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盘古之魂葬花都   ——古南海、盘古国、盘古墓考

瑶族文化 2017-04-15

摘要:古南海就在今天的珠江三角洲,原来是三江流注的广州溺谷湾,全新世时代的海侵淹没了整个溺谷湾,12000年的泥沙堆积形成了今天的珠江三角洲。今广东花县一带曾为古南海包围着,无论从地理还是古代建置隶属来看,都处在古南海核心区。大量文献记载崇拜盘古的瑶族先人在南海中居停的历史,表明这里就是古盘古国。花县到明清时代仍是南海瑶人的根据地,处在盘古国的核心地区,狮岭的盘古神坛是南海中瑶人盘古信仰的中心,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地形、规格、性质等方面看,此处即古人所谓“葬盘古之魂”的“南海盘古氏墓”。


图为花都盘古庙

  关键词:瑶族、盘古、南海、盘古国、盘古墓

  《述异记》卷上:
  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一、南海考
  (一)古南海就在今珠江三角洲
  古南海在什么地方?今珠江三角洲有南海县,是陆地,不是海。但远古时代,确实有南海,就在今天的珠江三角洲。

  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珠江三角洲形成于中生代末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其底基大致由东莞、新会和三水三个断陷红盆地构成,它们之间有隆起分隔。前者基本上和东江三角洲相当;后二者大致与西、北江三角洲相当。它是在沿海港湾的地理条件中形成的。较早时候,古南海只是广州溺谷湾的一部分。全新世(约12000年前)时,海平面升高,淹没了整个溺谷湾,形成了浩瀚无边的南海,其北部到达清远盆地。 其后,东、西、北三江带来的泥沙在漫长的岁月里填平了溺谷湾,4000年前,海水慢慢后退,自然的力量和人力的围垦协力形成了今天的珠江三角洲。
  新石器时代18600年前左右,番禺许多地方海水仍有9米;考古发现,6000-7000年前,广州中山五路古船台处,还是河口海岸地形,2200年前,广州是泥滩。(P12、83)4000年前中山的五桂山还是孤悬海外的岛屿。到距今1700年前晋代时,番禺许多地方海水还有4米深。 历史记载,宋末时整个珠江三角洲到处是洲潭岛屿,当时抗元的志士们到处都可以藏匿。


  明清以后,珠江三角洲加速发育——上游的开发导致江流泥沙增加,到下游则沉淀加速。佛山、顺德、南海、番禺有不少地名都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
  据研究番禺万顷沙的淤积每年平均4.4毫米。历史记载,1838年浮生沙坦,万顷沙才“微露沙脊”; 1849-1917间,洪奇沥口沙田以每年平均58.3米的速度向海延伸; 上世纪60年代统计,万顷沙陆地向海洋伸展每年105米。
  在这个长达12000年的过程中,南海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到今天基本消失,只留下“南海”这个地名。
  远古时代,南海曾经包围着狮岭,狮岭就在南海中。
  狮岭南面是广州,2000年前还是海岸。
  狮岭的西南、西、北方现在为西北江老三角洲和北江下游三角洲包围。
  花县西南与南海、三水交界,此处为珠江三角洲的西北江老三角洲,以三水河口镇为顶点。北以西南水道,南以西江到甘竹滩段正干为界的三角洲范围。即大致以甘竹滩到顺德及市桥为界的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分。由于形成古老,故称为古三角洲。考古发现2500-3000年前,西北江古三角洲才基本形成。

  西北江古三角洲之上,是北江下游三角洲,以英德峡为起点。北江与潖江在清远盆地汇合后,分汊流出,下游以白泥河与北江正干为范围。全新世海面上升,使古河谷回水,沉淀出成套河相海进沉淀。北江下游三角洲受潮影响汉代可达飞来峡,明代退至芦苞,现在已退至黄塘以下。
  狮岭的北边、西边、西南边都是古海,狮岭面前台地,起初是海,露出水面后,很晚还要受到汛期的影响,遭受水淹。
  狮岭西边北江下游三角洲的白泥河,据长沙出土地图(前168年),基本上与北江一样大,是汉代的交通要道。
  《太平寰宇记》(987年)引谭子和《海峤志》:
  “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浪反五羊,一宿二至,故曰中宿峡。”
  据中山大学徐俊鸣教授研究,石角到广州不到100公里,一夜到广州只有走白泥河才行。p47晋代船只已走芦苞水道,到广州要2-3天,当时白泥河已淤浅,成为洪水道性质。p47

