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重回舟山旧时光 柳行半边街 | 文艺海中洲

舟山知了 2017-04-13

点击上方蓝字 舟山知了 关注我们给生活加点料

谢谢支持


柳行半边街

潇潇/文

(本文选自于《海中洲》杂2013年第2期)



身边的风景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历史的真相有时就在无知无意的疏忽里湮没不闻。


初到柳行工作的时候,住在普济寺旧址。这是个早已废弃的旧庙宇,大殿的轮廓依稀可辨,规模不小。磨得光滑的石板地面多多少少透露着它的沧桑。菩萨已无处可觅,陪伴我们的是关于自缢的老僧人的故事,还有寒夜里后山呼啸的风,带着些阴森恐怖。好在那时年轻,虽苦竟也苦中作乐,颇多乐趣。最爱那棵桂花树,一入秋便满院是浓郁的花香。那时,我不会想到,我栖身的这个小院落会是始建于后周广顺元年(951 年)的古老寺院,真正的千年古刹。宋朝还有个叫做高九万的诗人吟咏过它:“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院中的这棵桂花树想来也是年深日久的老树了。



金塘-柳行老街 金井桥


寺对面便是半边街,天天对面相望,声息相闻。两年里,除了周末回家的急切,日常生活平静如水,我的心境几无起伏,屋外虫唱蛙鸣也一如往昔。长长的金塘溪从冷水坑出发,流经半边街,流经古老的金井桥,流过这一带沉寂的历史,一路缓缓流向大浦口。街静默,水不言,一切都以静默不变的方式平行存在。我与半边街相望不相识。不知道这条有些衰败的沉静的小街竟然曾是金塘最为繁华的商业街。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重新去认识柳行,认识这座令人大吃一惊的古庙,认识这条叫做半边街的老街,从老人们的记忆里去打捞这条街曾经有过的兴盛繁华,拾掇起一间间商铺,如一粒粒的明珠,在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复原这条街道。


我隐隐期待一幅柳行版的“清明上河图”。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带雨带烟深浅枝。”“半掩村桥半拂溪。”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唐人的诗句用以形容柳行真是再也贴切不过。只因柳行街里,到处都是依依垂柳。而柳行的得名,最初更是因柳而来。柳行,原作柳巷,最早形成于清光绪间。相传,清代有大陆商人来此开设木行,行址处于大岙平原三江口,沿河旁栽柳成巷,故名“柳巷”。河岸单边面筑舍商,遂成街市,称“柳巷半边街”。


每当春夏,垂杨生姿,绿水轻绕,沿河两岸野芳争艳,对面田园葱郁,山青竹秀,若有薄雾轻雨,朦胧胧一幅冲淡的山水画,街在烟雨中,人在画桥处,一派娴静恬淡的村居意境。沿着田埂小路,穿过金井桥,穿过半边街,从新街的巷弄里悠悠闲闲随意而行,然后,跨过周家桥,返回到柳行中学,或者干脆在河边站下,看钓鱼的人儿一偿心愿。行过的路形成矩形的轨迹。两年里,我有许多次便以这样的方式闲读着半边街。最初,它便是以这样绝美的田园风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我曾一度把这条街叫做“半月街”,因为潜意识里总觉得半月的意象最美,意境也更美。半边街乍看真有点像一痕细细的眉月,弯弯的弧度别有一番娇羞的妩媚。如今想来,半边街之称显然胜在一目了然地体现其独一无二的街市风格。大凡街道,总是两边开铺,即如绍兴等江南水乡,亦以水为界,以桥为路,对面成双开铺,唯独这半边街,对面是良田,地势所限,反而因势起街,造出一个独特的半边街来。


街道东南走向,东至三江口,西至瑞生堂周家桥,街长300多米,街道青石铺路,宽3—5米,设有店面房子90多间。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街上店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的鼎盛气象。


很可惜的是,现有的资料无法还原半边街清时的盛况了。老人们的记忆只能上溯至民国,至于那一家家店铺究竟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半边街曾经有过怎样的兴衰沉浮史,许多都已经语焉不详了。


我在八月炎热的夏天重新走进了半边街。这个季节也曾是我最初走进柳行的季节。但那时除了对面相望,我记忆里的半边街似乎更要充满古韵些。石板的路面,就像金井桥的石阶,充满古朴怀旧的感觉,树木花架随意地垂在河岸,河埠头上,有人洗菜洗衣,笑语人声,充满新鲜的生活气息。而现在,原先的石板路改建成了六七米宽的水泥路,金塘溪边又筑起了一条雕花护栏。水泥的洋房与木质的老房子夹杂在一起,这使得半边街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对半边街的保护和开发显然相当有必要。


阳光很好,照着半边街的每一个角落。推开一扇虚掩的门,仿佛就推开一扇历史的门,门里,依稀是嘈杂的市井之声,隐隐绰绰是熙熙攘攘的鲜活民生。


时间回溯到解放前,柳行半边街。街以金井桥和周家桥为界,分为上中下三处。


当时,半边街有三个出名的医生。上街是陈友庭的西医“保民医院”(今柳行街57—58号所在)。这是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座坐西北朝东南建筑,占地534平方米。该建筑呈四合院式,前屋为门面房,正楼与厢房住人。眼前的这座小楼似乎如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会倒塌。莫道小楼无语,每一块褪色的板墙都试图诉说那段曾经温暖的历史。


陈友庭师从象山(注:《金塘志》载为“师从镇海”),据说技术很好,一般的病三天就好。册子等地病人也慕名前来求医,名气很大。解放后,柳行医院向他招手,但陈医生因私人原因不愿去,后来被打成反革命,调至山潭医院,再后来又调至南山大泥湾,曾在冷水坑水库下改造。陈医师又开有中医馆“存心堂”,中西结合,民间称誉为“存心保民”。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昭昭可表。


