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044證處謝君旁著力:果如法师楞严经开示【二十一】

原创 2017-03-26



祖師禪法

法無定法

叫你喝茶洗碗去



一、綱目


一見不再見

平地摝魚蝦

故園春常在

萬般事會於心

證處謝君旁著力

無奈被騙不由己

心安處處景

真悟不言悟




二、摘錄


1、現在很多人以為,家裡不能修行,好多煩惱,很多不適應,怎麼樣來用功?但真的找來一個清淨地方,反而又住不了。因為他追逐的是相的清淨,心中總有個清淨與染污對待,所以永遠都會在現實所處的環境中計較、打轉,而不知其實最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方寸之心,在各個事相之下,來降伏心中眾多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能夠降伏這些事相分別,當下不管什麼境界都叫清淨圓滿。


2、佛法的隨緣是一種很積極的認知,很積極的創造,是生命自我要求提升改造的一種能動。這樣的能動,就化在我們時時處處積極的善念、正念的用功裡——從我們正知見的建立再到達正確身口意的實踐,直至行到最最切實處,一切厄運自然都會在持續點滴努力之下最終得以消除,這才是隨緣消舊業的真正內涵。


3、佛不是用來求的,而是讓我們來學習的,來效仿的,讓我們從中生起大信心,確信人人可成。今能發心修行,將來必然成佛。


4、佛陀,乃到古來大德是實語者,是真語者,是不會騙我們的。佛經裡所講的一切都是佛真實證悟的,語錄所記下文字也是祖師真實體驗的,之所以傳承下來,不是為了讓我們去崇拜的。


5、《楞嚴經》講,從我們的身心到山河大地一切無不是佛。為什麼趙州在回答學僧什麼是佛?他說狗屎。為什麼體悟不來?未能確信!如能確信,哪裡還需要修呢?當下就是,本來如此!就好像我本來就是老爸老媽的兒子,哪裡還需要這樣證明呢?


6、但妄想、煩惱現前又有幾人能作此觀?既知妄想乃妄,為何偏偏忘不了它,還要去想它,乃至修行中還想怎麼去除它,這都非正念!對沒有的東西去除掉它,這叫努力,精進,豈不好笑?


7、禪宗講: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皆是禪,拜佛只是一種行,打坐也只是一種坐,在任何時間、地點,行任何作務,都應會歸到念念清明,念念無住的心來體會。


8、如果你能在被打的當下,當念就用佛法來觀照,不必去問誰來打你,為什麼打你,罵你什麼,或者傷你哪裡等等,當下相應一切都沒有究竟的我,有誰能夠傷害到我,有誰能夠罵到我?為什麼還要生起如此情緒波動?既然一切無我,身為修行佛法的我,為什麼做不到?一念相應,當下自在,不僅自在,還能在當下很大的傷害之下更加超越,打斷骨頭變得更強健。


9、在古代,夫妻婚姻媒妁之言很重要。現代婚姻結合的因緣就更多了,但總少不了因緣。悟道也是如此,悟道的因緣雖有千奇百態,但它永遠都不是主要原因,可悟道依然需要它。


10、終日尋春不見春,天天去找春,想開悟,欲明心見性,可是永遠都不知道如何是明心見性。原來踏破鐵鞋無覓處,一切不假外求的。因為春就在枝頭,花開時便叫做春。六祖講: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已道盡了諸法的究竟實相。什麼東西能染污你?都說自己煩惱多,不會修行,福報不夠。越講越可憐,如果我聽到了就一巴掌給你。你要可憐你的人,我這裡沒有。要確實知道,我們一切跟佛無二無別,應有所擔當。


11、一旦自己心性豁然開朗時,就會發覺原來旁著力的辛苦,是錯誤的。可是有沒有真的白受辛苦?所有受的辛苦都不會白白受苦,只要有所作為都叫做功不唐捐。這樣的辛苦絕對不會白白浪費了。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生死流轉,哪能夠有真正的笑顏開展?也就是沒有前面那些辛苦的旁著力,是不可能見道的。只是說為什麼自己悟的這麼遲,這麼慢?所有的一切,佛經裡都已經是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了,可是還沒有辦法相應。所以在沒有真正瞭解之前,這些辛苦其實雖然是不需要,但仍然不能缺少。看起來很矛盾,卻恰恰如此!


12、有人問:「法師,你有沒有開悟?」這都是錯誤的。如果講:「我有悟!」那是誤盡蒼生。但如果說:沒有悟,那也叫誤盡蒼生。悟與不悟,因為不跟你講,這叫可惡,但我跟你講,則更可惡。




三、正文


諸位菩薩,諸位法師,大家早安,阿彌陀佛!