  北江正干在汉代仍属深广河道,因每年二、五、八月大潮可影响到清远峡。祝穆《方舆胜览》引《海峤志》:“东汉时,二、八月中,有潮至峡,经宿而退。”1738年《清远县志》:“据古志汉武帝十年,海潮至峡山。”《禺峡山志》:“嘉靖十四年五月,万历七年,潮至中宿峡飞来寺。”1936年《清远县志》:“(嘉靖十四年)五月大水,山崩川溢,多坏民舍,是年潮至中宿峡。”
  明代以前,北江仍是深广水道,现在河床已经淤高,上世纪30至80年代50年间,江面淤高即达2米之多。明代清平围建立以后,截断了白泥河上游通北江的河道。
  白泥河残留古河道,1915年石角围崩,洪水沿白泥河谷直冲广州,西关及南濠街均受淹,长达7天。
  北江下游三角洲受潮影响汉代到达飞来峡,明代退至芦苞,现在已退至黄塘以下。在大潮期间,花县和狮岭地区都完全可能受到洪水的威胁,这时狮岭的面前就是“南海”。

  我们从人文的遗留中,也可以找到古南海的蛛丝马迹:清远至今还有“青榄海”的地名,清远、广州人都管过江为“过海”。
  花县流传的民间故事,也透露了有关信息。叶春生教授的《岭南风俗录》收录这么一段故事:
  



花县狮岭的盘古王诞
  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是广州郊区花县狮岭地区的盘古王诞,它与其他地区流行的十月十六为盘古诞有所不同,略志于下
  据说从前花县紧靠大海。有一天,一对中年夫妇带着3个男孩从北边逃难而来,男的姓冯。到了花县狮岭,他们再也走不动了。那时狮岭北部的海边上住着一户靠种植打渔为生的夫妇,还带着3个女孩,生活虽不富足,看见冯家落难,十分同情,便留他们住了下来。两家人勤勤恳恳,男耕女织,不觉过了几年光阴。孩子们都长大了,冯家3个男孩和本地住家的3个女孩结了婚,各自生儿育女,日子越过越快。

  一天,突然从海面上刮来一股鬼缠风(龙卷风),顿时飞沙走石,乌天黑地,一条恶龙张牙舞爪出现,说这两家人婚配犯了天条,要把他们淹死。那冯家原来是拜盘古王的,遇到危难,便向盘王求救。说也怪,呼救声刚落,半空中便跳下了一个手拿板斧的巨人,将恶龙劈成两截。但海水并未退去,盘古王就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了横亘几十里的山脉,挡住海水,这就是今天的花山山脉。不久,又来了一头狮精,说是恶龙的拜把兄弟,要替恶龙报仇,把冯三兄弟都咬死了,剩下的孤儿寡母躲进了山洞。就在这危急关头,盘古王又出现了,并请来了他的弟弟仙古王和他的妹妹仙姬娘,他们奋力把狮精按在地上,使之不能动弹,天长日久,狮精变成了一座山,它就是现在的狮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3位救命恩人,设坛祭拜,在炉山上建了盘古神坛,在更鼓山上建了仙古王神坛,旗岭上建了仙姬娘庙,一直保存至今天。

  八月十二日,是当地传说中盘古王的生日。人们从八月十日起便开始张灯结彩,表示庆祝。解放前,往往还要从省市请来粤剧名斑,演大戏,闹花灯,抢花炮,整整闹上五天五夜。当地群众,一般在八月十一日夜,就到山场上去露宿,等待交子时辰的到来。时辰一到,便赶到盘古王庙烧头香,虽有几分迷信色彩,但实际上是人们对先祖恩人的崇敬与怀念的一种表现。

  ……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从前花县紧靠大海”,“狮岭北部的海边上住着一户靠种植打渔为生的夫妇”,这个故事可以旁证:花县、狮岭在南海中。


