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鲢鱼

去钓鱼 2017-03-24

鲢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为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基本简介 编辑本段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鱼可达到0.8公斤上下。

2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鲢鱼生活在淡水中,体态丰满健壮,外形俊美,色泽润滑。

  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鲢鱼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钓鲢的好时机,秋分以后,天气渐凉,鲢鱼食欲有所降低,就难以钓到了。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5.胆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每年45月产卵,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3 营养分析 编辑本段

  鲢鱼  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食疗作用

  鲢鱼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胃经

  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

  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还具有暖胃、补气、泽肤、乌发、养颜等功效。

  【功效】健脾,利水,温中,益气,通乳,化湿。

  宜:肾炎,肝炎,水肿,小便补利者宜食;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者宜食。

  忌:据前人经验,痛疽疔疮,无名肿毒,瘙痒性皮肤病,目赤肿痛者忌食。红斑狼疮者慎食。

3.2 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鲢鱼的肉。鲢鱼又称白脚鲢。分布于长江、黑龙江、珠江、西江诸流域。食用时,除去鳃、鳞、内脏,洗净,弄熟后食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补脾益气,暖胃。

  [用途]用于脾虚气弱,少气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

  [用法]同鲤鱼。

  [附方]

  清蒸姜片链鱼:鲢鱼1尾(或500g),生姜(或干姜)6g。加食盐少许,蒸熟食。

  本品与温中健胃的生姜(干姜)同用,能充分发挥补脾温中、健胃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少食纳呆,胃脘有冷感的患者;营养不良,脾虚气弱者亦可食用。

  若用本品煎汤,加胡椒、食盐调味亦可。

3.3 中药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Lián Yú

  【英文名】Silver carp

  【别名】白脚鲢、鲢子、白鲢、洋胖子、白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鲢鱼,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约为体长的1/4。吻短,钝圆,口宽。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之下。咽头齿1行,草履状而扁平。鳃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体被小圆鳞。侧线鳞108-120,广弧形下臀鳍3,12-13,中等长,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胸鳍7,8,起点距胸鳍比距臀鳍为近,长不达肛门。尾鳍深叉状。腹腔大,腹膜黑色。鳔2室,前室长而膨大,后室末端小而呈锥形。体背侧面暗灰色,下侧银白色,各鳍淡灰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活于水的上层。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肥育。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资源分布:主要心肝浮游生物为食。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域。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体长约60cm,体侧扁,呈纺锤形,鳞细小,背部及头的上部灰绿色,体侧和腹面银白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面同色。其他各鳞色浅,并稍带黄色。尾深叉状。鳃耙愈合为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

  【化学成份】全鱼每500g中可食部分260g,其中水分176g,蛋白质55.8g,脂肪14.4g,灰分3.6g,钙84mg,铁3.6mg。含多种氨基酸,牛碘酸(taurine),黄嘌呤(xanthine),ADP,ATP,肌苷(inosine),肌苷酸(inosine acid),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鸡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异玉蜀黍黄质(isozeaxanthin),叶黄素(lutein),薄公英黄质(taraxanthin)。含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基胺(methylamine),异丁基胺(isobutylamine),乙基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核黄素(riboflavin),硫胺素(thiamin),烟酸(niacin),胆甾醇(cholester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利水。主久病体虚;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50g。

  【注意】患痘疹、疟疾、痢疾、目疾及疮疡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4 食用方法 编辑本段

  食用方面,鲢鱼肉细嫩鲜美,红烧、炖煮或做汤皆可。鱼头常用来红烧或炖煮。鲢鱼可做成剁椒鲢鱼、红烧瓦块鲢鱼、鲢鱼丝瓜汤、鲢鱼肉丸汤等佳肴。
吃鱼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地区的鱼头;不吃头大、身瘦、尾小的畸形鱼的鱼头;不吃眼珠混浊,向外鼓起的鱼头。另外,烹制鱼头时,一定要将其煮至熟透再食用。
一般常见的鲢鱼美食有剁椒鲢鱼头(剁椒鱼头)、酸梅蒸鲢鱼、雪菜豆腐鱼汤。剁椒鲢鱼头是湖南名菜,风味独特,有助于血液循环;酸梅蒸鲢鱼鲜嫩爽滑,酸甜可口,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雪菜豆腐汤做法简单,清淡鲜美,还有润肤的效果。[1]

5 其他资料 编辑本段

5.1 鱼病防治

  鲢鱼  1.在鱼苗、鱼种拉网、筛选、运输过程中应操作细心,防止鱼体受伤。

  2.鱼苗鱼种入塘前,用2.0%的盐水浸洗5-10分钟进行消毒。

  3.高温季节,每月用漂白粉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法进行食场消毒。

  4.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

  5.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6.鱼病治疗。

5.2 鱼病治疗

5.3 病原鳃霉

  鲢鱼  症状: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鱼死亡。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2.培育水质需施发酵腐热的有机肥,不宜生施