接著看靈雲見花悟道後的偈文:


覺範頌云:「靈雲一見不再見,紅白枝枝不著華,叵耐釣魚船上客,卻來平地摝魚蝦。」

投子頌云:「山前桃發故園春,華綻紅枝省此身,證處謝君旁著力,笑顏雖展意生嗔,煙鎖綠楊鶯囀緩,雨侵石筍倚空鄰,金烏放出無消息,木馬嘶聲過漢秦。」


這是兩則祖師對公案的評價,進一步來指導弟子修行。這是祖師語錄常見的一種記述方式。


一見不再見


覺範,是宋朝一位大德,在讀到靈雲那句偈時便頌說:「靈雲一見不再見」。意思是當他見到桃花後,不會陷入桃花的花落花開——眾生的分別知見了,也無需對這個境起心來觀照用功或做到離相除相,而是能夠在花開花落的當下徹見,直應諸法究竟實相,不需要遠離生、住、異、滅,別尋一個清淨。與之不同的是,眾生常常會因有所體悟或有所得,而表現為進進退退,患得患失,不得究竟圓滿清淨。這裡的「一見不再見」代表靈雲已經徹悟諸法真實本源,沒有任何一點差失,究竟了知。


「紅白枝枝不著華」,則與前一句相呼應。何為一見不再見?紅白枝枝不著華。兩句一氣呵成,道盡了兩位過來人於法體悟的相通處。如果看到花開花落而落入其間,就會在相的生滅上起心動念,落入生死流轉。一切諸法,法法不相及,法法皆無相。花無此時開,亦無彼時落。縱是千枝萬朵,色彩紛呈,無非因緣爾,無究竟實相可得。眾生著相,認虛為實,才有花開花落的分別。《心經》裡講:照見五蘊皆空。我們的身心五蘊,乃至由此所感知山河大地明明有,為什麼都說沒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色受想行識等等,它究竟表達什麼?無,是真實的沒有嗎?如果只是停留在相的有無上來思索,永遠無法悟諸法實相。因為見到相的生滅,所以心也跟著生滅,這已是凡夫的生死心。只有念念相應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法法都沒有生滅來去,但又不妨礙每一法生滅來去。即使漫山開遍,肆意綻放,也無一朵叫花開,只有這樣才有花開見佛時。


這樣的體驗,哪是可以用分別心來瞭解的?覺範之所以能真正瞭解靈雲這首偈,因為他是過來人,體會到了這樣的境地,所以才有「一見不再見」流露。我且問你:既然有見,如何又是不再見?




平地摝魚蝦


接著看後兩句:「叵耐釣魚船上客,卻來平地摝魚蝦」,叵耐,即無奈之意。如果要捕魚,應該在江河、湖泊上或者海上來捕,但卻來陸地上來捕撈它,此亦為何?如果不是有所體驗,是怎麼也都難理解此一句的真實心境為何?卻來平地摝魚蝦,這一句雖是平常,人人皆知的道理,卻歎出了古來多少過來人,費盡艱辛卻得來稀鬆平常的無奈。捕魚應該在江上,可是這位大德卻不在船上,去湖海之中去釣魚,卻來陸地捕魚蝦。這當然不是說這位大德的手段高明,而是意在說明大德在開悟前,與很多的眾生一樣,不知一切諸法不離現前,當下就是圓滿、清淨。經典講:一切無常、無我、苦、空,所以就會認為必須遠離這些,才有另外的解脫,這就錯誤了。前面講過四聖諦,如果四聖諦的修法只是在相的生滅來去上,體驗到無常,因無常故是苦、是空,即使最後體會到一切諸法無我,也都是偏在空寂上,還是落在相上有所求,認為要離開或除掉煩惱,而別尋個清淨。小乘經典認為:修行要斷盡見思煩惱以後才得清淨,可是大乘佛教經典,乃至禪宗大德的修行告訴我們並不需要如此,不需別求一個或者離開這個染污另尋一個清淨,而是當下即這樣的染污、煩惱、或者生死就叫解脫。不需別求一個境界、環境才可以來修行。現在很多人以為,家裡不能修行,好多煩惱,很多不適應,怎麼樣來用功?但真的找來一個清淨地方,反而又住不了。因為他追逐的是相的清淨,心中總有個清淨與染污對待,所以永遠都會在現實所處的環境中計較、打轉,而不知其實最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方寸之心,在各個事相之下,來降伏心中眾多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能夠降伏這些事相分別,當下不管什麼境界都叫清淨圓滿。


