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酒哥评酒】六问苏酒之五:产量开快车 质量拖后腿?

原创 2017-03-23

近两年,苏酒的崛起速度让人咋舌,总产量全国第四,龙头企业市值名列三甲,著名品牌榜上有名,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98日发布的质量抽检报告,一下子就通报了江苏4家企业的5种白酒不合格;而7月份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刚刚抽检出22批次的白酒不合格。

时隔仅仅两个月,接连“中枪”,再联想到江苏某名牌酒企的散酒事件和基酒门,人们不禁要问:苏酒这是肿么了?

一方面是产量增长,一方面是质量曝光。电视上广告天花乱坠,网络上批评不绝于耳,怎能让人没想法!

我们不反对一个省支柱产业的总量增长,也无意质疑一个企业做大扩张,但是,这种增长与扩张,不能以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做代价!

经营企业和发展经济,最为忌讳的就是片面追求总量增长,而忽视质量。质量是企业、品牌的生命线,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原料储备、技术工艺、企业管理等基础条件没有夯实的情况下强行做大规模,扩大产能,追求销量,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前车之鉴的秦池以广告“标王”一炮而红,但由于企业发展太快,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最终如同流星般消失。

对于此次通报的反应,某品牌企业的官方网站没有只言片语,只在微博里表示:那是隔壁小厂做的,与我无关。

真的无关?可曾记得当年杏花村的汾酒吗?犯案者也是“隔壁小厂”,结果大家有目共睹,整个山西酒业几年都走不出阴影。

惨痛教训已经够多,刚刚走出低迷的白酒行业,已经再也伤不起。

而对于发展黄金期的苏酒行业来说,更应注重平衡发展,稳步推进。

决不能产量开快车,而让质量拖了后腿。

精益求精,提高产品含金量,为衣食父母消费者负责,才是根本!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