中街是陈瑰馨的中医馆“滋德堂”,老人们回忆说,陈瑰馨医术神奇,尤善诊伤寒,往往一帖见效。镇海等地病人也隔海过洋来求医。外地病人他一般配给五帖药,本地病人一般三帖。解放后进了柳行医院。下街是陈伟生的诊所。陈医生是外科医生,会开刀,主治疮毒类,用他的膏药,一般看三四次伤口即可收口。


除了坐堂医生外,当时的半边街还有陈晓文的“瑞生堂”药店(今柳行街12号所在),唐定甫的“五福堂”药店(后来变成铁匠铺,今柳行街8号所在)。


半边街的百姓至少有一点是幸福的,在生命的保障上比别处要多几重。有几条老街能有如此齐全的中西医集大成?就算大夫们为着自己的理念真有纠结不和之事,在救死扶伤,济世行医的胸怀下,当也可消于无形了。


生命有保障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便更精彩了。那时,金塘溪上想必船来船往,商旅行人带来远方的货物,又把金塘的货物带向远方。沿河的这条街道便在日复一日的来回往复里一天天繁华。与民生相关的店铺相继开张。老人们甚至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店铺的方位。


与我这个半吊子的闯入者不同,这条半边街早已烙印在老人们的心底,陪我走访的金光荣伯伯俨然半边街通,对各处店铺的变迁可以说了如指掌。我们访问的金宝来老伯已经91岁了,身康体健,耳不聋,眼不花,记事还特别清楚。他们凭着记忆便轻而易举地复原出当时的店铺位置来。那可真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所需要的店铺,半边街上几乎全部具备。


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有陈承继“永和祥南货店”(今柳行街 20 号所在),主要卖黄糖、白糖、馒头等。陈甫成的“陈冶懋”南货店。徐常生的南货店,主要卖肉,糖,蜡烛等。徐修亨的徐元(厂元)茂杂货店,主要卖火油等。以及兼做南货与杂货的“建业商店”,陈文儒开办。南货与杂货这一行与百姓的生活最为切近,这类商店的兴盛正可反映出当时街市的繁华。


还有徐东云、吴定兴的剃头店,陈家友的皮革店,张岳鸣的蜡像店,徐进昌的徐元德布庄,陈松照的豆腐店,做的豆腐很有名,人称“松照豆腐”。徐林香的银匠店也是很特殊的,说是银匠店,但是不开铺面,类似于手工作坊,家里制作,却要走街串巷上门去卖。


这些店铺涵盖了衣食住行各方面。最难得的是当时还有个“永丰猪行”,陈根财开办,类似于今天的仔猪市场,发现商机的眼光真不是一般的好。街上还有一家贳器店,有两顶花轿。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用得上。


作为一条商业街,半边街还有一家独一无二却必不可少的店铺,陈舜馨的“宝和钱庄”(今柳行街32号所在)。柳行街的商贸得以继续发展,宝和钱庄功不可没。不少老人还对这个钱庄记忆犹新。说到钱庄在解放后还被当成资本主义财产没收,后来获平反退还款项,如此无常的沉浮,真是不胜唏嘘。


物质的生活富足了,自然便会寻求精神的富足。好在半边街就有一座金井庙,每年都会有出会、庙会、社戏等,给忙于商业的人们暂时释放的空间。金塘的白泥龙、小青龙舞起来那种盛况足足可以让人回味一年半载的。


从半边街到金井庙,只需跨过短短的金井桥。而我每次跨过这座桥时,总难免有跨越历史的庄严感。


位于柳行街44号正南的金井桥,建于晚清时期,据说属于“梁桥”。桥横跨金塘溪,东南——西北走向。若是黄昏时分走入这里,便颇有江南水乡特有的宁谧风味了。桥面由长方形石条铺成,北侧为阶梯。桥面宽2.1米,长10米,栏板两侧均刻有“金井桥”三个繁体字,每侧分别有5个望柱。美观坚固,古意十足。整个半边街最原汁原味的古建筑除了约三百年历史的陈家“天佑堂”,大概就要数金井庙了。金井庙传兴于清乾隆时,为纪念郭子仪而建。这位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的英雄,流传下很多故事。金井庙戏台下有副很特别的对联 :神光照万户,血食享千秋。为别处庙宇所不曾见。各处题匾也颇有不同别地之处。“为我黎民,保障一方”,“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神安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等,多与保民安康有关。尽管郭子仪与金塘似乎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但民间的信仰有时又是单纯而热烈的。在纪念郭子仪中寄寓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走出繁嚣的商铺抬脚便走入纯净的信仰,是多奇妙的感受。


沿着半边街且看且走,且听且思。风雨剥蚀的墙角屋檐,刀一般烙刻着岁月的沧桑,褪败了的黛瓦灰墙,透露出历史的风雨变迁。在老人们的娓娓叙述里,我确实看到了只属于半边街的微型“清明上河图”。只是如今,小街寂寂,风华不再,繁嚣难续,几回遥遥忆旧容。期待通过老街改造工程,重新唤醒这片沉睡的街市,让它重新焕发古街的魅力。


本文由《海中洲》杂志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


关于《海中洲》


海中洲》杂志创刊于1979年,原名《舟山文艺》,1983年改为《海中洲》文学杂志,是由舟山市作协主办的唯一一本市内文学刊物。办刊36年来,《海中洲》文学杂志坚持海岛特色、海洋气派、百姓情怀,以求新求变的办刊思路和开阔的审美视野,成为我市唯一的一份纯文学刊物,为舟山文学繁荣发展乃至海洋文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欲阅读《海中洲》杂志的读者可到海中洲杂志官方博客下载PDF版。(http://blog.sina.com.cn/u/1655826502)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