 (二)从历史上的建置看,花县所在属于古南海郡的核心地区
  从广东的历史建置看,花县属于古南海郡的核心地区:
  公元224-225年(秦始皇25-26年)统一岭南,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今广东省境大部属南海郡,海南岛及南路一带属象郡,粤西一部分地方属桂林郡。南海郡治所在广州。

  汉分岭南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西汉后期裁撤儋耳、珠崖,并入合浦郡。
  东吴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合浦以南为交州。广州统辖南海、苍梧、郁林等郡,治所在番禺。广州以此得名。
  唐分全国为十道,岭南为十道之一。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分岭南道为二,岭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
  宋初在岭南置广南路。太祖晚年分广南路为二,广南东路治广州,广南西路治桂林。
  元朝地方建置分省、路、府、县四级。“路”上另设“道”,今广东境内分设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属江西行省管辖,海北海南道属湖广行省管辖。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为13行省之一。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广东辖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罗定州等10府1直隶州,共7州75县。

  清置广东省,至今仍旧。
  2000多年来,花县一直属于广州,属于广州府。广州本称“南海”,花县就在近处管下。事实上,从花都到广州,直线距离只有30公里,而从狮岭到广州,直线距离也只不过40公里,从习惯的说法,正在“南海”的核心地区之中。


  二、盘古国考
  瑶族的大量文书记载,他们的祖先来自江浙,来自南京“十宝山”,或“会稽山”,从那里迁到广东,住在“南海”中,后来渡海迁到了粤北的乐昌一带,然后辗转迁往广西、湖南,再迁到云贵,甚至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以至美洲。

图为盘古瑶姐妹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收集的瑶族过山文书,里面有大量瑶族居住在“南海”的记载:

  《过山版》(湖南宁远九嶷地区牛头村)
  分出十二姓瑶人,安在南京十宝山头居住。景定元年,因为世界流旱,江边钓鱼失了红火,烧了百姓黄杉树,正在流途过山处,备齐十二面大船,十二姓瑶人分坐渡。交过丙寅岁四月初八良日,漂游过海,游到半滩,会着狂风打落,波浪里头无缆,投靠无处。投机重有大玄众圣,三庙圣王,有道有法之人,担保人丁。瑶人子山跪在船头,许上歌堂良愿宝书,保佑子孙。天风顺意,吹船到南海上岸。

  《圣牒榜文》(广西来宾)
  洪武王分瑶民子孙下广东进南海八万山瑶水洞八万里,随山耕种田地水塘,养活瑶姓儿孙性命。
  《真传入山祖途榜文》(湖南江华)
  盘王正在南京十宝洞,来到紫金山居住为业,后到南海浮桥头居住为祖地。……盘王生下六男七女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被流民拐去小满女盘妹姑,因此只有十二姓瑶人,各音郡名,就在南海小南渡,各写路途下山落业。
  《过山文牒》(湖南江华)
  十二姓瑶人子孙,分下广东南海八万里、南京八宝山,随山耕种,置开田塘。
  《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湖南江华)
  盘王正在南京拾宝洞来到紫京山住居为业,后到南海佛桥头住居为祖地……各分眷内,就在南海小南渡,各写路途下山落业。
  《过山根照》(湖南蓝山)

  盘王正在南京十宝洞,来到紫京山住居为业,后到南海佛桥头住居为祖地。……盘王生下六男七女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被流民拐待娩女盘妹姑,去了一姓。所将十二姓各分券眷内,就在南海小南渡各写路途下山落业。景定三年,赵瑞封过了小南渡住居林子山安居,娶妻二个,大婆子赵宗先,小婆子赵宗现,就在小南渡分居。
  《评王卷牒》(湖南江华)
  又到洪武年间,反败天下,瑶人退朝,流下广东道南海岸八万里头,儿孙置有田塘。
  《景板瑶人来路总图》(湖南江华)
  评王一十八年,南海佛桥头住居为祖地。……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漂游过海,各分之内,就在南海小南渡,各自分写出路途下山落业。
  《评王券牒》(湖南瑶区,具体地名不详)
  盘王正在南京十保洞来京山住居为叶,后到南海佛桥头住居为祖地……盘王生下六男七女,有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各眷内就在小南度,各写路途,下山落业。

