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蒙城旅游景点全攻略,蒙城人不可不知的景点分布!

青春蒙城 2017-03-29


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



  安徽省蒙城县地处中原,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我们的祖先自古就在此生息繁衍。尉迟寺史前文化遣址位于蒙城县东北20公里处,面积约十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遣址,尉迟寺遣址是大汶口文化演化中的一种新的类型,从出土的房迹和器物上推测,它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距今5000年左右。
  从1989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组织人员多次到尉迟寺遣址进行发掘,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已发掘遣址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取得了累累硕果。挖掘出大汶口文化墓葬242座、灰坑46个,成排或成组的大型红烧土排房12排(组)共55间,出土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等各类文物近万件。尉迟寺遣址被考古专家誉为“考古金矿”、“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该遣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鼎灵山寺

 九鼎灵山寺位于蒙城县小涧镇九鼎灵山(《水经注》称狼山)之巅,建于明末,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光绪二十年(1888)进行过大修。相传唐初尉迟敬德曾在此建当阳寺。庙宇为砖石结构,分前中后三大殿,并有偏殿和耳殿,总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前大殿三间,硬山顶叠梁式建筑结构,朱红庙门居中,门楣上方嵌有砖雕"九鼎灵山寺"五个大字。此殿为布瓦歇山顶,正脊饰有砖刻浮雕,正面中间的浮雕是太极八卦图,两边是荷花图案,殿内东西两间分别塑有关公、二郎神像。跨过二道门即到了正殿,这是全寺的主殿,硬山顶悬梁式结构,正脊亦饰有砖雕浮刻,正面浮雕二龙戏珠图,大典的正中塑有"玄天上帝"的神像,玄天上帝座下有一口小井,当地百姓称其为"海眼"。正殿东西分供奉着铁铸降龙、伏虎神像,一个臂挽青龙,一个脚踏白虎。后殿是硬山顶悬梁式建筑结构,清瓦布顶,灰砖立脊,扣瓦滴檐,无饰无雕。殿内供奉着送子观音和窦珍格格(传说清代一位专治不孕不育症的名叫窦珍的女医生,后被封为格格)。塑像后是娃娃山,一些无子女的善男信女会利用赶庙会的机会,买一个泥娃娃抱回家去,放在床席下,以求怀孕得子,老百姓称此为"栓儿"。

  九鼎灵山寺的特点是:道教色彩浓厚,总建筑风格、神像设立、雕刻图案等各方面多可以证明这一点。这反映了元明以后佛道两教相互吸纳,相互借鉴的历史背景。


蒙城文庙


亦称黉宫、黉学,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孔子被称为"集大成之先师")。灵星门正对着青云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大成门东连名宦祠,西连乡贤祠。大成殿前东西各有配庑,殿东为节孝祠,殿西为忠义祠。东院是文昌阁,西院是明伦堂。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淮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文庙大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神龛牌位和塑像,两侧置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四位的塑像牌位。殿上方悬挂着康熙、乾隆皇帝御书"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块匾额。殿前阅台高一米余,上有汉白玉栏杆,愈加显得气势恢宏。


双公庙

 位于蒙城县吕望镇,始建于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庙宇。今尚存前殿3间,供奉庄子,后殿3间,供奉姜子牙。双公庙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因姜子牙又名吕望,该镇因此而得名。1998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底县政府拨款开始维修,2002年初修复工程结束,并正式对外开放。


万佛塔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俗称"蒙城砖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一说始建于唐代,坐落在蒙城县城东南。塔共13层,高38.6米,底周24.3米,每层有8门,4真和4假,1至7层以下门窗立位相同,8层以上逐层转换,上下错置,每层飞檐下装饰有各种花纹的图案,塔顶装有铁制法轮,每角飞檐悬铃。塔体内体外镶嵌有赭、黄、绿三色琉璃砖1300余块,每块砖雕有佛像3尊,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迦叶、右为阿难,也有很少几块只刻有一个佛象,总计6000余尊,因此世称此塔为"万佛塔"。

  万佛塔有4个特点:第一,平面八角,第一层塔身特高,下半部为实心体,上半部皆为梯形,正门开在塔北面的上半部。第二,塔为楼阁式,2、3、4层平座,用仰莲瓣承托,替代斗拱,既美观,又简练。第三,塔的内部结构颇多变化,采用穿心式、回廊式、壁内折上式、实心式等混合方式。第四,塔的内壁、外壁遍贴佛像砖,这是宋塔贴佛像最多的范例。万佛塔不设台基和基底,第一层倚柱为瓜楞式,第二、三层倚柱有柱头卷杀,门洞门头均采用圭角形,斗拱采用每朵出双抄花拱;塔窗花纹采用菱形、球纹立格、斜格及龟背纹等。整座塔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对于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前人有诗赞曰"嶒崚塔影逼云霞,十三层楼映日斜;巢鹤鸣时风渐起,铃声响彻几千家。"古塔插花"是蒙城八景之一。