  3.发病池要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或者将病鱼转移到水质新鲜清洁的池塘中。

  4.20-30mg/l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可降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5.4 打印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在背鳍后的体表有近似圆形红斑,病灶处鳞片脱落,最后形成溃疡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

  防治方法: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如牛、羊等的粪便)是单胞菌菌的孳生之处,因此鱼池施用时必须用生石灰拌匀并充分发酵,腐热后方可施用,以防病原体进入。

  2.鱼种过塘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可有效预防此病。

  3.患病时采用外用消毒药。外用消毒: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5.5 指环虫病

  病原:指环虫

  症状:病情严重时,病鱼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可引起苗种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90%晶体敌百虫0.3-0.7ppm全池泼洒。

  2.虫扫净按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天再用一次。

5.6 碘泡虫病

  本病又名鲢疯狂病,主要发生在一足龄鲢,可引起大批死亡,未死的鱼也因肉质变味而失去商品价。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但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无论是池塘、湖泊、水库和江河中均有出现,成为当地严重的流行病之一。

  【病原】病原是鲢碘泡虫(Myxobolus drjagini)。此孢子虫可寄生在鲢体的各个器官,但主要侵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脑神经、听视神经等,形成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白色胞囊。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前段有一大一小两个极囊,嗜碘泡明显。

  【症状】病鱼十分瘦弱,头大尾小,体色暗淡无光泽,脊柱向背部弯曲,使尾部上翘。病鱼离群在水面狂游急窜或旋圈打转,不时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反覆多次,终致死亡,死时头常钻入淤泥中。剖腹后,可见肝、脾萎缩,腹腔积水,剖开脑壳,露出脑部,可见白色颗粒状胞囊,取下孢囊,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孢子。

  【发病规律】鳃碘泡虫在鱼体内发育经过活动的营养体期到不活动的孢子期,从侵入鱼体到孢子形成,在水温1632时,约需4个月。当年夏花被碘泡虫侵入后,在69月为营养体期,10月后才逐渐形成孢子。因此,越冬的春花脑中,即可找到白色胞囊。次年5月胞囊内的孢子排出到体内各器官,部分排出体外,进入水体,沉入水底淤泥中积累,使疾病不断蔓延和流行。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由於病原体对药物有狠强的抵抗力,而且药物对脑部寄生虫的作用非常有限,故此病著重於预防。1、每l/15公顷用125千克生石灰或100千克石灰氮彻底清塘,杀灭淤泥中的孢子,以减少此病的发生。2、在冬片放养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每立方米水体500克)浸洗30分钟,或用石灰氮溶液(每立方米水体500克)浸洗30分钟,可以杀死60%70%的孢子。3、69月,处於营养体阶段的病原,可用敌百虫(含量90%)按每立方米水体0.5克水浓度全池遍洒,每半月1次,可降低感染率。[2]

5.7 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鲢鱼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本文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

5.8 病鱼症状

  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腹部膨大更加明显,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

5.9 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库、沼泽的池塘,或水面连片开阔、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春季至秋季常有许多水鸟如苍鹭、红嘴鸥、翠鸟到此滞留栖息,在水库和鱼池之间游窜。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这些池塘每年春季冰面融化时,经常有病鱼或体弱鱼在水面游动,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售完春片鱼种后,因时间紧、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自以为达到清塘目的,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而双线绦虫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可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冰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方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一旦注入新水,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笔者在早春冰雪刚融化不久,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综上所述,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按鱼苗生物学特性,水花鱼苗进入夏花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为较大型浮游动物,有些养鱼户自觉培养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然而如果不进行人为控制,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 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

  4.有的养鱼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但由于鱼苗已经吞食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并在鱼体腔内发育为裂头蚴,同时排 出体外,致使放苗池塘同样大

  量感染双线绦虫病。

5.10 防治对策

  首先要把好鱼苗关,如果从外地调运鱼苗,应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那么在水花鱼苗下塘前 要将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杀死。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研究不伤害终寄主生命的有效办法,驱赶水鸟。对绦虫病多发区,一定要坚持用生石灰清塘。

常用药物

5.12 嘉虫清

  鲢鱼  主要成份及含量:大黄

  性状:黄棕色粉末,气清香

  作用及用途:灭菌杀虫。主要用于纤毛虫类如车轮虫、斜管虫等。

  用法与用量:发病时按100-200克/亩/米全池泼洒,连用1-2次。

  停药期:30天

5.13 虫扫净

  主要成份及含量:2.5%二硫氰甲基烷。

  性状:褐色液体

  作用及用途:灭菌杀虫。主要用于纤毛虫类、蠕虫类鱼体寄生虫。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按130ml-170ml/亩/米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隔天可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使用前、后四天内不得使用其它杀虫类或杀菌药。

