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

新华视点 2017-04-19

今天是周恩来逝世39周年纪念日。新华视点微信特刊发一组文章,还原周恩来总理生命的最后时光,缅怀这位将一生完全融入祖国土地,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好总理。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承受了病魔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大凡一个人忍受痛苦到了极点,就会产生一种严肃的力量,使人震惊,使人敬仰!周恩来直到离开这个世界,留下的仍是宁静的气息和安详的面容。

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最后一次念政府工作报告)


进入1975年12月以来,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已到了最后阶段,恐怕是来日无多了。大家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伴随生病的总理两年多时间,心里也一点点地增加了承受力。

于是他们向党中央报告周总理正处在病危当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而抢救不过来的情况;同时,也向邓颖超作了详细的汇报与解释,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越是到最后时刻,医疗组越是精心。值班专门由心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和麻醉科等各科著名的专家亲自参加,24小时不离开,不仅心电图监测,连输液、输抗菌素等各种治疗措施都是专家指导,甚至由他们亲自操作。

12月7日深夜,周恩来突然昏睡了过去,一时呼唤不醒,值班医生立刻把所有专家、医护人员及警卫等都叫到病室。专家检查发现他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阻碍呼吸功能,新鲜空气进不去,导致大脑缺氧而昏睡。经用吸引器吸出黏稠痰,并给予大量加压吸氧,周恩来很快就醒了过来。

上述情况发生后,值班人员马上打电话将情况通报中央。在京的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匆忙赶到医院来,他们到达时,周恩来已经苏醒过来了。这次虽然是有惊无险地度过来了,但看到病危中的周恩来因为长时间遭受病魔折磨,他的容貌已完全改变了,很长时间没有理发,花白的头发蓬长而凌乱,络腮胡须几乎把嘴唇全部遮盖住了,灰黄的面部布满一块块褐色的老年斑,发黑的眼窝深深地陷在高耸的颧骨之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目瞳已呆滞无光……

(1975年4月19日,朝鲜主席金日成应邀来华访问。周恩来准备在医院会见他。这时距离周恩来做结肠癌手术才第24天,当时身体还没有恢复好,双脚浮肿得很厉害,原有的皮鞋和布鞋都穿不下。大家只好赶紧再做一双布鞋。做鞋的老师傅对周恩来的尺寸非常清楚。当他接过尺寸与旧布鞋,一下子就明白周总理病重了,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无情的病魔已将“东方美男子”的风采完全侵蚀吞没了啊!大家心里不仅十分惊惧,也格外悲伤,感到周恩来的生命之光已到了油干灯尽的时刻,随时都会“熄灭”,可能下一次抢救,生命的灯就再也亮不起来了。

周恩来自患癌症以来,毕竟先后经受了89次输血与13次手术,他的身体已受到严重的打击,免疫力及抵抗力已削弱到了极限。所以12月7日午夜他突然发生昏厥,绝不是偶然的。

从死神手里再次回来的周恩来,慢慢恢复知觉后睁开了眼睛,他看见身边围着许多中央领导同志,脸上露出了笑意。他颤巍着伸出手,和大家一一握手。

领导人们陆续离开后,过去一直为周恩来理发的北京饭店理发师朱殿华,再次托人捎信请求给周总理理发。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托人捎信来。

周恩来知道后,告诉工作人员:朱师傅给我理发20多年,看我现在病成这个样子,他会难受的,还是不要让他来。谢谢他了。

周恩来已经病成这样了,可他心里依然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大家这心都揪成了一团,真想找地方去大哭一场。

这一次抢救过来后,生命之神只是多给了周恩来一些时日。从12月中旬起,他已无法进食,所需要的食物由医护人员用管子直接灌入胃里,接着又不能排便了,医生便在他的腹部安装了肠瘘。因为多次开刀,腹部溃疡,脓、血、腹水等体液大量渗漏。他浑身插满了管子,红的是血,黄的是脓,无色的是腹水,一些管子将体液排出体外,一些管子则将鲜血、生理盐水、氧气、流质食物等补充进体内,以至连翻身都受到了限制……

仅是这场面已经让人惨不忍睹了,如果再想想此时周恩来忍受着肝胆俱裂的病痛,更是无法言表与描述。

(周恩来日常使用的餐具)


医生们为了减少周恩来的痛苦,不得不使用安眠药和止痛针。可是人体是有抗药性的,不多久,止痛针也不起什么作用了。有时剧痛袭来,周恩来就开始浑身颤抖,脸色由灰黄变为灰暗又转为暗红,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面颊颈脖直往下淌……这个时候,周恩来总是拼命地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着天花板,用超人的毅力,一动不动,咬牙挺着……有一次他正在睡觉,一下被病痛惊醒了,他忙问身边的护士:我喊了没有?