所以,修學佛法真需要像靈雲那樣?三十年來做個尋劍客,千山萬水看盡花開花落,最後才抖落掉心中眾多的分別、計較,猛然回頭,真正見到諸法的實相?不需要。雖是如此講,可現在的你是否能做到當下一念心歇嗎?《楞嚴經》講:「歇即菩提」。哪裡是菩提?狂心頓歇,能夠放下種種分別妄想,這時即菩提。哪裡又是正覺道場?直心便是道場。能轉山河大地即是如來,什麼叫轉山河大地?就是轉世間眾多形形色色相的差別,對心中所呈現種種分別、計較,當下就同如來。這些經典都講得很清楚明白了,但我們還是覺得煩惱、痛苦,不能修,或者環境不適合我,一定要找個適合的地方才可以,就像古代的大德千山萬水跑遍多少地方,想要有所成就,得到了嗎?沒有。即使佛陀的證悟,最先也是經歷六年的苦修,四處尋師訪道,最後還是頓息心中種種分別,才真實悟道,親見心中的星辰。


佛法不是外求的,佛也不在外頭。不要認為要有什麼樣的環境、條件才可以修行,處處都是菩提道場,在在都是靈山聖地。為什麼會變出地獄,阿修羅場,或禽獸一樣的你爭我奪,你殺我搶?所有都歸根於我們的妄想。一切本自具足,但向內求,一切無缺。佛法不是今天來學多少、聽多少,而是聽聞之後,真正放在心裡來降伏自己種種的意見、分別,這才最重要。而作為善知識,為成就弟子們的法身慧命,常常會用種種的方法來鞭策、考驗和磨練弟子,讓他們在種種境遇之下火內栽蓮,成就道業。


所以修行,就是莫要逃避所處的環境,或者只是不滿,計較,而是要主動提起心力,來轉變心中的不滿、計較。心想這都是自己感召的,否則怎麼會有這樣的因緣如影隨形呢?如果不結這樣的因,哪有這樣的果呢?光是中國大陸就十幾億人口,如果多生累劫相互沒有種下因緣,此刻就不會有坐在永福庵的相聚。現在具足的種種境地、受用,都不應只是計較、不滿,反倒要用一種歡喜、接受的態度去轉變它,這叫隨緣消舊業。隨緣,不是隨隨便便的緣分,而是知曉一切諸法都是眾緣的結合,保持清楚覺照並隨順眾多因緣變化來逐步改變因緣,舊業方消。只要一念起所有因緣就跟著變了。一念善起,天堂佛國當下成就;一念惡生,地獄惡道即刻現前。


很多人會把隨緣消舊業,認作是忍了吧,算了吧,沒有辦法不作為,那就不對。佛法的隨緣是一種很積極的認知,很積極的創造,是生命自我要求提升改造的一種能動。這樣的能動,就化在我們時時處處積極的善念、正念的用功裡——從我們正知見的建立再到達正確身口意的實踐,直至行到最最切實處,一切厄運自然都會在持續點滴努力之下最終得以消除,這才是隨緣消舊業的真正內涵。而更莫造新殃,則是進一步說明要隨時隨處保持念念善念、正念,來處世應物。所以學佛以後,要知道哪怕只是一念起,都要善自護持。好比只是隨口罵罵他,又不痛不癢,就認為沒關系。要知道這一罵,不管是否覺察到,已種下了惡的種子,莫待因緣成熟,便要主動慚悔。修行,就是要知道一切境遇都從我而出,都因我而起,不必依賴誰或求誰,即使佛菩薩也不求。如果佛菩薩可求,那人人應該早就成佛了,早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煩惱。佛既然是平等的,不會只給別人這麼多的快樂幸福或者財富,唯獨對你這麼吝嗇。所以佛不是用來求的,而是讓我們來學習的,來效仿的,讓我們從中生起大信心,確信人人可成。今能發心修行,將來必然成佛。




故園春常在


下面是另外一位大德,宋時投子義青,對靈雲的偈給出的評價:「山前桃發故園春,華綻紅枝省此身。證處謝君旁著力,笑顏雖展意生嗔。煙鎖綠楊鶯囀緩,雨侵石筍倚空鄰。金烏放出無消息,木馬嘶聲過漢秦」。


「山前桃發故園春」,山前的桃花在春時綻放,春從何來?文中,「故園」二字意味深長。意思是說靈雲見桃花後悟道,看起來是遇見桃花悟道了。但事實上,山前桃花不是新開的,而是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的,是自古以來本就如此。只不過靈雲在霎那之間見到花開後,體悟到了,只是我們沒有見到。眾生往往所見得是:花開時知其開,花謝時知其謝,花無時又僅知其無,如此在花的生、住、異、滅中起起落落,卻不知道故園裡的百花是永遠不凋謝的,永遠是春花燦爛的。大德投子義青,是藉故園春來表達眾生心性與佛一樣無別的,是與生俱來的,具足種種智慧妙德。只是我們還不能去欣賞,去發覺,常常山前山後向外追逐,一輩子都這樣,即使踏遍千山萬水,看盡花開花落,仍然無法體悟到故園如春,花開四時而不凋。