庄子祠

 庄子祠坐落在蒙城县涡河北岸漆园镇。庄子(前369--前286)和孟子(前372--前289)是同时期人,比孟子小三岁,名周、字子休。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蒙漆园吏",不久即隐居。庄子一生只做学问不做官,家庭虽贫,但他生活得却非常逍遥:当时楚国、梁国、齐国等都请他出来做官,其中楚国请他做相,他坚辞不就;他爱垂钓,常在其家乡濮水(今芡河)边钓鱼(现蒙城吕望镇芡河边仍有庄子钓鱼台遗址);他老婆死了,他能击盆为歌;一觉醒来,他不知在梦中是他变成了胡蝶,还是蝴蝶变成了他;他可以在意念中扶摇直上九万里,北至北海,南至天际,正像易中天先生所说,庄子的一生活得精彩、充实、潇洒。

  庄子祠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当时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有感于一千多年来,庄子的家乡竟没有给庄子建一个纪念的地方,于是多方筹款,为庄子建祠,并请好友苏轼撰文纪念。苏轼撰写了《庄子祠堂记》,文曰:"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祠之者,县令、秘书丞竞始作祠,求文以为记……。"此祠堂建于涡河北岸旧县衙东漆园故址中,主要建筑有逍遥堂、梦蝶楼、观鱼台等。每年祭祀,从未间断。《庄子祠堂记》收在《苏东坡全集》中。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一千年后庄子故里蒙城才给庄子建祠呢?大家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末年,死后80年(206)即开始了西汉统治。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虽向道,但求的是黄老养生长寿之术,政治上仍尊儒。东汉末,道教盛行,老子的地位被道教确立,庄子虽然也被道教追封为教主,但地位远不及老子。魏晋时期,庄子以其超俗的人生观、玄妙的宇宙观和虚无的人生观,受到当时玄学的追捧,名声大振,但由于社会的动荡,为名人建祠尚未形成风气,因而也不曾有人建庄子的纪念场所。唐代只祭老子,不祭庄子。宋真宗(998--1022)崇道,全国大兴建道教活动场所之风,宋神宗(1068--1078)元丰八年(1078),神宗过世,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因其孙哲宗年幼,而垂帘听政。高太后是蒙城小涧人,聪明的县令王竟,此时建庄子祠,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更有向高太后表示效忠和庆贺的含义。

  明朝天顺(1457--1464)年间,庄子祠被黄水淹没,明万历八年(1580),知县吴一鸾于县城东关重建。重建的庄子祠堂规模宏大,颇为壮观。有逍遥堂、梦蝶楼、卷篷各三间,道舍三间,鱼池桥一座。左为梦蝶楼,右为观鱼台。逍遥堂居中,堂中塑庄周像,每年春秋祭祀。明崇祯五年(1632),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笑亭,辟池为庄子濠上观鱼园,并亲撰《新修庄子祠记》,刻碑立于祠内。门前立丈余高的石牌,镌刻"庄周故里"四个大字。

  今天,宋、明时期的庄子祠均已不在,仅苏轼的《庄子祠堂记》犹存。

  1995年6月28日,蒙城县委、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堂旧址第三次重建庄子祠,聘请中国科学院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作总体设计。占地面积52亩,总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中轴线贯穿,将主要建筑放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前趄后寝,建筑体量是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长幼有序,门制重重。进入大门之后,又出现三门,即古衡门、庄子门、汉阙门,过了这三道门之后,才可看见逍遥堂(大殿)。大殿前有左右配门,东西月门,这一大组门成为进入庄子祠大殿之前的序曲,步步引人入胜。东西万树园,体现自然,有一种自然野趣,此设计规划超出历史上各代建造的庄子祠的规模。

  此次重建庄子词,在施工中分为两期建造。第一期的建设项目就有汉围墙、东西万树园围墙、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现已基本竣工。二期建设项目有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鱼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等。


