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四)

骊泉影像 2017-03-28

搜集了色影无忌论坛里面关于街头人文摄影的一些探讨帖子,觉得不错,转发大家欣赏。里面的街头作品都是我的习作。第四段配的街头摄影作品是路过公交汽车站的人们等。


我们没有能力把精彩瞬间的所有妙处说完道尽。每一个精彩瞬间,初看都令人兴奋,看后又余味不绝,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经年不忘。在这里,瞬间又变成了永恒。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是客观事物的纪录,同时又倾注了作者的激情、思考、爱心。怎样才能抓到精彩的瞬间?这是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简单说来,可以用七个字概括:眼明、手快、预见性。 眼明:在同一事物、同一情节面前,有人激情满怀,有人无动于衷。

有人感觉敏锐,有人麻木不仁,所得结果会完全不同拍还是不拍了?假若拍了拍得是那个瞬间?是什么原因形成这样大的差距兴奋或者麻木,敏锐或者迟钝?是人的头脑决定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识、观念决定的,所以要提高眼力就得学习。许多作者意识到了,当代摄影的竞争不仅仅在镜头上,更重要的竞争在镜头的后面作者的修养。在“ 创意”一节里,这个问题已经谈过,这里不多谈了。

眼力上的这种差异,必然导致所抓取的瞬间效果的不同,有时甚至会有天壤之别。杰出的,光彩夺目;平庸的,暗淡无光。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戈尔巴乔夫已经离开权力的舞台,但美国记者蒂姆·克莱抓拍签署了《销毁欧、亚中短程导弹协议》后。戈氏与里根握手瞬间的良苦用心是不会磨灭的里根微笑着伸出手等待着,戈氏愉快地高高扬起右手……两人,尤其是戈氏当时的心态,被表现得微妙微肖、淋漓尽致。这幅照片获1987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新闻特写一等奖。试想,如果照片纪录的是两人紧握双手的情形,那么它恐怕早就被人忘记了。这显然是作者有“意识”地抓拍的。这个与众不同的“意识”,使照片一下子从平庸中跳了出来。在这里,“意识”,或者说是“眼力”,又起了决定的作用。

手快:有人小看技术,以为拍照片是简单劳动,技术不值一提。特别是现在照相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摄影还没入门的人,才这样认识。有成就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基本功的训练,讲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自称“苦学派”的李可染先生,晚年刻了一方印,叫“白发学童”, 功名卓著仍不放松基本功的学习。刹那间就要解决构图问题、动作问题、神态问题……的抓拍,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熟练的掌握抓拍技巧,一定要苦练基本功,自己的相机、镜头要摸得烂熟,要练得目测距离与实际距离八九不离十。熟能生巧,平日基本功扎实了,在用时才能眼到手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达到凭本能就可操作。像“德克尔跌跤”这样突然出现的瞬间,没有熟练的技术就会手足失措,就抓不上,即使抓上了,也可能是虚的。 预见性:在采访中,非常重要的是对拍摄对象的了解,了解其人其事的特点和活动规律,抓拍中就能有预见性地恰到好处地抓到特征鲜明的典型瞬间。有些事象是偶然出现的,突然发生的,人们无法预测。但这不等于说,我们时时、处处、事事都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一般说,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应尽量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并运用于抓拍。竞技场上,关键性的比赛结束后,胜利者或失败者的情绪总是流露出来欢呼、拥抱、垂头丧气、不同心境的落泪……握手,总有将握而未握的一刹那。这都是可以预见的。面对具体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以往的经验,佰一下,分析一下,下一步会出现什么?并做好相应准备。有预见,就有了准备,就会少几分被动,多几分主动。相反,没有预见,即使在一些变化不是很快的目标前也会显得被动,甚至手忙脚乱。

抓拍技法(下)

(源自蒋铎先生的《抓拍实践》)