靈雲終於在山前桃花開的當下,能夠悟到原來花與身是不二的,知道自己的身心生命跟山河大地是一體的,當下找回了自己的故園,明白無始以來我們什麼都無缺,與佛無二。我們同樣看花開花落,見諸般景色,卻無法悟道,為什麼?還是工夫不夠。如果能做到話頭、疑情不作兩橛,真正連片,綿密不斷,自然會有個悟道因緣,像前面大德或聽到雨聲、責罵,或見個打架等等因緣,當下悟道。各類祖師語錄,不會隨便記載的,如果只是把它當作故事,看看聽聽就過了,就很可惜。要真正去努力用功,有了類似體驗,再回頭來看這些語錄,就真得會明白,這些大德的言教背後那種灑脫,是真實不虛的,絕非是可以從文字可以體會的。以前我在看這些東西,同樣也是覺得像霧一樣,雖不能清楚但知道不是沒有。那時心中想找、想抓,卻是欲得不得,似有似無,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感覺,很是苦惱。直到最後都一一經歷之後,才切實明白。佛陀,乃到古來大德是實語者,是真語者,是不會騙我們的。佛經裡所講的一切都是佛真實證悟的,語錄所記下文字也是祖師真實體驗的,之所以傳承下來,不是為了讓我們去崇拜的。如果是這樣,就不算佛教。這些經教宗論是讓我們都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只是身為凡夫還見不到、看不清、不會用罷了。





「華綻紅枝省此身」。省此身,即從眾多的因緣裡,反觀這一切究竟與我們的生命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佛法告訴我們山河大地跟我們是無二無別的?《楞嚴經》又講:眾生在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不能出的原因,是無始以來我們已經迷失了,忘失了自己的身心乃至於山河大地所有一切,都是從妙明真心裡流露出來的,清淨心裡所變現出來的。既然是妙明真心所變現的,有沒有一個東西不妙?既然是清淨心變現的,又有沒有一個東西不是清淨的呢?就好比一塊黃金,被分作一百塊,不管每塊多小,仍然是純金。既然如此,我們的身心應該都清淨,沒有染污,也不應有煩惱才是,但是為什麼體會不到呢?還是沒有真實的相信——自己從裡到外,從頭到腳每一個毫毛,每一個地方,分分毫毫都是清淨的,都是妙明的。只是沒辦法去肯定它,去確信它。禪宗講:不敢承擔。眾生之所以還是眾生,在三界生死流轉,這麼可憐。因為不肯相信自己所有一切都是清淨圓滿的。為什麼靈雲能夠真正的悟道?就是因為他在華綻紅枝的當下,能夠迴光返照,知曉一切諸法雖有生滅來去的如幻假相,當下空寂,而空寂的當下又仍然有四時的花開花謝。


作為佛弟子,本應深信佛陀所說的:我們的每寸肌膚,每根毫毛,每個念想,乃至外在一切山河大地,所有一切都是清淨圓滿的。可這麼一聽一想嚇一跳,哪裡是這樣?髒死了!心裡煩惱很髒,甚至有女眾覺得,身為女眾很髒,自己不敢承擔。我們的出家法師,雖念佛、拜佛、打坐、修行,為了了生死,最終能成佛,但不能生起這樣的大信心來,又如何是好?《楞嚴經》講,從我們的身心到山河大地一切無不是佛。為什麼趙州在回答學僧什麼是佛?他說狗屎。為什麼體悟不來?未能確信!如能確信,哪裡還需要修呢?當下就是,本來如此!就好像我本來就是老爸老媽的兒子,哪裡還需要這樣證明呢?因為不確信,我們才需要費盡艱辛來證明。臺灣的身份證會寫父親是誰,母親是誰,通過它來證明親子關係。但真正的父子關係需要這樣的證明嗎?本來就是,即使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甚至於不在了,這樣的親子關係也是真的。我們還在學佛嗎?既然在學佛,不僅應該相信,而且更加確信地說:「對,我很乾淨。」馬上再問,又是什麼使得我不能確信呢?如果說是妄想、執著。那又如何斷妄想除執著?妄想執著既然是妄,又何苦去了?豈不可憐?