  停药期:30天

5.14 菌毒清

  主要成份及含量:亚氯酸钠,80%。

  性状:白色粉末或颗粒

  作用及用途:灭菌杀虫。主要用于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水霉病等。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按0.37-0.5ppm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隔天可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露天将A、B药液混合使用,现配现用。

  停药期:10天

5.15 富溴海因

  主要成份及含量:二溴海因,30%。

  性状:白色粉末

  作用及用途: 灭菌药。主要用于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水霉病等。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按0.3ppm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加倍使用或连用2天。

  停药期:捕捞前10天

5.16 益生活水素

  主要成份及含量:芽胞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固氮菌等。活菌数>700亿/克。

  性状:灰褐色粉末

  作用及用途: 水质改良药。清除养殖水体有机污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调节PH值。

5.17 用法及用量

  根据水质恶化情况每亩1米水深200克-300克兑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5.18 注意事项

  使用时不可与消毒剂或杀虫类药混合用;施用前后3天不得使用消毒剂。兑水浸泡时间以1-2小时为益。

5.19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5.20 烹饪指导

  鲢鱼  1.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5.21 做法

  葱油鲜鲢鱼

  鲢鱼  主料:鲢鱼

  调料:盐、料酒、酱油、鸡精、葱姜丝、花椒、姜片、葱段、干辣椒丝、香菜叶、香油

  做法:

  1.将鲢鱼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剞人字花刀

  2.坐锅点火放入清水,开锅后加入盐、酱油、鸡精、料酒、花椒、姜片、葱段煮一会儿,放入鲢鱼用小火煮10-15分钟,取出装入盘中撒入盐、葱姜丝、辣椒丝待用;

  3.坐锅点火倒入油,油温8成热时,放入葱段、姜片炸出香味时,拾出葱姜,将油浇入鱼身上,撒上香菜叶即可食用。

  特点:鲜咸清香。

  天天提示:煮鲢鱼时,要注意火候,不宜火大。

  麻辣鲢鱼

  鲢鱼800克,豆粉2大匙,盐适量,葱50克,干红辣椒10个,花椒30粒左右,老姜一块,大蒜3头,汤(水也可)约2L,豆瓣2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匙,油酥辣椒2大匙,花椒粉适量,味精适量。

  做法:

  1.将鱼剖肚,洗净肚里的所有附着物,切小块用豆粉、盐拌匀码味。。

  2.备料1:将老姜切片、大蒜切片(也可以压破)豆瓣、老抽、白糖放同一个碗里。备料2:干辣椒切段、花椒放另一个碗里。备料3:葱切段。

  3.锅内放熟油烧到八分热,将备料1倒进锅里小火慢炒,炒至呈亮色后加入汤或水(水以淹过鱼块为宜)。

  4.烧沸后改中火熬几分钟,然后倒入鱼块,煮7.8分钟。

  5.加入油酥辣椒、花椒粉、味精葱,拌匀起锅即成。

  川芎白芷炖鱼头

  原料:川芎6克,白芷9克,鲢鱼头200克。

  做法:鱼头洗净,加入切成片的川芎和白芷,加水适量,隔水炖熟。

  (注意:川芎用量不宜太多;若有月经过多或阴虚火旺的头晕,头痛则不宜食用。)

  功效:镇静止痛,祛风活血,男女头风痛。

  水煮鲢鱼

  鲢鱼800克,豆粉2大匙,盐适量,葱50克,干红辣椒10个,花椒30粒左右,老姜一块,大蒜3头,汤(水也可)约2L,豆瓣2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匙,油酥辣椒2大匙,花椒粉适量,味精适量。

  做法:

  1.将鱼剖肚,洗净肚里的所有附着物,切小块用豆粉、盐拌匀码味。。

  2.备料1:将老姜切片、大蒜切片(也可以压破)豆瓣、老抽、白糖放同一个碗里。备料2:干辣椒切段、花椒放另一个碗里。备料3:葱切段。

  3.锅内放熟油烧到八分热,将备料1倒进锅里小火慢炒,炒至呈亮色后加入汤或水(水以淹过鱼块为宜)。

  4.烧沸后改中火熬几分钟,然后倒入鱼块,煮7.8分钟。

  5.加入油酥辣椒、花椒粉、味精葱,拌匀起锅即成。

  拆烩鲢鱼头

  1.将鲢鱼头去鳞、去鳃,清水洗净,用刀在下腰进刀劈成两爿,再用清水洗净污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鱼头,放入葱结、姜片各5克、绍酒25克,用旺火烧开,移小火上窝10分钟,用漏勺捞人冷水中稍浸一下,在水面上,用左手托住,鱼面朝下,右手将鱼骨一块块拆去,将拆骨的鱼头鱼面朝下放在竹垫上。

  2.将菜心洗净,菜头削成橄榄形。炒锅上火,舀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菜心氽熟,将锅内的油倒出,加少量肉骨汤、盐、味精,烧几分钟后,将菜心取出,放在汤盘中衬底。