民间八景

   过去蒙城有“七仙八景”之说。
   所谓“八景”,据明清时期《蒙城县志》记载:名为“山桑八景”,因为山桑县从汉代建县至唐代,断断续续历经900多年的历史。“山桑八景”是:涡阳晚渡、慈氏晓钟、西桥夜月、漆园春雨、狼峰霁雪、庄台梦蝶、圣井甘泉、冷涧垂虹。民国时期,人们把“山桑八景”改称为“漆园八景”或“蒙城八景”,其内容也有所变更,如“涡阳晚渡”改为“涡河(水)晚渡”;“西桥夜月”改为“嵇山夜月”等。但不过蒙城民间流传的八景却另有说法,即“一百半间庙”、“三山夹一井”、“一巷无人住”、“三步两孔桥”、“一街两个名”、“无木城楼”、“水门无水”、“天梯无人上”。
   一、一百半间庙
   此景位于蒙城北大街南头,与北关顺河街和三义街交会处的东北角。原有半间小店辅,屋门朝南,靠西边屋角处有一石牌,碑右边墙上有一座小土地庙,实际是一个石碑旁边的小庙,群众误传为“一百(碑)担半间庙”。
   二、三山夹一井
  此景位于县城西北角的刘海庙,刘海井。此井西靠刘海庙东山墙,南靠庙的东厢房北屋山。后有人在井北边盖一小间茅草房,西向东,井北边又靠屋南山,形成三个屋山夹一井。只有东面人可出入提水,后群众误为三个小山中间夹一个水井,可想此景之奇巧。
  三、一巷而无往
  此景位于魁星楼向北通往嵇山坑的小巷,名曰“青龙巷”。此巷东靠城隍庙的西看楼和西偏殿,西靠圣人殿文昌阁的东墙,西边无空盖民房,只是一个无人居住的空巷,白天可通行,夜晚胆小之人不敢行走,迷信人说有“贴皮墙子”(死人变的活鬼)。
   四、三步两孔桥
   此景又为“三步两桥”,它位于考棚街(解放街)西头,文王庙东边。此处东南有一水坑,如在此修一小桥,可使水向西北流入内城河,也便于行人来往,因此,就在此修一座小桥,桥为三步长(约3米)的两孔桥,群众誉为“三步两桥”。
   五、一街两个名
   此景位于南门里向西的一条街,当时西头的居民称它为长安街,因为西南城墙角建一长安庙。东头庙南有魏姓修的一水井,东头百姓叫它魏井街。多年来,两头市民互争街名,形成一条街有两个名,民国时期正式命为“长安街”,有的人还称魏井街,此街西段在今蒙城一中院内。
   六、无木的城楼
   此景系小北门(漆园街北头)的城楼。据清顺治《蒙城县志》载:“县城明初原筑土城,周九里三十步,城门三:曰西门、南门、北门。其东侧涡水环绕,且非四达之衢,故未立门。…………正德六年,知县叶宽惩流贼之变,易以砖城,仍三门:西曰中都西镇,南曰承薰,北曰拱辰。嘉靖年间,知县刘继先以儒学在东,命开东门,名曰文明,又开水门一座。”蒙城此后则为“四关五门”,五门皆有城楼,而唯小北门城楼建筑独特,全是砖石、灰泥结构,没有一点木料,故群众称为“无木的城楼”,抗日战争时期此楼被毁坏。
  七、水门无水
  过去一般城市,凡是有水门的都有河水穿过,如南京的水西门,是由秦准河水穿过而命名。而蒙城开的水门叫“水门街”(今漆园街)。因为久居县城的“八大家”和老户人家,嫌城内井水苦咸,多吃涡河之水,于是县城有不少贫苦人家,就以挑卖水为生。在未开水门之前,到涡河挑水的人全走北大街,特别是白天开市,行人十分拥挤,行走不便;开了水门之后,挑卖水的人全走水门进去,把涡河上游的甜水送到城内各户,形成习俗。
   八、天梯无人上
  此景又叫“四十五里上天梯”。从南门口向南有一条直通凤台县的官道,这条大道笔直,从南门口经骆驼铺(今乐土镇),过王店子,往南到芡河岸的陈仙桥,共四十五华里,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四十五里上天梯”,也是五代宋初陈抟老祖修道成仙之地。后来,有民间传说,如夜间一个人独行,顺着天梯直走到陈仙桥头的一棵大柳树下,途中未遇见人或禽畜,再上大树,就可上天成神了。
  以上“蒙城民间八景”随着岁月的流逝,城镇的改造,房屋的拆迁,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遗址尚在,但面目全非,今记之,目的是存史,帮助今人和后人品味往日的岁月,说明蒙城悠久的历史和文明。