五、抓拍的忌讳

要想抓到满意的照片,达到预期的目的,摄影者在抓拍现场一定要千方百计隐蔽自己,“缩小”自己。这是个总原则。凡是违背这个总原则,即不利于隐蔽自己,“缩小”自己的,都在忌讳之列。具体地说:

1.忌讳摄影者的衣着穿戴与当地当场人群反差大。如果到某地或某场合拍摄,摄影者自己的衣着打扮异常出色、耀眼,那就近乎时装模特表演,不是“缩小”自己,而是“放大”自己了。这样势必引起人们另眼相待,成为众人注意的目标。你一出现,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要想隐蔽、抓拍,困难程度无疑会增加。据狄源沧著《外国摄影十大名家》介绍,法国纪实摄影大师享利·卡蒂埃·布勒松,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拍到真实、自然的镜头,外出摄影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尽量使别人忘记他的存在。竭力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平常人一模一样,毫不引人注目。

在西方摄影中甚至流传出“布勒松会隐身术”的神话。其实,哪有什么隐身术,布勒松不过更善于隐藏自己而已。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从不使用闪光灯和测光表,并反对别人在报刊上发表他本人的照片。他解释道:“我就是靠人们不认识我来进行工作的。”当人们问他为何总是使用35毫米小相机时,他回答很巧妙:“一个猎人去打猎,何必带着机枪大炮;一个人钓鱼,也不应把水搅得乱七八糟再钓。”美国的约翰·布雷迪著的《采访技巧》里专门有一小节题目就叫“穿什么”,其中说:“记者的外表应当尽可能朴素平常”,“请记住,要点在于不直接的与你的采访对象争奇斗妍”,这是完成任务的需要。

2.忌讳兴师动众、声势浩大。

看看作者写的拍摄经验就知道,许多令人叫绝的好照片是作者不声不响、静悄悄地拍成的。我们现在有些摄影者却不大习惯这样做,表现为或者是摄影者本人喜欢有众多的人陪同自己去现场采访,或者是当地领导、同行出于热情,主动出动多人陪同,兴师动众,以为不如此就不够热情,不够气派。另一类表现是喜欢成群结队出去搞创作,浩浩荡荡、热热闹闹。这些做法实际都是把摄影者突出了,“放大”了。结果是增加了隐蔽的困难,也很难保持原有的现场气氛、人物情绪。气派倒是大了,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讲气派、图声势,实际上是不懂得抓拍的客观规律。你要真想抓拍点东西,那就不要那么多陪同,不要那么庞大的队伍。

1988年,中国当代摄影学会在北京举办新闻摄影周活动。活动中,把中国的一些年轻记者和美国的几位记者分别编成几个小组。湖北日报的金涌同美国记者大卫·伯内特在一个组。对这一周的活动,金涌有一段回忆是十分有趣的。他说:“和大卫一起活动了几次,渐渐觉出他也有不尽人情的地方:在北京站候车室,有几个人跟着他,想学点东西。没什么可拍时还可以,要是一发现光线不错,人物情感典型,便令跟着他的中国学员全部散开,各拍各的,并约好个半小时后外面广场见,看谁发挥得好。大伙不免有点失望。这是人家的性格,不愿有人跟着,再说大呼隆,被摄者一见这阵势,不吓傻才怪呢!”从这段回忆可以看出,金涌等人跟着大卫无非是想看看大卫有什么样的绝招,而大卫却设法摆脱金涌等人。说这是大卫的“脾气”和“不近人情”,不确切。说人多了会吓傻被摄者,才道出了事情的真正原因。大卫所以要摆脱,要散开,正是为了“缩小”自己,以便抓拍。在这件事上,大卫做得是对的。

3.忌讳在抓拍现场毛手毛脚、情绪外露。

同写诗一样,抓拍,作者心中也要有一种强烈的激情和拍摄冲动。正象通常说的,作者不动情,作品就引不起读者的共鸣。但抓拍时,这种激情应深藏于心,做到“内紧外松”,不动声色,给人的感觉,是一副若无其事,漫不经心的样子。实际是“极经心”,全神贯注于拍摄目标的言谈举止,一有情况,立即行动。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迅速做出反应的,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抓拍。突然出现了意外的事件、情节,仍“从容不迫”就可能误事了。一般情况下从容不迫,但需要快的时候要快得起来。