  3.炒锅上旺火,加猪油75克,烧至五成热,下葱、姜煸出香味,将鱼头肉放入,加绍酒、肉骨头汤,烧开后加盐、味精,移小火上烩10分钟,用大火收浓卤汁,调好口味,放少量胡椒粉,用湿淀粉着腻,浇熟猪油50克,出锅倒在菜心上,加青蒜叶丝即成。

  掌握关键:①要选用大鲢鱼,最好是活鱼,其味更鲜美。②拆骨时尽量保持鱼面不碎。③用浓鲜汤烹制,鸡汤更佳,可使汤汁浓而入味。

  鲢鱼煲

  把1条花鲢鱼剖好洗净,用盐稍腌。腐竹用干布抹净、切段,炸香,捞取垫在煲底。冬菇、青蒜、葱洗净切好,姜去皮、拍扁、切碎。起油锅,将鲢鱼两面煎黄铲起,再下油,放入姜、青蒜、葱头煸香,加入少许清水,铲起放在盛腐竹的煲内。加入冬菇、煎香的鲢鱼,调好味,原煲上炉煲热至鲢鱼熟,再加熟油,即可上桌。

  奶油茄汁鱼块

  取花鲢鱼中段,洗净,切块后用少许黄酒、盐、糖、味精、干淀粉拌匀,在锅中放少许油,用大火将鱼块滑炒一下盛起。再把洋葱切丝,放在油锅中煸出香味,倒入少许番茄沙司,再放入鱼块,加适量盐、糖、味精后,用文火烧至鱼块熟透,起锅前放一小块纯奶油,待奶油溶化后即可装盘。

  豆瓣花鲢鱼

  花鲢鱼去鳃及肠杂,洗净后切成长方块,下入热油锅中炸至黄白色,捞出沥油。炒锅上火,放猪油,下葱花姜蒜末煸香,再加入豆瓣酱煸炒,随后放酱油、料酒、白糖、米醋,再下鱼块,加鲜汤,煮沸后转文火煨至剩下1/3汤汁,加味精和湿淀粉,搅匀即成。

  酸笋蒸鱼头 

  将花鲢鱼头一劈为二,酸笋切成丝;鱼头放盆内,抹上少许豉汁、料酒、盐、胡椒粉、生粉,摆放于平盘内,放上酸笋丝,上笼蒸约8分钟,淋上生抽王、麻油,放上葱丝、姜丝、红椒丝;葱入油锅烧至七八成热时,浇于菜肴上即成。

  辣椒花鲢鱼 

  将要加工的整条花鲢鱼剖肚去鳞洗净后放入开水锅里烫二分钟,而后取出用凉水淋一遍沥干备用,油烧热后将花鲢鱼入锅,接着放干辣椒、料酒、酱油、糖、姜片等佐料焖烧5分钟后出锅。如此烧法的花鲢鱼味进得很足,入口即化,吃在嘴里的鱼肉全是绵绵的香味,略带一些辣味,爽极了。

  酒煎鱼片 

  将花鲢鱼中段切片入碗,放葱姜丝、盐、味精腌渍10分钟,拣出葱姜丝,鱼片逐一拍上干淀粉备用。鸡蛋打入碗内搅匀,炒锅放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拖上蛋液的鱼片逐一排放在锅中,煎至鱼片底部硬挺时翻身,再煎另一面。煎好后加少许水、味精、盐、葱姜丝、糖,用小火将汤汁收干,烹入白酒,出味时即可装盘,酒味浓郁,咸鲜嫩香。

  小窍门:去除鲢鱼泥土味。 

  鲢鱼在经过一冬的蛰伏河底,鱼体消耗减少,代谢减缓,故而肉质肥嫩,但也沾上些许泥土腥味。而要去除花鲢泥土腥味,可在剖杀洗净后,用少许盐花。

  奶汤火腿大鱼头

  原料:鲜鲢鱼头1只(约1000克重)、金华火腿100克、浓汤100克。辅料:葱、姜、盐、味精、黄酒、油各适量制作: 1)将鱼头挖去腿,洗净捞起,沥干水分,火腿切成薄片;2)烧热锅,倾入油,烧熟,投入鱼头略炸一下,连油一起倒入漏勺,沥去油; 3)在原锅内,加油,投入葱、姜末,煽出香味后,倾入浓汤,加盐、黄酒、味精,放入鱼头、火腿片,用旺火烧10分钟左右后,即可盛起,装入汤碗内供食用。

  清水鱼丸

  原料:

  鲢鱼胸肉2块、蛋清1只、清水60ml、葱1根、姜1/2块、白胡椒粉1小匙、盐2小匙。

  做法:

  1、鱼胸肉去鱼皮鱼刺,将鱼肉剁成鱼蓉。

  2、鱼蓉放在大盆里,用打蛋器中速搅打鱼蓉。

  3、分次少量加入蛋清液和清水,直到鱼肉变白膨胀。

  4、葱切细,姜片去渣取姜水,放入鱼蓉中,继续打搅。

  5、加入白糊椒粉和盐,膨胀到原来体积的1倍多。

  6、烧开一锅水,舀入鱼丸,迅速浮起即说明鱼蓉搅打完成。

  小贴士:

  1、将鱼皮附近的红鱼肉剔除,鱼丸的颜色才会更白些,我没有浪费鱼肉,所以做出来的鱼丸有些暗了。

  2、鱼要新鲜,鱼丸的口感才更鲜嫩。

  3、鱼要大,这样刺更容易剔除。

  4、用打蛋器可缩短时间和人力,没有的话用蛋抽或者筷子均可,费时费力些。

  5、加入清水和蛋液,让鱼肉更嫩和有粘性。

5.22 怎样钓鲢鱼

  鲢鱼  鲢鱼属中上层鱼类,生性活泼,稍受惊动便四处窜跳。人们常常看到拉网捕鱼时,鲢鱼从网上跃过逃跑的情景,但决不会看到有鲢鱼从网底逃逸的情况。鲢鱼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比草鱼、青鱼弱,喜肥水,抗病力强,容易饲养。在天然水体中,5千克以上的鲢鱼较为普遍,最大个体可达3540千克。人工饲养的鱼塘,一龄可达700克,二龄达1.5千克左右,三龄可达2.53千克。鲢鱼是典型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和草鱼一样,生长季节,大都在江河支流和湖泊中肥育。低温季节,食欲减退,但依然摄食,且多集中于河床及湖泊深处越冬。

  鲢鱼喜食酸、臭饵,但不是越酸、越臭越好,而是微酸、微臭为佳 (如想具体了解有关知识请按“鲢鱼的鱼饵” ) 钓鲢的方法:手竿垂钓和钓草鱼相同。海竿垂钓采用飞钩填馅法,效果不错。方法是:将头天蒸出的玉米面及豆饼熟料,掺入部分发酵酸饵和白糖,捏成鸡蛋大小,然后像包包子一样,中间填人浓酸的酸饵或臭饵馅(钓白鲢填酸饵;钓花鲢填臭饵)。这种饵料入水后泡一两个小时,仍然能保持微酸、微臭状况,颇受鲢鱼青睐。所谓飞钩,就是将较硬的饵料装在组钩脑线上,钩不嵌入饵团内,而留在饲团的外面(钩、饵分离),鲢鱼摄食时,便先将鱼钩吸入口中。

5.23 钓鲢鱼、鳙鱼

  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鳙鱼,又叫胖头鱼。它们都是以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鱼。由于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和生活特点基本相同,垂钓方法也大体一样,故下面只以钓鲢鱼来进行研究探讨。鲢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其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受到淡水养殖业的重视,是混养鱼塘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它喜欢群游于上中层水域,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无杂草等)。鲢鱼的胆量特别小,受到惊动或碰到渔线时,常常跃出水面,惊慌逃窜,或潜入石缝中隐藏起来。同时,喜欢逆水而上,春末夏初,在河流上游水域表现尤为突出。在我国北方地区,鲢鱼很难自然繁殖,一般由人工投养。鲢鱼既无鲤鱼那股土腥气味,也没有刀鱼所含那么多的胆固醇,只要烹饪得法,味道相当鲜美。治疗产妇缺乳、少钙,也是首选最佳补品之一。

  (一)钓鲢鱼的用具

  根据鲢鱼的习性,通常采用浮钓法施钓。

  1.抛砣法。在底钩钓具的基础上,另加一个用硬质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来的铅坠换上有大孔眼的砣(如M5的螺丝帽或铅皮电缆上的粗铅管等都可以),使其能沿主线自由滑动,中间不受阻,就是抛砣法的浮钓用具。饵钩线一定要比拴大漂线长出5厘米以上,否则,钩挂在大漂上,抛到水中分不开,造成抛砣失败。如果饵钩线留短了,非加长不可。

  由大漂到饵钩两条线的总长度,一般40120厘米为宜,过短鲢鱼的可见度缩小,过长抛砣困难。

  2.海竿法。与抛砣法一样,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后者用手抛。海竿投比用手抛远得多,易上大鱼,且遛鱼时操作方便灵活。用大孔眼铅管或螺丝帽时,应根据海竿的强度或承受力来确定其重量。一般宁肯轻点,也别超重造成折竿。