例如虛空,若罵他混蛋、王八蛋,罵得再凶,從早罵到晚,對這個虛空有沒有任何傷害?當然不會。佛經講:有個大力士,某天大家看他很辛苦地一面對虛空出拳踢腳,一面嘴巴還說揍死你,打死你,這個壞蛋。直到最後筋疲力盡,伏倒在地,這時有人上前請問他:「老兄,你做什麼?」他說:「我在揍虛空。」大家這麼一聽一定覺得這個人腦筋有問題。但妄想、煩惱現前又有幾人能作此觀?既知妄想乃妄,為何偏偏忘不了它,還要去想它,乃至修行中還想怎麼去除它,這都非正念!對沒有的東西想除掉它,這叫努力,精進,豈不好笑?《楞嚴經》講,歇即菩提!停歇下來,不要那麼辛苦。但不要那麼辛苦,又不是不必去做,而是不要執著在相上。不必去多想,奈何還是會想,這時該怎麼辦?還得從修行上下手,但不是為了除妄想,只是清楚知道現在的因緣條件,智慧修持等等種種的一切還達不到。力不到時,這些相雖然不是究竟存在,可它仍然讓你不得安。




萬般事會於心


例如借打坐、拜佛或者誦經來修行,不是想要去除掉什麼或去得到什麼,而是學會從經文念誦或者打坐之中放下所有的妄想、雜念。但放下,不要執著有相可放,若執著在有相可放,就又落在一個相上,只是很清楚很明白地這個過程就好。例如拜佛只是很認真,全神貫注,清清楚楚地覺察身體動作,以及拜時身心反應與覺受,知道有你在拜,即使這樣的清楚明瞭也只是個因緣和合的假相而已,不要給自己太多身心上壓力。有的學人來這裡參學,最初會安排他每天一千五百拜。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太會動腦筋,常常掉在思慮、分別裡,心很難做到遠離一切分別、思索,這時如果讓其去看經、打坐,就很難使其不落妄想。不得已,才用拜佛這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幫助他專心於觀察當下這一動作,而減少其妄念。


拜佛如此,同樣在生活種種境界下都可如此。禪宗講: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皆是禪,拜佛只是一種行,打坐也只是一種坐,在任何時間、地點,行任何作務,都應會歸到念念清明,念念無住的心來體會。不要以為只有在大殿裡面誦經,才要專心,認真來聽,用心覺察。如果去拜佛,三拜還沒有拜完心就打妄想了,這就是工夫打成兩橛,或者原來在殿堂修的工夫等到出殿堂就不見了,那就不行。而是不管環境如何,作務為何,當下的一心不能不一樣。任何事相之下,只是一心一意的清楚覺察,明白一切諸法是緣起空,所以不要執著。同時雖然緣起空卻仍有如幻假的作用與功能在,對這樣事相功能要一一從當下因緣裡去成就。例如剛開始可以從這樣的事相下發心消舊業,培福報,從中學習更多的技巧與能力,慢慢地當自己能夠學會智慧運用時,再發更大的心,把自己所懂的,所會的與別人來分享一步一步來提升。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時每一念,都不應是空洞的,或者用來胡思亂想,這都不可以。


修行,就是要不離眼、耳、鼻、舌、身、意所覺知種種境界,但又不被境界帶著跑,來作智慧觀照。佛法稱之為,迴光返照。光代表智慧。迴光,是指當我們眼、耳、鼻、舌、身、意覺知到某一境界時,要知道用智慧迴轉到自我的生命裡面來體驗,不要被其帶著跑跟著受苦。這有別於世人稱人之將死,臨終前那段清醒的狀態。


例如有人罵說:果如法師,王八蛋!猛一聽,這人怎麼如此無禮,是不是惹了他什麼?想想也沒有,掏心掏肺對他,怎麼還出言不遜?簡單一句話,如果認假為真,便使我產生百千念想,甚至於最終影響到行為。比如說因之發脾氣,如果是我弟子,能如此大膽,就馬上怒而反擊:「你吃了豹子膽了!」更有甚者,若手頭有拐杖,馬上一拐杖揮過去,再讓其去懺悔,不懺悔就滾蛋……這就是被境界帶著跑。


再比如有人來到你面前,莫名其妙地打你、揍你或者罵你,如果我們去想為什麼會打我,繼而一定會計較更多。相反如果你能在被打的當下,當念就用佛法來觀照,不必去問誰來打你,為什麼打你,罵你什麼,或者傷你哪裡等等,當下相應一切都沒有究竟的我,有誰能夠傷害到我,有誰能夠罵到我?為什麼還要生起如此情緒波動?既然一切無我,身為修行佛法的我,為什麼做不到?一念相應,當下自在,不僅自在,還能在當下很大的傷害之下更加超越,打斷骨頭變得更強健。修行一定要做到這些,如果落在境界裡就一定很痛苦,這叫迴光返照。




證處謝君旁著力


「證處謝君旁著力」,「君」指悟道的各種因緣,有從色塵見,從聲塵見。這裡可指桃花的悟道因緣。所有祖師大德的證悟都不可以離開時節因緣。例如看花、聞聲或者禪堂裡的禪修等等,都叫做旁著力。修學人在看花,聽音等等覺知種種境界時,能在這境界裡不為所綁,還能借這樣的因緣迴光返照見到自己的生命實相,便是個證處。看起來好像因有這些桃花,或者其他種種一些助緣,而有所悟入。但實際來講,道本自圓滿,不假修證,本自圓成的。不是借著春風花才開,同樣也不由花開,道才生。只有真正體悟到無道可求、也無道可得,才是最終的證處。