4.忌讳急躁。

在抓拍现场,谁想多等一会儿,多观察一下,我们有些同行就会说:“行了,别磨蹭啦!”。殊不知,急于求成,缺乏耐心,是导致抓拍失败的一个常见的原因。看准了的,估计可能“有戏”,要舍得花功夫等待。有时候,谁善于等,谁就是胜利者。

《新闻摄影》曾介绍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个夏季星期天的上午,一对夫妇带两个孩子到加利福尼亚湖滨游玩。不幸大祸临头,两个孩子都落入湖中,淹死了。这在当地是大新闻,敏感的记者们闻讯赶来,想拍摄捞起溺孩的镜头,但等来等去无结果。一个下午过去了,一个夜晚过去了,直到第二天早晨,还不见动静。沉不住气的摄影记者纷纷离去了,也有的去吃饭。只有洛杉矶报的保罗·卡尔弗特仍寸步不离,耐心守候在湖畔,终于拍到了捞起溺儿时,母亲悲痛欲绝的情形。这是耐心等待的胜利。

5.忌讳乱抓乱拍。

所谓乱抓乱拍,就是抓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的为什么抓这样的镜头?要表达一种什么意思?没有弄明确。这样抓出来的作品,就会主题不明。从题材的选定上就出现了“撞大运”的状况,作品质量就不可能上得去。

乱抓乱拍的再一种表现是:抓得不是典型瞬间不能抓住对象动作的精彩处,没有显现出对象的个性特征;没有表现出对象的真实情感;没有对象活动的现场气氛;看不到作者本身的现场感受;有景却不是景的要点或景不含情,情不动人,寓意平淡等等。这样抓拍的作品,自然显示不出什么价值。


判断什么是典型瞬间,并且在它出现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按下快门,这是抓拍成败的关键。这里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把握主题与对象的关系。如对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主题要求表现的是什么,对象形象表现中哪种表现符合他的特征,符合主体的要求。二是看准拍摄时机。有些抓的作品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没有抓准按快门的时机。掌握时机,需要在现场细致而紧张的形象观察和思维,更需要作者在平时注意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表现人物或喜或悲的感情时,最好是在感情将到而又未到顶点时按下快门。这种表达人物情感的方式,可为读者留下某种想象、回味的余地。在表现竟技比赛活动时,要抓住某一动作充分展现的姿态(即顶点)。为要抓住这个“顶点”,同样要在不到顶点时按快门。因为这种顶点的到来,迅猛而短暂,从取景框看,已经到来了,但这时再开启快门往往就迟了。

抓得时候还要注意造型规律。忽视了这一点,也会造成失败,例如主体不突出;宾主间缺乏呼应;缺乏趣味中心;视觉纷乱;没有稳定感、空间感;表现方法老一套,缺乏新意;忽视光线效果等等。

当然,如果真正抓到了典型瞬间,感情的效果强烈,那么构图方面的不足,光线效果的薄弱,亦不致太多的影响作品的形象效果。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抓拍的典型瞬间应当有相应的和谐的构图形式来表现。只注意瞬间不注意构图,是会程度不同地减弱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的。

六、抓拍与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抓拍的目的,除了技术、技巧,还要有相应的器材设备。究竟哪一种相机更便于抓拍?比较而言,以35毫米的小型机为宜,它轻便、小巧,易于携带和隐蔽。实际上,抓拍正是在本世纪30年代初,伴随着小型相机的问世而兴起的。在当前,小型相机牌号、样式多如繁星,功能更是日新月异。这里仅结合抓拍,谈一些有关的问题。