  3.帆钓法。就是用质轻浮力大的木板(如杨木、白松等),造一只带帆的小船,借风力把饵钩送到预定的水域。此船似A字形,可大可小,可用一道横梁,也可用两道横梁,可用双桅,也可用独桅,可挂串钩,也可挂组钩,应根据场地和欲钓鱼的品种而定。帆钓,受风力、风向、岸边地形的影响。钓位应选在水深超过1.5米的大坝下,或陡坡处的深水区,只有这样的水域才能放船,渔钩才能不挂底。在大水库施钓,可用带摇把的线拐子缠线,能把船放出几百米远,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如用活河虾、蚯蚓蘸香精装钩,可兼钓翘嘴鲌。如用发酵玉米粉饵装钩,既能大量钓取鲢鳙,又可兼钓草鱼。如此长的主线,可用荤活饵、酸玉米面饵,间隔开挂饵,单钩、组钩混合使用(即用单钩装荤或活饵,用组钩装酸食)。在主线上,每隔11.2米拴上一个联结器,边放线边往联结器上挂饵钩。放出一定距离后,前头的钩可能已上鱼,但不要一上鱼就收线摘鱼,而是等把全部饵钩挂完,约11.5小时后,大部分酸食已溶化,再收线摘鱼。不要担心上钩鱼会把钩吐出来,因为主线上每隔1.21.5米拴有一个硬质泡沫塑料大漂,其浮力可把上钩鱼牢牢拽住,鱼要线时能把大漂拉沉,甚至将主线拉成大弯,但它无法摆脱大漂的浮力。无论抛砣还是海竿浮钓鲢鱼,都配有同样的大漂,其浮力可自动遛鱼,使鱼无法吐钩,不存在提竿时机问题,提竿早晚都无关紧要。

  放船的主线,不应细于0.8毫米。组钩或单钩的间距,与拴在主线上的联结器间距相一致,一般以11.2米为宜。

  大漂的间距可比饵钩间距稍宽,以1.21.5米为宜。无论什么鱼,咬上其中任何一只渔钩,都同时有2个大漂的浮力作用于鱼嘴,始终拽住鱼不放,任凭大鱼怎样挣扎,也休想脱钩逃走。在船后2米以内的主线上,不应拴钩,鱼见船会害怕,就是拴上钩也没有鱼咬。

  为了减少收线时的阻力,尤其当风力较大时,应在放船之前把双桅帆卸下,换上独桅自动脱落帆。即在“A”字形船体的横板中心部位靠后边缘钻一圆孔,安上独桅杆,将帆拉起,拴绳的末端,不是用打结的方法来固定,而是用一小块布包上食盐或砂糖,拴在升帆后绳子松紧度正好处,打结与布包固定。从独桅孔后缘小缝中把拴布包绳的末端勒入,将帆固定。当盐或糖遇到水,经过一定时间溶化到能使布包通过圆孔时,帆便自行降落。此时收线阻力减弱,操作方便。

  假若是斜向风,不能把饵钩送到预定水域,除了更换钓位外,还可调节主线与船后尾线的联结点,从而改变小船的驶向。如风从左侧来,把主线向右侧移动若干厘米;如风从右侧来,则将主线向左移动若干厘米。根据风向和风力调整主线与船后尾线的联结点,最好是用自行车辐条自制联结器。

  在尾线上穿入一段长约5厘米的气门心,这样移动起来方便而灵活,可保证小船向预定的水域行驶。

  小船的制法。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制成不同的规格。如仅钓鲢鱼为主的上层水域的淡水鱼,船体“A”字形,2条纵行板长100厘米、横板长80厘米即可。板材的厚度2.53厘米、宽810厘米。在2块纵行板的前头,即“A”字顶端锯成等边三角形,对合后加一合页,用木螺钉固定,这样既坚固,又能折叠,便于携带。“A”字形横板与纵行板的相交点,距拴尾线孔前方5厘米处,将两板重合钻孔,用手柄螺丝固定,以利于装卸、携带方便。在横板两端的小孔内,插上2根筷子(或适当粗细的木棒,下同),在两根立起筷子的中间,裁一块适当大小的浅蓝色或白色的布,两边各缝一个能插进筷子的套筒套在2根筷子上,就是帆。至此,一条双桅固定帆的小钓船就算制成了。

  独桅自动脱落帆的制法。从2根筷子上抽下固定帆,在筷子的顶端绑上比其横距稍长的木棒或竹条,形成“?”状,或用8号铁丝直接揻成“?”状,拔下筷子插上“?”形铁丝。选一根长40厘米、直径1.5厘米的木棒,在木棒的顶端拧上一窗户钩的金属小环,将木棒与插上的“?”中心部位固定,下端用绳固定在“A”字形的横板中心部位。独桅立牢后,将抽下来的帆仍穿入2根筷子,横着一上一下将帆撑开,然后,用4条细线绳将帆布的4个角拴牢抻直拉平,用小钉固定在纵行板的相应位置。用一条长绳的一端,先在“A”字形尖端合页处用小钉固定,把帆拉起,将此绳拽直,在上根筷子的中间部位将绳拴牢,再将绳的另一端穿过桅杆顶端的金属环孔,拉紧绳,帆即可升到最高位置。在帆升到最高位置后,用帆绳与包糖或盐的布袋结扎系牢,再把布袋上系的绳从“A”字形横板中间的孔缝中勒入,把帆固定,独桅自动脱落帆钓船即告完成。