护士回答说,您叫叫没关系的,如果您疼,您就叫,没关系的。

可他却摇摇头,坚持忍着不喊不叫。

唯有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了剜心般的疼痛,将张大夫叫到身边,痛苦地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行不行?”

张大夫赶紧说:“总理,总理,你疼就喊……没关系……怎么样疼得好一些,就怎么样!总理,你别……别再拘束……自己了。”

说到这里,张大夫的泪水已经溢出眼眶,要不是眼镜镜框挡着,早就顺着鼻梁滑落下来了。他说完这句话赶紧离开总理的病床,他不希望总理看见他的眼泪。如果连医生都会在病人面前掉眼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药可治,回天无术了。这种绝望的情绪说什么也不能传达给病人,更不说是他们敬爱的总理了。

(1975年9月7日上午,周恩来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在305医院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那天,从不要人搀扶的总理,哪怕是大手术之后,身体还未复原,也要坚持自己走上前和外宾握手,而这次他已不能独自走完这段只有几米长的距离。会见时,周恩来坦然而又自然地告诉客人: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


也是这一刻,张大夫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周恩来自从卧床不起后,就不肯让别人分担他的痛苦,甚至拒绝常年给他理发的朱师傅来给他理发刮胡子。也许他就是想保留住他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

现在的人们可能会对这种“珍惜自己形象犹如珍惜生命”的行为并不理解,也可能会说成是人性的“精神洁癖”。但回顾周恩来走过来的足迹,发现他的确是一个“认定目标一辈子不回头”的人。“追求完美,讲究极致”的倔强性格也是西方人多年研究“AB”血型公认的性格特点之一。追寻周恩来的历史足迹,不难发现他命运中的确有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色彩,也许“追求完美”就是性格使然,只是他的“完美”用在对待革命事业上,“理想”定位在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上。

大凡一个人忍受痛苦到了极点,就会产生一种严肃的力量,使人震惊,使人敬仰!周恩来直到离开这个世界,留下的仍是宁静的气息和安详的面容。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对他十分牵挂,只要总理的健康状况允许,他们就到医院看望,哪怕一句话不说,静静地陪着总理一会儿也好。

叶剑英从周恩来发现癌细胞开始,就全心扑在周恩来的治疗上。他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时间就主动与主治医生联系,了解治疗情况。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想一切办法,能延长一天就延长一天,哪怕是多延长一小时一分钟,只要可能,就要尽到医疗方面的最大努力和责任!

他不仅打电话,而且隔几天就要来医院一趟,看看总理,约医疗组的专家们和工作人员座谈,听取汇报,并对医疗和保健工作,提出他自己的意见,做出明确指示。

(周恩来的办公室)

叶帅每次来都不会空手,他是广东人,懂得烹调,是个美食家。家里有好吃的,他一定会记得给周恩来带一些分享。周恩来不能进食了,他就带给医护人员吃。有一次他钓到一条30多斤重的大草鱼,马上派人送到了医院给周恩来吃。结果这条鱼又是红烧又是清蒸又是炖汤也没有吃完。周恩来就把鱼分送给医疗组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大家吃了鱼,就打电话向叶剑英表示感谢。叶剑英一听,钓鱼的积极性更高,过了几天,又专门派人送来了鱼,说这一次是专门慰问工作人员的。大家一看,这条鱼比上次也小不了多少,就把鱼肚子挑出来送给最喜欢吃鱼的周总理,于是周恩来和全体同志又美餐了一顿。

自周恩来病重后,特别是1975年下半年卧床后,叶剑英基本上是天天来。特别是在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后,必要来请示汇报。开始,他常常与周恩来一谈就是三个小时。慢慢地周恩来声音越来越微弱,谈话减到了两小时。再后来,叶剑英越坐越贴近周恩来,谈话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连一个小时也无法坚持了。最后只有数语,一声招呼了……终于,周恩来难以再说出声了。这时,叶剑英仍然坚持天天来,来了就紧贴周恩来坐下,轻轻握住周恩来的手,他们一句话不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那种无声胜有声的心灵慰藉,那个相知无语的苦情晚景,那份依依不舍的战友深情,谁见了都忍受不住要落泪!

(来源:《周恩来最后600天》.顾保孜/著 杜修贤/摄 .中国青年出版社)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