1.长焦镜头与标准广角镜头的比较。

先谈谈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可以推拉,一只变焦镜头可替代几只定焦镜头,使用灵活方便,不用换来换去,即节省时间又提高了底片的利用率(拍照时已使画面饱满,减少了放大时的裁剪)。为摄影界广泛使用的定焦镜头使用起来需更换,确有不便之处,但其口径一般比变焦镜头大,成像质量也优于变焦镜头。在变焦镜头风糜几年之后,近年来,定焦镜头又重新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专业摄影队伍里。

长镜头与标准、广角镜头各有长短,习惯上把200 毫米左右以上的镜头视为长镜头,把35毫米以下镜头视为广角镜头。常见的长镜头有180毫米的、200毫米的、500毫米的、1000毫米的,以至更长的。

长焦距镜头的长处是,能把远的拉近。远的拍摄目标,有的是条件限制,不能接近,这时可用长焦头将其拉近,得到大的影像。拍摄某些体育运动,如足球、体操、游泳等,也因场地限制,不能接近拍摄目标而必须使用长镜头。在这种场合,常常是“大炮”林立。另外,用长镜头拍摄会使画面中的景物距离变小,透视感减弱,即常说的“压缩感”。用1200毫米长镜头拍摄天安门城楼上的人,后排人物的头像几乎跟前排的一样大。有意识地利用长镜头拍摄的这些特点,可取得一种特殊的画面效果。长镜头拍照,景深短,易造成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视觉效果,也是个优点。


长镜头的短处也很突出。首先它太笨重,爬山涉水采访携带不方便。其次,它对拍摄的要求分外严格,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调焦越要精心。用1200毫米长镜头抓拍时,用一块黑布把自己的头部和相机包起来,即便如此,也难把焦点调得很实。尽管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已出现可自动聚焦的长镜头,使调焦变得简单,但这种镜头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也不是万无一失。用长镜头拍摄最忌相机颤动,为使相机稳定,以达到所拍影像清晰,拍照时需用三角架。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也就越重。镜头越重,所需的三角架也应越重。否则,头重脚轻难以稳定。拍照时宜用高速快门,最好使用快门线。这一切都是为了影像的清晰。影像清晰“实”,是照片的起码要求。除了有意识地利用模糊表现某种特殊画面效果外,一般照片都应清晰。但实践中却有相当一些照片 在不同程度的“虚”。有的照片立意很好,神态也生动,一放大是虚的,这就非常令人遗憾。而这虚,往往与使用长镜头有关,或聚焦不准,或相机颤动。单就成像质量而言,就是调焦准确,相机稳定,但由于空气中尘埃、水蒸汽等的影响,用长镜头拍也不如短焦距镜头的近摄,因为长镜头或多或少总要损失一些细节。

由此看来,抓拍不能接近或不宜接近的目标,应该用、必须用长焦距镜头。一般的拍摄对象,如能近摄又无其它特殊需要,就不一定“舍近求远”使用长镜头了。目标近在眼前,用“突然袭击”法、“障眼”法抓拍,长镜头简直就派不上用场。

50毫米标准镜头、35毫米、包括28毫米、24毫米……广角镜头,虽不能把远的拉近,没有望远功能,但它有另外一些特点:一是轻便、小巧;二是景深长、视野广。这两个特点使这些镜头在近距离拍或抢拍上,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很明显,“突然袭击”法、“障眼”法,只能用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因为根据目测调焦或区域调焦,不可能分毫不差,而标准镜头,尤其是广角镜头景深长既使有些出入,也不至过多地影响影像的清晰度。视野广则利于不通过取景器取景的抓拍,比如“障眼”法,既使取景略有偏差,关系也不大。有人说,摄影作者的双腿就是长焦镜头。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在现场充分发挥摄影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法国摄影家抓拍大师卡蒂埃·布勒松的精彩作品,大部分是用50毫米标准镜头拍摄的。我国老一辈摄影家吴印咸、沙飞等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用远比现在简单得回材拍摄的。即使在现代,许多世界优秀新闻照片也是用50毫米或35毫米镜头所摄。重要的是表现了什么,而不用什么表现的。