  入秋之后,海面上风大浪涌,仍用上述规格的钓船进行海钓,十有九次会被浪打翻。此时,用帆钓法海钓,应把“A”字两侧的纵行板加长到150180厘米,横行板加长到120150厘米,独桅加高到6070厘米,“?”形支架也要适度地加宽和增高,与船的总体形成适合的比例。这么大的船,在海面上遇到5级风也不会吹翻。

  (二)钓鲢鱼渔钩的组装

  为了在钓鲢方面有所突破,笔者在饵料和渔钩的组合上作了一些探索,先后使用过瓶盖式、草帽式、炸弹式、网兜式、火柴棒式等各种各样的组钩,都曾取得一定的效果。

  1.瓶盖式组钩。这种钩对海竿、抛砣都很适用,特别是帆钓,若找不到陡坡或大坝下的深水区,在浅滩挂上瓶盖式组钩,不影响放船。因为所有渔钩均安插在装饵瓶盖的上面,光滑的瓶盖易被船拉走,而不挂钩。同时,装在瓶盖内的饵料,到收竿时都用不完,故中间不须提竿换饵,从而节省了时间,保持了钓域的安静,提高了上钩率。具体制作方法是:

  选一个直径2.53厘米的绿色塑料瓶盖,沿螺丝扣的周边,用烧红的缝衣针,按均等距离烫上68个小孔。用0.3毫米粗、10厘米长的尼龙线为脑线,先在一端拴上一只68号伊势尼圆底短柄钩(下同),从瓶盖的外孔穿入,从与其对应的内侧孔穿出,再拴上另一只渔钩,两只钩均在瓶盖外侧,可以自由抽动。脑线的两头均有渔钩挡住,上钩后的鱼怎么拽也无法脱离瓶盖。照此方法,用34条脑线,拴68只渔钩。拴钩后脑线的总长度为56厘米。在瓶盖内侧的底部,加衬一块重量与竿相适应的铅片,在铅片重心部均等地用小钉穿2个小孔。最后用20厘米长、0.4毫米粗的尼龙线,一端从瓶盖外面小孔穿入,再反折穿过来,在盖内打死结固定。

  线的另一端,结一套扣通过联结器或转环与主线联结即可。这种组钩,可用小勺挖取酸臭饵直接装入瓶盖内而不污染手,这是别的组钩所无法代替的。此组钩,又可装微酸玉米面饵,兼钓草鱼。若装入香饵,摘下大漂进行底钓,鲤、鲫鱼都可上钩。唯装钩方法各有不同,钓鲢,不论底钓还是浮钓,只需把钩柄插入饵中,使钩尖朝上,沿瓶盖排列即可,而底钓鲤、鲫鱼时,必须将钩包入饵内并捏成近似橘瓣状,使钩尖朝上。

  2.盘子式组钩。实质上是放大加重的瓶盖式组钩,它具有装饵多、体积大、诱鱼上钩快的特点。是底钓包括鲢鱼在内的多种底层鱼的有效组钩。适用于水库洄水湾鲢鱼较多的水域,配合三用海竿自动化插座,常能钓到个体较大的鱼。。

  3.无托饵器集束炸弹式钩。这种钩是多用途的,既可配糟食底钓多种鱼,又可装酸饵或香饵浮钓鲢鱼。由于拴钩多,在上钩鱼的挣扎过程中,常在鱼体上挂住12只渔钩,具有挂鱼牢固的优点。装钩方法:取鸡蛋大小而且较硬的玉米面发酸饵,揉攥成球状、掰开,将理顺的脑线埋入,再合上,攥成卵圆形,把12只渔钩的钩柄沿面团四周插入,使钩门前部分全部裸露。也可将脑线分别勒入面团四周,留出脑线1.52厘米长,悬浮于饵团周围。这种饵不仅要硬,而且要粘,才能耐水泡。对此,可在煮饭的同时,另蒸一小碗粘米饭,捣碎后与酸饵揉在一起,形成饵团装钩,即可减少提竿换饵次数,提高上钩率。关于此组钩的制作方法,参阅本书有关章节。

  4.带托饵器集束炸弹式钩。这种组钩,渔具商店有售,无论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很好用,就是仿造的也照常上鱼。用质地较硬的酸饵装钩,捏在塔形托饵器上,把5只渔钩沿塔底等距离逐个将钩柄插入,裸露钩底前部分,将浮游的长线钩装上青蚂蚱或青虫,又可兼钓草鱼。

  上述四种组钩,均需钩尖锋利,才能刺鱼有力,从而达到少跑或不跑鱼的目的。

  (三)钓鲢鱼的饵料制备

  鲢鱼的猎食范围很广,似乎是有点味的东西,都能诱它上钩。经过多次多塘垂钓,先后用过各种气味不同的钓饵,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即香味型、怪味型和酸臭型。