  《十二姓瑶分基来路总图》(湖南蓝山县荆竹乡新寨村)
  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飘湖过海,各分眷内,就在南海小南渡各写路途下山落业。
  《过山榜》(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下必冲)
  又于景定元年一十二姓瑶子孙,谪议要过南海,度以彼岸,诚新拜许盘王愿,以得度生……一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各分村内,就在南海小南渡,各写路途下山落乐。
  瑶族何时迁入今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已经难于考证。但根据任昉的记载来看,梁朝时的古南海地区瑶人的根基已经相当久远了。他们在南海居住的历史,在文化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是瑶族自身的文化,方言研究的结果表明,瑶语中有很多粤方言的积淀,其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二是瑶族留下的文化,方志记载,广州府地区曾经有大量的盘古庙和盘古地名,就是明证。

  瑶族历史上曾经在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相当大的势力,到宋代广东还号称“八百瑶山”,据一些学者研究,有一千二百多个。到明朝中叶大规模“平遥”以后,才大幅减少,但梁朝任昉记载的情况,到清初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例如“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
  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说:
  诸瑶率盘姓,有三种:曰高山,曰花肚,曰平地,平地者良。岁七月十四拜年,以盘古为始祖,盘瓠为大宗。非盘姓者,初本汉人,以避赋役潜窜其中,习与性成,遂为真瑶。
  瑶为东夷之后,原本居住在黄河下游的黄淮地区,大量的沼泽地是候鸟的栖息地,东夷族“背弓之人”的文化与之有关。南迁后,瑶族先人选择鄱阳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居住地,地形都与祖地相仿,可以维持祖先古老的生计与文化。后来在农耕民族的挤压之下,才慢慢走向南中国的山地,游猎游耕,变为山地民族。珠江三角洲作为盘古国,符合瑶族的生活逻辑。

  种种证据表明:珠江三角洲就是古盘古国所在,花县、狮岭就在盘古国的核心地区中。


  三、盘古墓考


配图为河北省盘古墓  

花县一带自古就是南海中瑶人的根据地,大量历史资料记录了花山、芙蓉嶂一带瑶族的活动,特别是明清时代的花县一带瑶人起事和朝廷用兵的情况。瑶族在这一带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如:
  “盘古峒,在城北二十五里万山中,林木蓊翳,向为盗薮,旧有盘古庙,今已圯。”
  “盘古神坛:在狮岭之北四里许,屹立半山,凡祷雨辄应,洞内烟火万家,悉奉为主,嘉庆二十四年重修。”
  但是,明中叶以后,在朝廷的镇压、屠戮、驱逐下,瑶族大规模的迁徙、逃亡,留下的也基本汉化。如盘雷蓝钟本来是瑶族的著姓,今狮岭盘古庙一带至今虽然还保留有蓝屋、钟屋等地名,但其人已经是汉人。岁月如梭去,南海变桑田;千古江涛在,往事幻如烟,瑶族在今珠江三角洲的印记渐渐消淡、散失。


 


   

盘古国残存余迹,盘古墓今日何在?

笔者以为,狮岭的盘古神坛即古人所谓“南海盘古氏墓”。理由如次:
  1. 盘古王神坛本在炉山
  关于狮岭的盘古王神坛,当地学者有有些不太正确的提法,有人说,神坛之立是因为梯面的瑶人“逃亡时遗落” 了石碑,后来被人发现,移到今处。事实究竟如何呢?我们看有关资料:
  有一日,白水寨村有几个妇女结伴到炉山山腰割草。在茅草堆里面看见一块碑和一个瓦香炉。她们回到村里讲起来,邱毛松听到后就去察看。原来这块碑有大半个人那样高,上面刻着“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十二个字。
  ——由此可见,盘古神坛石碑本在炉山半腰,而且是立着的。
  盘古神坛的碑,显然是瑶人的,但绝对不可能是瑶人“逃亡时遗落的”:

  第一,如此巨碑,很难在“逃亡时”携带;
  第二,神坛所在并非通道,不可能是“逃亡”之路;
  第三,炉山山坡陡峭,如此重物从山下运到山腰,在今天仍非易事,碑石只能是有意安放,绝不可能是当年“遗落”结果;
  第四,伴随着碑的,还有“瓦香炉”,表明此处原有香火,即为神坛所在。
  种种迹象表明,炉山盘古神坛旧址就是它的原址,而且是精心选择之处。盘古神坛虽然在清中叶才被人发现,但它的存在完全可以跟瑶人在南海中的历史一样久远。
  2.炉山盘古王神坛“葬”的正是“盘古之魂”
  “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
  古人的生命观,人由阴阳二气组成,阴为魄,阳为魂,人生在世,合魂魄于体,人死则魂魄分离,魄随身骸入于地,演为坟墓崇拜;魂气归于天,民间引魂附于祖牌,演为祠庙崇拜。墓祭魄,祠祭魂,为古之定制。盘古墓何以葬盘古之魂?如以神坛解,则焕然冰释,坛如墓,而寄盘古之魂,亦坛亦墓,故曰墓而葬盘古之魂。

  3.炉山盘古王神坛风水格局有王者气象
  狮岭的盘古神坛,实际又是墓,而且是非同一般的墓。峙立半山,远眺数十里;立子午向,左边芙蓉嶂青龙水上堂,环绕有情,会右方申方生水,出丁口;背靠北山,前临南海;主龙自大庾岭发脉,经连平、忠信,入南海,蜿蜒数百里,起祖结穴;以山为陵,左右龙虎拱抱横亘,前方案桌朝陈,明堂广阔,气势非凡,有王者气象。
  清陈徽言有《盘古墓辨伪》,其言极是:
  任昉《述异记》篇首载盘古之死,语皆荒诞不经。又云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考之志乘,一说两广洞蛮多传为盘瓠,后或讹为盘古,盖指昉所言为盘瓠墓也。予不以为然。《太平寰宇记》载赵陀墓自鸡岭以北,连岗属岭。《水经注》亦云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陇茔可谓奢大。今会城禺山相传为赵陀所葬处,是所云尔者,实佗之墓也。至称亘三百余里,虽未必尽然,然与佗因山为坟之奢大若相符合。昉之言,要亦极形其大耳。后有访古者,当想象得之。

  对照其言,狮岭盘古神坛处处切合。南海中盘古墓,葬盘古之魂,舍此其谁?
  4.狮岭盘古神坛即南海中“盘古氏墓”
  南海中盘古氏墓首见题任昉《述异记》,其书《宋史•艺文志》始著录,不见唐前史志文字,亦不见本传记载,书中还记有任昉死后事情,《四库总目提要》说:“其书文颇冗杂,大抵剽掇诸小说而成”。清人王谟认为此书“经唐人改窜”,系唐前人伪托。
  是则盘古墓记录于唐前,虽然历史漫长,历代不断有人提到,但其具体位置始终不明。其原因大抵与瑶汉民族矛盾、文化隔阂相关。瑶人生命观念与汉人差相仿佛,视祖坟为根骨,祖坟风水关乎后人气运,其所在隐秘,外人难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岭南习俗,民间至今把好的祖坟风水,视为出官出贵的原因和富贵的合法性依据。当南海中瑶人强盛时,宣示祖坟风水,也有如此作用,因此尚为外人所知;到瑶汉冲突时,风水关乎命脉,其秘密必须竭力保守;发展到明中叶大规模的平瑶,干脆湮没无闻。这个过程,合符事理的逻辑。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岭南地区经过大规模的民族识别,民族研究获得了大量成果,瑶、畲等族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的发掘,至今发现与狮岭相似的盘古神坛唯有增城正果镇的畲族村有一个,小的就像村头的社关。环观整个古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葬“盘古之魂”的“墓”,惟狮岭一处。在不断迁徙的瑶族中,如此巨大的神位碑,允称王制;如此格局的风水,无愧王陵;这样等级的神坛,处在盘古国的核心地区,该是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这块寄附盘古之魂的神位碑所在,就是当年南海瑶人盘古信仰的中心,狮岭的盘古神坛就是人们一直苦苦追寻的南海盘古国葬盘古之魂的盘古氏墓。



  曾祥委
  (2010.9.22)

本文摘自网络,为作者之论文,原文观点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若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公众号后台管理。




编辑:辰煜君

瑶族文化(微信交流)QQ群: 456530862


关注我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