说这些的用意是,有条件装备长焦镜头(包括眼下时兴的可以造成画面形象、线条变形、夸张的超广角、鱼眼镜头)当然好。没有条件的,也用不着灰心丧气,充分发挥手里现有镜头的作用,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如果你拍的照片不感人,原因一般不在相机,而在其它方面。

在衡量了长镜头及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的长短、利弊后,可以说,抓拍一般的照片,即打“常规战”,有一只2880毫米或35105 毫米的变焦镜头(即从广角到中焦)是比较实用的。尽管这种变焦镜头的结像力不如定焦镜头,口径也略小,但如使用得当,出入也不是很大。

2.傻瓜相机。

傻瓜相机的优点是小巧玲珑,自动化程度高,携带方便,作为正规相机的辅助设备是很实用的。有些专业摄影记者用傻瓜相机抓拍到很难得的照片,如郑呜的“倒闭后的滋味”。傻瓜相机本身一般都有微型闪光灯,在特殊紧急情况下,也可使用闪光灯拍摄,这也是个长处。傻瓜相机程序曝光系统是以平均亮度为依据。一般顺光、侧光逆光拍摄问题都不大。但用逆光拍摄,如果背景很亮,所拍人物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又过小,那么被摄人物的曝光就会过度。原因是,傻瓜相机不知道哪里是曝光的标准。当然可以通过调整加以补偿或缩减,但弄不好会因调整而误了时机。自动聚焦也有类似的问题。总之,傻瓜相机是好东西,可以用,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更合适,怎样使用,不能不加考虑。


bigjohn:我的抓拍心得是这样,长焦很好用,主体很突出,100mm的就很合适,太长的镜头不利手持,太大的镜头就会让人注意了,偷拍嘛,不惊扰主体最重要的,如果让人发现最好就别拍,不想惹麻烦。眼睛不要离开取景器,旁若无人的环顾一下,其实心里已经知道主体在那里,转到主体要立即按下快门,(自动相机最好了,手动的就要提前估计好焦距曝光和景深),按下快门后不要停下来,继续环顾一周,然后再若无其事的走开。最安全的是用超广角,可以走到很近处,对着她身边的东西,建筑和树,或是直接对着她头上的天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你在拍她。抓拍很有意思,很真实的,我以为模特虽然很美,但还不够真实。但有的东西还是不拍的好,不能超出道德范围,也不要找惹是非,如果别人发现或是别人反对还是不要拍的好,让我们寻找身边的美而不是别的

奇志 ;印度资深摄影师拉古比辛格(RaghubirSingh)把他抓拍到的骚动而多彩的印度之魂收入了一本充满戏剧性场景的影集——《多彩的河流:拉古比辛格眼中的印度》。把一个国家,尤其是像印度这样幅员辽阔、景象万千的国土包容在一个个画面中是难以想象的。但这几幅来自印度的佳作似乎把这个愿望转化为现实。只要看一看那剪裁得体、构图精炼的肖像,以及由农夫或朝拜者组成的宏伟的风景照,甚或普普通通的街景,你就会感到:印度的精髓似乎被艺术家敏感的眼睛以及与它朝夕相伴的、生命力更长久的感光胶片捕捉下来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乏味的印度题材作品是在拍摄热点最高的地区——塔吉迈哈拍摄的。它们缺乏其他照片所具有的那种活力——色彩、瞬间凝固的感觉以及那些印度人本身——他们的表情:那种持续的受惊的、却毫不抵抗的凝视。多年来拉古比辛格一直把印度当作他拍摄的主体。他擅长变换拍摄方式,时而瞄准壮丽的远景,时而又转用近距离特写镜头。他已经出版了若干本反映他的故乡——印度独特风貌的精美影集,从中你既能一睹古都瓦拉纳西的华丽风采,又可感受现代都市孟买的匆匆脚步。前不久,他的另一本影集《多彩的河流:拉古比辛格眼中的印度》已经交付印刷,此书由费宗出版社(PhaidonPress)出版,全书160页。该书是在1999123日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开幕的一次展览中同观众见面的。它还将随行前往另外两个展地——新德里和孟买。辛格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西方人受欧洲蚀刻和雕塑的影响对黑白影像情有独钟。而在印度次大陆并非如此。他强调指出,如果用黑白的单色视角观察印度,势必会错过它的全部。