  1.香味型。属于这一类型的饵料,添加剂很多,如香精、曲酒、花露水、炒黄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酱、香油等均可作为添加剂,选其中之一与基础饵揉合混匀,即可应用。为了使钓饵耐水泡,可在基础饵中掺入适量的粘糕或粽子、粘米饭等。还有一种酒曲发酵饵,掺入点面粉以增强其硬度,也可应用。油性添加剂,可在饵料装钩后用羽毛刷涂上一点,但不宜掺入基础饵中,以防饵料发渣缩短耐泡时间。水剂添加剂掺入要适量,过多易导致基础饵过软。在施加水剂添加剂的同时,应加入适量干面粉,揉到软硬适度,以延长耐泡时间。属于这类的香食,不仅可以浮钓鲢鱼,而且钓各种底层鱼的效果也不错。唯其软硬度要调好,浮钓要求硬些,底钓要求软些,特别是在深秋初春,鱼儿咬钩轻微,钓饵必须软些。

  2.怪味型。阿魏粉、韭菜大葱发酵水、鲜牛奶、奶粉、鸡血水等,都可作为怪味饵添加剂。取其中之一与基础饵混合揉匀,即可使用。还有荞麦面加等量细麦麸,用开水冲烫后蒸熟,揉成较硬的面团,即可直接装钩垂钓。

  3.酸臭型。发酵基础饵,是制作简便、经济、效果又好的钓鲢饵。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酸臭度也相应加浓,放到第二年会变成黑色,可作为添加剂与基础饵揉合,供常年使用。鸡骨发酵水,也是相当不错的。用臭豆腐乳汤加50%的陈醋,制成混合液,既可与基础饵掺和,又可用基础饵装钩并在混合液中蘸泡后投入钓域。但这种含醋的添加剂,极易锈蚀渔钩,每次钓鱼回来要用清水将渔钩浸泡,彻底冲洗干净,晾晒后收起,并注意及时更换或淘汰已锈蚀的渔钩。在制作酸臭饵过程中,最好是戴上薄胶皮手套,以防手被污染。

  鲢鱼  上述气味各异的钓饵,都是白鲢和胖头鱼所喜食的,不存在不咬钩的问题。但其上钩率有差异,以酸臭饵为例,时间越久,酸臭度越大,效果就越佳。酸臭饵的贮存,可以用罐装,放1年待变质呈黑色再用,钓鳙效果独佳。也可以用23层塑料袋包装基础饵,密封后放在强烈阳光下晒35天,变酸后即可使用,既能兼钓草鱼,又不腐蚀渔钩,装钩时手也不会受到污染。怪味型的阿魏或韭菜大葱发酵水,效果相当不错。唯阿魏难买,且价格昂贵。为此,可用韭菜大葱发酵水代替阿魏,加工容易,造价很低,效果也有保证。但须注意的是,因其气味难闻,一定要防止外溢,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上述三类饵料相比,香味型易制,又能兼钓多种鱼,但其上钩率比怪味型和酸臭型略低。无论采用何种香型的钓饵,装钩后,都可滚蘸或捏上一层小米糠拌香油(拌其他植物油亦可),使其粘附在饵团或瓶盖组钩的顶部,入水以后大部脱落,在饵钩周围漂浮着,酷似浮游藻类或其他小生物,又具有芬芳的香味,很能诱招成群的鲢鱼来抢食。这不仅是提高香饵上钩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钓鲢鱼中极为重要的一招。就是钓饵质量稍差,或用纯基础饵装钩,也能钓获鲢鱼。特别是在无风天气,油糠不移位,不沉底,会形成鱼窝,越钓鱼越多。有风天气,此招效力大减,甚至无效,不可采用。在选用添加剂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要首先考虑,与基础饵相掺和后是否改变其粘结度。否则,由于饵软、发渣或糟不耐水泡等情况,导致一会儿一换饵,投竿频繁,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且会把钓域中的鱼赶跑,特别是在大水库,惊跑的鱼很少能返回。所以,钓鲢鱼中经常不断地投竿抛钩,是应当禁忌的。

  另外,钓鲢鱼的季节性也很强。天气热水温高,上钩率相对就高,天气变冷水温降低,钓获量会明显减少。在我国东北地区,69月份均能钓到鲢鱼,入伏以后的30多天,则是上鱼的高峰期。秋分以后,几乎钓不到鲢鱼。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以及钓具、饵料的不同,都直接影响上钩率。

  总而言之,钓鲢鱼应遵循这样的要诀:季节是个宝,浮钓工具不能少,钩尖要锋利,饵硬耐水泡,米糠拌香油,诱鲢是好招,帆钓收获多,钓位很重要。

5.24 养殖

5.25 池塘选择

  鲢鱼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5.26 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5.27 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5.28 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