化學裡有個名詞叫「催化劑」,它參與化學反應時,本身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但發生化學反應兩者起化學變化時,卻少不了它。有點像媒婆,生孩子的時候,跟她沒關係,可要想生孩子卻少不了她,因為她是成就婚姻的重要條件,尤其在古代,夫妻婚姻媒妁之言尤其重要。現代婚姻的因緣就更多了,但總少不了因緣。悟道也是如此,悟道的因緣雖有千奇百態,但它永遠都不是主要原因,可悟道依然需要它。臺灣有句話類似說:別人在喝熱湯,在旁喊熱喊燒的人,稱為雞婆。大家喝湯,有她事嗎?如果說沒事,但她卻會引起喝湯者注意,使喝湯的人不被燙傷。有的寺廟煮的湯很好喝,但有時因為兌了勾芡或蓋了層油,一點熱氣也不冒,完全看不出熱度。猛一口下去,一定會把口腔與舌頭燙傷,吐都來不及。如果沒有提醒,一定很受傷,這時在旁的雞婆就有點作用了。所以不管悟道還是世事姻緣,都需要助緣,但有這樣的因緣卻不可以掉在因緣裡。諸法本自圓成,本自具足的,本來清淨,本無欠缺。所以參禪最重要的在這裡,不假外求,本自具足。修行一定要從這入手,否則很多言語只是聽聽,但體會不出。


前面也有介紹,當靈雲請溈山來作印證時,溈山當然讚歎有加,並希望他擅自護持。這時另位師兄就來考驗他說:你的證悟雖然很好,但仍未徹見,也就是未能究竟圓滿。靈雲沒多說什麼,反問他:你徹了沒有呢?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對玄沙這一說法有些意見。但事實上佛門裡師兄弟間的對話,不能用我們眾生的思維來評判。為什麼?從靈雲自己的偈頌來看,他的證悟已經很好了,而且溈山也給予肯定。但仍然可以從中看出一些殘留,仍然還掉在這樣的一個境界上,否則不應留下任何痕跡。那番話雖然聽起來不是很好聽,但事實上這是同修師兄弟間一種真正的照顧,所以靈雲還是非常感謝玄沙的這番提醒的。像這樣的案例,古代同門師兄間相互堪驗經常會出現。例如前面講到智閑悟道時,同樣身為師兄的仰山,還不辭辛苦前去測試一番。如此不落俗情的是非得失,才是佛門師兄間的真正情誼。




無奈被騙不由己


「笑顏雖展意生嗔」。「笑顏雖展」,是指因緣時節到時,花開見佛,果然悟到自己無生的當下緣起空寂。「意生嗔」,是指自己清楚瞭解,自己所悟得並不是因為這樣的修行而得來的,原來它是本自具足,這只不過是個因緣。嗔,暗含責怪之意。由喜轉嗔的體驗,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體驗過。以自己體驗來講,當我有所悟入,去見師父,頂禮完三拜時,站起來對師父的第一句話就說:「師父,我被你騙的好慘。」隨後一句又說:「被我自己騙的好慘。」師父一聽,就知道發生了什麼,馬上就問我見到什麼?問我為什麼如此說?怎麼膽敢說被師父騙?那時候心已經清楚明白,就跟前面不一樣。以前,師父眼睛一瞪,還不及開口,自己就回去了,或者還不等話出來,就被師父K回去了。


一旦悟道,就一定會知道一切不假外求,本自如如,本自清淨。自己多年來辛苦修行,以為自己欠缺,以為自己不具足,很辛苦的用功。當然也很辛苦地聽師父指導。如今知道了,能不生起嗔恨責怪嗎?一切諸法本自具足,哪裡需要他人來為你饒舌?自己卻被師父的話弄的團團轉,也被歷代祖師的話弄的團團轉,甚至被諸佛弄的團團轉。


大家知道:「佛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嘴裡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可古代有位祖師說:「如果當時我在旁邊,就一棒把他打殺餵狗吃。」真是夠狠的!人問為什麼?說:「為圖天下太平」。他為什麼敢說這番嚇話?因為佛陀早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一切本自清淨,本自圓成。哪裡還要老和尚或者佛祖來饒舌,講一大堆昏話,費盡辛苦,最後自己才知道原來就本自具足。