辛格眼中的印度总以一种似乎是印度独有的方式呈现出一派缤纷色彩。好像印度这块土地在任凭此位敏锐的艺术家的诱导,而为其布景,供他拍照,或展示出其杂乱无章的一面。从那幅展示印度教圣人在安拉阿巴德城庆祝印度教节日——恭婆梅拉节的肖像即可略见一斑。日本或许是最具美学意味的国度——平屋顶式建筑风格、日本儿童如雕塑般深沉的双眸……而印度年轻人的眼神里却带有一丝近乎摄人心魄的慈善目光。严肃的印度题材摄影作品或许永远存在着审美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剧烈冲突。但是已有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佳作留在了底片中。来源:大众摄影。

吾常外行:摘自武仲编译的摄影抓拍技巧之一

两种抓拍手法--摄影师们为了拍摄出自然生动的人像作品,通常运用两种手法。一是根本不使对象察觉的抓拍,俗称“偷拍”。二是通过启发和引导对象,使其感情和表情产生自然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抓拍。

通常人们发现有人用相机瞄准自己的时候,就会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放下手中的工作,转而正襟危坐,并且开始非常注意自己的表情。因为他们认为,此时摄影师历史非常需要自己具有“优美”的姿式和表情。其实他们想错了。摄影师此时所希望获得的是那些无拘无束,自然生动的情态;而不是这种呆板的,自我感觉良好的面孔。

  如何才能在拍摄时不被对象发现呢?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长焦距镜头,尽量不接近被摄对象。而且最好是选用黑色机身的相机,因为白色机身的相机容易引起注意。使用普通机身、较短焦距镜头的相机也可以进行“偷拍”,但要求拍摄动作要特别快。因为你不可能在很接近被摄对象的地方长时间地瞄准而不被其发现。法国的杰出抓拍摄影大师卡蒂尔-勃列松就是经常采用接近被摄者快速抓拍方法进行拍摄的。他突然停在自己选中的被摄对象跟前,举起使用得非常熟练的莱卡相机,进行对焦,取景,并连续按动快门。所有这些只在片刻间即完成,当被摄者发现摄影师时,他已扬长而去了。


不被对象察觉的抓拍五个步骤

当你在游艺场看到一对父子坐在秋千上时,你会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此时就应该这样去做:

1、确定曝光:在接近被摄者之前,首先要对他们所处的特别区域进行曝光预测。如若被摄者正处在运动状态,例如他们正在来回来去地荡秋千,你就需要选择一级与之相适应的、较快的快门速度(五百分之一秒或更快)。然后选定与该快门速度相配合的光圈。在一般情况下,快门和光圈一经确定后就无需再变换了。

2、在头脑中进行构图时:当你还没有到达拍摄位置,与被摄者还有较远距离的时候,就应该先确定采用的构图形式――是采用水平构图还是采用竖直构图,是拍摄特写还是全景,怎样取舍背景等等,根据这些来挑选合适的镜头。并通过详细的观察选择出理想的拍摄位置和角度。虽然这种技法不太容易掌握,但只要平时有意识地多尝试,你就 肯定会掌握。

3、目测物距:用目测方法估计一下从被摄者到拍摄点的距离大概有多少,然后调焦,将焦距调在大致的位置上。此时你便可以向拍摄点走去了。

4、等待、观察:现在你已经站到了预定的位置上。手指时刻不离相机快门按钮。此时尽量不与被摄者的视线接触。你可以装出在观赏旁边的房屋或者其它什么东西的样子。用眼睛的余光去观察被摄者。

