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五月下:浮标识辨用(上)节选

钓鱼杂志 2017-04-27


笔者见识浮标20余年,经历了散子七星漂、立漂到浮标的演变,并先后采访了境内外多位制标名家、用标高手,结合材质、造形、结构、工艺、功能和操作剖析如下:

早期(19891999年)浮标五种材质:芦苇、空芯塑料、轻木、野猪箭毛、孔雀翎,以及由多片芦苇和鹅翎合成的复合标。造型基本固定,长身、超长身、中长身流线形。结构两浮一沉,标身、标尾浮,标脚沉;两沉一浮,标尾、标脚沉,标身浮。工艺则有贯通和不贯通之分,芦苇中空,标尾、标脚连体,贯通标身;空芯塑料、孔雀翎标尾、标脚断开,标尾插入上端,标脚埋入标身下端。功能搓饵钓底,调高钓低两种钩况:下钩卧底上钩触底,下钩触底上钩离底;调低钓高或调几目钓几目,两钩卧底。操作以调4钓2为基础,误区是“归零点”,调标,二力平衡归零点分布在46目之间,由此形成调4目钓2目的固定格式,并有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灵敏,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的变化。

中期(20002010年)浮标材质增加了巴尔杉木、茅草、去壳芦苇和不削去外层角质的孔雀翎(其实是鹅鸭翎梗)。造型多了两端尖,上部溜肩下滑44.5厘米,下部快收缩,中间过渡短的梭形和标身粗而短的“小瓜仔”。结构两沉一浮,并延长标尖为21厘米15目。为达到翻身快的目的,标脚趋短了,出现了细碳脚、中碳脚、竹脚。2002年,巴尔杉木的超短身“小瓜仔”亮相,标尾长23厘米,标脚22厘米。可是市场围观,钓手不知道适合钓什么鱼,面市两年间除尝试者发现用于半水狙鲢,有先摇晃后下挫提竿必中的特点外并没有对竞技钓鱼产生影响。然而有人发现:标身短而粗,浮力集中,在雾化诱鱼,把鱼提上来钓成为钓快鱼必杀技的时候,翻身快,下行平稳的“小瓜仔”一定会被竞技接受。于是一方面是巴尔杉小瓜仔退出市场,另一方面是8片孔雀翎合成,短身长脚长尾的竞技标出现了,继而又有了芦苇材质,超短身,两端尖的枣核标。小瓜仔、枣核标工艺上没有特点,平常材料、常规制作。受竞技追捧是迎合了拉饵钓快鱼的需要,调标简单,翻身快,降速平均,因下行慢而加长了诱鱼过程,适合全泳层搜索和抓小口、轻口,无论钓混养还是大小鲫鱼打浮、钓底,拉饵调35目钓24目是这类浮标的通用法则。

近期(2010年以后)浮标又多了碳化芦苇、纳米材料。适应竞技钓鱼需要,在吃铅量少,相对调目多的原则下造型更加丰富灵活,出现了水滴形、圆波形、菱角形、宽肩枣核形、加长枣核形、子弹形等等。结构固定了,两沉一浮,短标身长碳脚,加长24厘米1618目的实芯标尾浮标盛极一时。竞技影响休闲,可是直径0.4毫米的标尾在池钓用4.5米手竿时尚能看清动作,野钓用6.3、7.2米竿就勉强了。于是出现了加粗2或3目和将上端3或4目做成扁尾的。身短翻身快,拉饵钓生口快鱼调目低一些,甚至调负目;钓底抓小口、轻口调3目半钓34目;逮接口、钓行程调45目,由钓12目开始随鱼口变化调整钓目。尾长而细,浮标站直后的下行过程长,是捕捉离底截口鱼讯的需要。拉饵轻,调钓相差两目会造成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鱼咬上钩下扽信号清晰真实。脚长则浮标稳定,无论侧风、顶风抛钩后标尾都不会晃动。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