业遍地开花


为促进休闲渔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休闲渔业列为现代渔业的五大产业之一,鼓励发展文化多元的休闲渔业。2012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部关于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同年开展了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创建形成了488个特色鲜明、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带动形成了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休闲渔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各地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也从法规建设、规划引导、财政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支持和促进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规划指导和制度保障。江西、湖南、海南三省编制了专门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内蒙、安徽、湖北、青海等地将休闲渔业内容纳入了本地区渔业发展规划。天津于2008年出台《天津市休闲渔业船舶管理规定》,明确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工作,浙江省海洋渔业局于2007年会同省旅游局、公安厅、交通厅、海事局联合制定了《浙江省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办法》,明确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休闲渔业船舶安全的监管工作。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于2011出台《广东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明确省海洋渔业局为休闲渔业主管部门。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充分利用池塘标准化改造、渔业精品园区建设、现代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渠道,积极扶持休闲渔业发展,部分省份还对休闲渔业发展给予了专项资金支持。山东省每年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支持恋礁鱼投放、垂钓基地礁区本底调查等,带动企业投资1.8亿元开展休闲海钓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每年仅省级财政扶持休闲渔业发展的项目资金均在300万元以上,各级政府投入资金或资产超过2亿元;山西、福建、广西等地则对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给予10万-30万元不等的财政补助。湖南对经省休闲农业协会评定为五星级的休闲渔业企业,享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待遇,对休闲渔业项目的水电供应,按农业水电价格政策行,仅此一项就给长沙市望城区休闲渔业单位每年减轻负担100万元以上。望城区2014年以区农业集团公司担保,争取金融机构向休闲渔业提供更多更优的资金支持休闲渔业,同时加大专项资金用于休闲渔业项目的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全区共投入建设资金4000万元,担保贴息500万元。

(三)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休闲渔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开始有意识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湖北省在优化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过程中,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政策合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人才培养等措施引导,积极推动休闲渔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三大发展特点:一是从单一的垂钓观赏型向垂钓、休闲、观赏、餐饮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二是从单纯的休闲渔业生产向观光旅游业、服务业和科普教育基地融为一体的都市型渔业发展;三是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向与渔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休闲渡假区方向发展。湖北省黄冈市试行推广了“渔家乐”星级评定的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进一步规范推动休闲渔业发展升级。

发展经验初显,发展亮点纷呈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许多地区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文化、地理特色,打破渔业生产单一性,形成集水产养殖、垂钓、餐饮、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并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渔业向二产、三产的延伸,使之成为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怀柔区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冷水鱼养殖相结合,通过硬件、软件建设,打造了以“雁栖不夜谷”和“夜渤海”为轴心,覆盖全区11个镇乡的76个行政村的休闲渔业产业链条,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综合产值1.8亿元。北京市顺义区充分利用当地居民养金鱼、赏金鱼的传统,积极发展金鱼产业,在新品种选育、规模化养殖和金鱼文化挖掘上齐头并进,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内蒙古充分利用呼伦湖、达里湖等水域资源,将休闲旅游和休闲渔业结合起来,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休闲渔业度假基地。

(二)示范引导、规范发展。通过重点扶持一批区域优势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产业融合度和资源整合效益高的国家级、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树立精品品牌,进行示范带动,引导休闲渔业产业发展。2014年,山东省探索创建的“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尤其是“生态礁+恋礁鱼”模式,获得了显著成效。仅2014年一年,就认定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场)21家,投放生态型鱼礁9.3万空方,建成休闲海钓船150艘,全年参与总人次数达78万人次,休闲海钓及带动相关产业总收入达7.7亿元。浙江省共建设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3家,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62家,获得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共23家,共投资4000万,通过带动示范,引领浙江省休闲渔业快速发展。

(三)强化协调、注重宣传。各地区渔业主管部门主动加强与其它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成立专门的负责休闲渔业的协会组织,开展休闲渔业相关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提供产业信息、业务培训、宣传推广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内部协调管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和旅游局联合开展“水乡渔村”创建活动,树立品牌注册商标,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湖北省主动与卫生、旅游、工商、税务、农业、水利、科技、金融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北京、浙江、福建、广西、青岛等省(区、市)渔业部门主动加强旅游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举办节庆、赛事、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渔业活动,宣传和推广休闲渔业,增强公众参与热情,提升休闲渔业的品牌度和社会影响力。


来源: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