5、突然拍摄:当被摄者出现精彩的画面时,如父亲探过身去吻他的儿子时,你便立即端起相机,迅速取景、对焦、按动快门。如果当时条件允许,应该连续拍摄几张。作完这一连串的动作之后,就要马上放下相机,目视它方,若无其事地扬长而去。

一言

我认为用旁轴主要是为了隐蔽,当然如果说的是徕卡/蔡司,那还要加上它们出色的光学表现。

用黑白是适应性更广,这主要是相对彩色特别是反转片来说的,例如在正午、阴雨天等光线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黑白片往往比彩色片更容易出效果,而街头抓拍的特性,决定了你不能等,不能象拍风景那样等最佳条件出现,赶上什么是什么,所以用黑白的好一些。

demitry:我是小数码a228mm200mm,但是我一般就喜欢用28mm抓拍,这样容易构图,拍出来的效果满意的也很多,当然离的太近容易惊动到对方,所以很多都是靠远处构图,然后冲到面前拍摄的方式来拍得,不然惊动了被摄者,片子就废了,定焦头我喜欢的呀,画质好,扫街有目的性和参与性,本来想上a7的,但是a7停产了...目前胶片机也只要等等了...一般来说,我不喜欢长焦的一个原因是城市空气不好,所以真的要用长焦,就是用来压缩空间,比如下面这张,如果用广角的话,后面那个人就看不见了,长焦就有把远处的人压缩到前面来的好处

其实瞬间转身这个方法也不是很好,但是那次拍摄的时候他转过头去了,一般来说我都是在远处构好图,然后冲到对方面前瞬间举起相机拍摄,然后立刻走开,一般来说,不会惊动被摄者。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让被摄者索性处在非构图的位置,利用一些场景中其他的东西作为掩护,然后拍摄,但是这样拍摄往往可能得不到构图很好的图片,这张大家提提意见。另外我个人也喜欢索性把机器放在胸前,然后象坦克一般推进拍摄,这样往往也可以进入到拍摄范围,一般都是开小光圈定焦点,或者索性远处预测对焦点设定好,这个时候如果有根快门线可以大大减低被发现的程度,可以把快门线赛到裤兜里,然后到对方周围开始拍摄,缺点是很容易把图构斜。另外如果我不是靠得太近的话,我一般会选择背向我的被摄者拍摄,然后等他感觉到我的注视,回头的瞬间按快门,这样的话,表情一般都很自然。最后就是我比较偏爱的非中心构图法,利用广角的涵盖面,把被摄者包进去,一般来说,由于被摄者离得很近,都会发现,但是如果镜头不是对准他们,他们不会在意。

山野闲人:我倒认为‘街头摄影’使用什么相机无所谓,我使用的是EOS20D+EF28-70MM|2.8F,东西是大了点,挺糊人的,不过想拍你就去拍,我大都时想的是光影和构图,最多是保安来干涉一下,笑笑,我是‘发烧友’走开便无事了。

群众丙:用好技巧,得有个好心态,培养心理素质的过程是不是这样的:1、在热闹的地方拿相机的多,混在里头不容易被察觉.即使被发现了,别人也不会在意.2、胆子大了,就上岗扫街.3、脸皮厚了,11"单挑",事先想好如何与人搭腔交流。

bdddtd:谈点儿个人体会:1、还是旁轴好用,我用的是佳能的Q17,快门声音在两米左右几乎听不到,机身很小巧不会引人注意,快门时滞极小。2、先调好光圈速度,焦距,把相机对着要拍的背景,当要拍的人出现在取景框线里时马上按下快门,别人以为你在拍风景呢,不会太注意你。3、最好用手动对焦的机子,根据需要提前对好焦距,举起相机就能拍。435-50MM焦距较好,广角离人太近,而且会把不需要的也拍进来,长焦空间压缩太小,特别是天气不好时,快门速度保证不了,容易拍虚,现场感也不好。前几天下雨时拍片用1/30秒拍的片子没虚,感觉我这40MM焦距的旁轴的机震和焦距太实用了。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