禪宗有類似公案:有位大德,當他悟道以後,老和尚問他見個什麼?他說:從此不理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這位大德之所以這樣回答,肯定是得道前吃盡辛苦,千山萬水四處去尋師訪道,想得到答案,可每個老和尚給的答案都不一樣。所以每次別師另訪時,一定是一路上都在參,這個老和尚為什麼這樣講,而那個老和尚又那樣講?怎麼天下老和尚們的舌頭都這麼長?但如果著在老和尚的舌頭下,沒有一個人可以去悟道,而且聽得越多越不知道如何是好,越聽越煩。因為這等緣故,所以天下的老和尚,常被稱作長舌婦,然後舌頭還開叉,叫做兩舌——唯恐天下不亂。道理明明都不需要講,可是他卻講得天花亂墜,還整這麼一大摞語錄來惑人,讓人昏頭轉向。所以自己沒有體悟以前,自己以為懂得佛法,照這樣修照那樣修。最後才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實是如此!結果那次師父聽完了,就一直逼問。就在那些逼問間,自己根本不必去思索,也不必停下來,他有問我必答,任師父怎麼考都老神在在,不受影響。


所以很多禪師回過頭來看自己當年枉受這些辛苦,就知道很可憐,為什麼這樣不懂事?佛陀已經講的再清楚不過,可是那時就沒辦法相應。走過千山萬水,吃盡多少苦頭,到最後才悟到,「花在枝頭已十分」。終日尋春不見春,天天去找春,想開悟,欲明心見性,可是永遠都不知道如何是明心見性。原來踏破鐵鞋無覓處,一切不假外求。因為春就在枝頭,花開時便叫春。六祖講: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已道盡了諸法的究竟實相。什麼東西能染污你?都說自己煩惱多,不會修行,福報不夠。越講越可憐,如果我聽到了就一巴掌給你。你要可憐你的人,我這裡沒有。要確實知道,我們一切跟佛無二無別,只要有所擔當。


一旦自己心性豁然開朗時,就會發覺原來旁著力的辛苦,是錯誤的。可是有沒有真的白受辛苦?所有受的辛苦都不會白白受苦,只要有所作為都叫做功不唐捐。這樣的辛苦絕對不會白白浪費了。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生死流轉,哪能夠有真正的笑顏開展?也就是沒有前面那些辛苦的旁著力,是不可能見道的。只是說為什麼自己悟的這麼遲,這麼慢?所有的一切,佛經裡都已經是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了,可是還沒有辦法相應。所以在沒有真正瞭解之前,其實這些辛苦雖然是不需要,但仍然不能缺少。看起來很矛盾,卻恰恰如此!




心安處處景


「煙鎖綠楊鶯囀緩,雨侵石筍倚空鄰」。這裡指證悟後境界,不需要另找一片淨土,當下所呈現的一切就是自在、圓滿、清淨的。煙鎖指霧氣迷漫將所有景物都封住了。用鎖來形容就賦予人性色彩,很美。雲煙哪裡會來鎖東西,人才會去鎖。言外之意,看似有鎖,又能鎖住什麼呢?古人的詩詞功夫,真不得不令後人讚歎!「煙鎖綠楊」就是指綠楊煙柳開放的這個時節。今早不到5點,一人就出去走,因昨天下過雨,霧還未完全散開,走出去時大概一兩百公尺都還可見,但稍微遠一點就一片朦朧,很美,很清涼!圍著大馬路一圈回來,不到一個半小時,把整個上海大學東邊的校園全部走過了。外面的景色也都是在霧中。「鶯囀緩」,即在綠楊之中,在煙霧彌漫之中,雖遠遠看不到黃鶯鳥,但是卻聽到宛轉和緩鳥鳴,很悅耳,內心也非常平靜。如果不是「囀緩」,而是很急躁就會讓我們心很急!這次在香海禪寺,一位菩薩帶了只銅器來,給我欣賞,敲起來真得很空靈。問:這是什麼?她說是空鼓。從未見過這樣的樂器,但聽它聲音真得可以攝心。


「雨侵石筍倚空鄰」,這裡有很多的太湖石景,看起來像石筍,雨後石筍會顯得愈加潤澤耐看。「雨侵石筍」,中國古人用字真得很美,也很耐讀。雨侵石筍,一個侵字,賦予雨的能動,而「倚空鄰」三字,則意味著,表面看去,雨似有所侵犯,卻何曾侵犯呢?雨和石筍就在那裡,兩者合二為一,錯落有致,不曾多也不曾少,這便是一種空靈的境界。從佛法來觀,悟後的境界,雖然知道一切諸法都是緣起空寂,當下沒有任何相可得。可雖然沒有任何的相可得,但就是在這無相可得的當下一切萬法森羅萬象,且各自呈現出無限的美景來。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陰晴雨雪等等種種一切當下就叫真空,而真空的當下就是妙有。


