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经验》老司机教你钓鱼不脱钩,狂拽手抽筋

鱼米之乡go 2017-03-21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与大大一起分享讨论下关于中鱼脱钩现象的相关话题。具有一定的垂钓经历的钓友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中鱼后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脱钩跑鱼。那这裡面有哪些原因?我们平时垂钓该注意哪些问题来避免跑鱼现象?下面我们会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与大家一起分享相关的预防中鱼脱钩的知识。



案例描述:小弟在昨天鱼塘碰到了怪事,用4.5米水纹粹,大线2.0子线1.5无倒刺鈎,每次都能抓到口,但是中鱼后只要鱼一发力(鱼估计都在3斤以上)要么脱鈎要么切线每次都这样.钓到后面中鱼后杆都不敢抬,一抬就脱鈎或切线基本相持5秒结束,0.8号鈎.我还记得有几次脱鈎后在鈎体上留下了很多白色的黏液,估计钓的是什么鱼内?还有我在抓口时只抓小半目,其他同时在场钓友连口都没有全白.请指教.是鱼竿太硬还是鈎子太小还是提竿有问题



A:我觉得脱鈎是因爲提竿早了,没鈎牢。

A:挂著鲢鳙了,不是鈎的问题,是钓的太深,没有正口,一般正口的话不会是小半目的

A:会不会是鈎子太小或者钓得太灵,换依势力尼鈎看看,再钓顿点

A:是白鲢花鲢吧,钓棚不对,不会有正口,鱼在上面呢

A:如果主钓对象是鲫鱼鲤鱼的话 一般选择从底钓起 鈎不宜太大 如果以鲢鳙爲主钓对象一般从离底钓起 直至找到合适的泳层(确定钓棚) 并且一般鈎不宜过小 综合因素挺多的 多考虑下吧应该能钓的好的

A:钓鲢鱼抓小动作锚鲢断线,抓大顿口正中上额,脱鈎估计是鈎小了,1.5的子线没有那么容易切吧,要么鱼太大了,杆子太硬了



相关资料扩展阅读:鱼脱鈎的原因,钓鱼时明明判断鱼在咬鈎,可是一提竿,鈎上却无鱼,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是什么原因呢?

1、风线太长:竿梢至浮漂之间的风线过长(有的超过2米以上),起鱼时会减慢提鈎的速度,因线的晃动惊跑了鱼,或是鱼并未吃牢鈎,提线时鱼脱鈎了。



2、水中的鱼被钓猾了: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较猾,吃饵时警觉性很高,钓鱼人稍不注意提前扬竿,鱼就吐饵游走。钓鱼人对鱼咬鈎的特点并未十分了解,有时,只有浮漂倾斜或沉没水中时才说明鱼已中鈎,否则,过早提竿肯定无鱼。

3、自然因素影响鱼的食欲:由于气温,水中溶氧量或气压的原因,鱼不舒服、厌食,偶尔去咬饵料,引起浮漂的动态变化,此时鱼中鈎不牢,提竿容易造成鱼脱鈎。

4、钓具的原因:绑鈎是有窍门的。鈎柄与线的连接状态是,线应在鈎柄的内侧而不应该在外侧。在内侧时鈎的稳定性好,鱼易中鈎。而在外侧,鱼鈎的稳定性差,从而减弱了刺鱼的力量,容易造成鱼脱鈎,



5、鱼线卷曲,鈎在水中姿态不正:尼龙线容易卷曲,若是子线卷曲,鈎在水中不是呈垂直状态,而是歪斜状,角度不正,鱼吃鈎费力,因而不易中鈎,中鈎后易造成脱鈎。

6、鱼出水后脱鈎鱼被拉出了水面,但在空中脱鈎了,其主要原因是提竿太早,鈎子只鈎住了少部分鱼唇,并未穿透。另一个原因是鈎子太小或太大,也可能是鈎尖不锋利,或是鈎绑的不牢。若鱼体较大,线老化,也会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

7、抄鱼、装鱼时脱鈎跑鱼:即使鱼到了近岸处也有脱鈎跑鱼的情况发生,通常是较大的鲤鱼,草鱼,鲢鱼。一是鱼道了岸边后发现了岸上的人,受到了惊吓,突然挣扎,挣扎力过大造成脱鈎跑鱼。二是钓鱼人用网抄鱼的方法不正确,用抄网去追鱼,抄网没沉入水中,鱼发现了抄网,受到了惊吓,便急速窜游,造成脱鈎。



避免鱼脱鈎的办法:针对上面说的鱼脱鈎的集中原因,首先应检查钓具,如鈎的大小,鈎尖是否锋利等。若钓住了大鱼,应先遛鱼,把鱼遛的精疲力竭,到岸边已无挣扎力时在用抄网抄鱼。抄网应沉入水中,网口对淮鱼头,把鱼牵到网中。

若钓具没问题,那就是钓鱼技巧的问题了,如挂饵方法的问题,挂蚯引时,鈎外留的蚯引过长,鱼吃鈎时仅咬住了鈎外的那段蚯引,并未被鈎尖刺中,若是面团饵,饵团可能过硬,鱼并未触及鈎尖。



扬竿时力度要适中,不能用力过猛,否则竿尖可能挂破鱼唇,造成跑鱼。扬竿时跑鱼是许多钓鱼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造成鱼脱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不断提高钓技,才能减少脱鈎跑鱼。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