但如果認為有這樣的證悟、受用或這樣的一種境界可以停留,那也不對。要連這樣證悟的智慧、境界乃至受用最後都要空掉。《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還要知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從知道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到最後知道四聖諦、十二因緣,體悟到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老死稱作生滅法,無老死盡則稱作解脫法。作為一個菩薩從身心,到山河大地對之作智慧觀照,做到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最後都是畢竟空寂,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確實有這樣體悟就是見性。可是見性以後不要以為,有一個真實的證悟境界。所以《心經》最後總結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才稱作「菩提薩埵」。




真悟不言悟


「金烏放出無消息,木馬嘶聲過漢秦,」金烏,代表智慧,智慧一起,不要掉落在有智慧可用,也不應掉落在有智慧可證可得,它本來法爾如是。所以金烏放出「無」消息。《心經》講:行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蘊皆空。是在說要常起智慧的覺照,但不要以為有一個覺照的作用,應做到無智亦無得。如果認為有所證悟時,就如木馬嘶鳴,就過秦漢,超越時空。意即刹那之間,不著住當下,過去、現在、未來頓時空寂,不再有時空的阻隔界限了。禪宗有句話:泥牛入海——一去無消息。意思是說不要以為自己證悟了,就認為自己是開悟的人,認為開悟,這樣就叫錯誤,不可執著在這裡。有人問:「法師,你有沒有開悟?」這都是錯誤的。如果講:「我有悟!」那是誤盡蒼生。但如果說:沒有悟,那也叫誤盡蒼生。悟與不悟,因為不跟你講,這叫可惡,但我跟你講,則更可惡。


這些祖師所留下來的《語錄》,作為一種指導,都不是很簡單!其中言辭,都是真正經過他們生命歷練而從心流露出的。如果不是自己生命裡體驗過來,看到它只不過是一段非常美的詩詞而已。帶給你永遠只是那份朦朧與距離感,讓你思維、想像,卻很難給我們的生命帶出真正的受用。就像美人來到你面前,成為老婆之後,距離與朦朧感一旦失去,就不覺得美了一樣。所以很多明星往往婚後不到三年,就離婚了。早上喝茶時,有位菩薩說,某某明星也曾隨很多人一起到法鼓山去打禪七,但她很怕!那時心在想為什麼怕?是不是怕腿痛吃不了苦?後來才知道,這位女星早上起來時要化妝兩個小時才敢出來見人!哦,這才明白!怕的不是後面的修行,而是那一張臉,在沒有化妝時的膽怯。世間很多的人,往往都是如此,把自己一層一層的掩護住,不敢用自己的真心、真面目來對待身邊一切。希望諸位,要勇於放下,放下一切執著、計較。即使自己這個臭皮囊,都不是究竟真實的,結果還要在其上妄上加妄,何苦呢?




四、剪切拾遺


語錄的流弊


古人的詩詞很棒。早期唐朝祖師大德《語錄》很少有這樣的詩詞,到了兩宋以後,尤其是法眼以後,很多悟道的人就不直接用最簡單的話講,而偏於用詩詞表達,所以會讓我們產生很多的臆想。在當時的人就容易陷入到文字思索,隔著千百年,我們的文學、修養達不到這麼高,看這個就有點距離感。好像美則美矣,但是拿捉不到。不像《六祖壇經》很白話,一看可以感受到。但這些祖師們悟就悟了,故意放出這麼臭的屁,一熏熏我們幾百年,幾千年。


這個就是古人的習氣。這些大德的文采都非常好,動則用詩的方式來表達內涵。因為悟境的因緣沒辦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既然沒辦法表達又要表達,就只好寫詩詞有一種朦朧感。因為文字特別的美,就有一種朦朧感,有一種距離,不是那麼直白,所以很讓我們去思索,去想像。但這與禪宗相去很遠。宋以後的這些《語錄》,大概都免不了有這樣的一些毛病,很糟糕。尤其是像《雪竇百則》、《碧巖錄》像這些文章、語錄都是非常美,可是美的沒辦法去看,很難來讀,大部分都是用詩詞的方式來評價,而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怎麼去用功。




五、知識小連結


石筍

石筍(Stalagmite),為碳酸鈣石灰岩,位於溶洞洞底的尖錐體,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種自然現象。石筍形如竹筍出土,自下向上生長。


功不唐捐

功不唐捐,佛家語,釋義功夫不會白白地拋棄。「唐」字這裡意為「白白的,徒然的」。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釋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報的。」出自《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而裡面的「福不唐捐」,後人逐漸寫成了「功不唐捐」,也把經文裡比較單純指代的佛教功德的「福」,擴展成了可指代一切奮進努力的「功」。

2015.8.29 早 開示

听打录入郭明 王胜男


好文回顧 直接點擊標題

母親的事,我還想跟佛弟子再說一遍

你有没有将佛法当成哆啦a梦?

我当小沙弥的时候!




「看啊!它就在這裡,你何不直下承擔?」




祖師禪林

wechat ID: ChanGrove

044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