四牌楼

蒙城古城,名胜甚多,四牌楼便是其中之一。
  四牌楼,建在黉宫前青云街南端和苍龙巷交叉处,高三层。那时楼房不多,显得非常雄伟。据《蒙城县政书》(民国十三(1924)年铅印本)记载,这座四牌楼为清末时建,“工未竣而清已亡”,兵荒马乱,未得完成。民国二(1913)年,汪箎莅任蒙城县知事,开始整治社会。“三(1914)年,流亡渐归,市面日趋繁荣。”因是民国初立,百废待举,汪箎倡修四牌楼,因而邑人涌跃集资,三个月修竣。
四牌楼三层,高十余米,飞檐跷角,红柱青瓦,四面花窗,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最下边仿城楼四面有栱门,游人可从栱门穿街往来。四牌楼顶层,置清政碑、长生牌位于其上,以感念汪箎倡修之德。楹柱上还镌刻两副楹联,其一文曰:
  更上一层楼,十里桑麻都在望;
  消闲半时刻,三春花鸟好题诗。
  其二文曰:
  我乘破坏而来,弗几许经营,方听得慈寺晓钟,漆园春雨;
  公暇登临偶憩,与诸君畅叙,且看那齐山云锦,涡水风帆。
   一联作者已无考,二联系当时知事汪箎所撰。
   四牌楼建成后,是蒙城一道亮丽的风景,风和日丽之际,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吟唱赋诗,以畅雅兴。1924年《蒙城县政书》描述当时盛况:“如登临凭览,则全城在望,涡水萦回,齐山逶迤,春秋假日,诚一触一咏之地也。”
   好景不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陷蒙,四牌楼随毁于战火,成为一片废墟。多少年来,蒙城人民希望重建四牌楼,恢复原来的模样,但一直未能落实。1993年,旅居台湾的蒙城籍人士邓瑞昌先生回蒙探亲,主动提出捐资修复四牌楼,得到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赏。邓先生三次往返蒙台之间,不计古稀之年,不怕劳累之苦,数千里奔波,令人感动。
   新的四牌楼于1994年10月奠基,1995年秋季竣工,砖混框架结构,飞檐翘角,斗栱红柱三层,高十二米,建筑面积达八十多平方米,共耗资40万元,仍然座落在青云街南端,宝塔公园北侧,与黉宫对面相望,与万佛塔相映生辉。


唤鸡楼

要说唤鸡楼,先要说嵇山。
   据传说,嵇山本名鸡山。山上有一只仙鸡。每天拂晓,仙鸡在山上高声啼鸣,唤醒熟睡的人们。这山得了仙气,也就越来越高大。如果长高到站在山顶能看到涡河之北的石山,鸡得了“食”,蒙城就会出状元,出真龙天子。
  后来,不知哪位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一位高人来斩断了这山的仙根,当时流的血把坑水都染红了。
  从此,山不再长高了,仙鸡也向东南方向飞走了。蒙城县的文脉断了,所以蒙城不仅没出过皇帝,竟连状元也没有出过一个。
  人们怀念仙鸡,于是就在城东南角建了唤鸡楼,想把仙鸡唤回来。
  后来唤鸡楼毁于战火,唤鸡楼作为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1994年,在原址又建了新的唤鸡楼。一座四方小亭,飞檐高挑。亭子前一个大园环(地球仪),一只雄鸡站立其上,头向东南,引颈高鸣,在呼唤仙鸡回来。
   唤鸡楼的传说,寄寓着蒙城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梁土山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土山在县北十里,五丈,周一里六十步。土多石少,故呼为土山。
  而据传说,土山本名梁山。山虽不大,但山上的石材很好,可作栋梁。而且石头裸露于外,山上的土并不多。后来山上的土为什么多了呢?
  这事与“金头御史”何惟儆有关。
  有一年,北京城大建宫殿,打算征用土山的石材。
  何惟儆心想,开山,采石,雕凿,运输,千里迢迢,困难重重。如此沉重的负担,家乡的人民如何承受得了!于是他赶紧派人回蒙城说明利害,让人赶快抬土封山,把石头全部埋在黄土之下。之后,他对工部说,蒙城的梁山,实为小小土丘,根本没有美石。工部派人来查看,果然如此,就不再征用梁山石材。
   家乡人民免除了苛重的劳役之苦。从此,梁山也就成了土山,也有人把它叫做梁土山。


找母桥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枣木桥在城东南九十里,系东南界。南接凤台,东接怀远,三县地界相接。立有碑,民间称之为找母桥。
  相传,有二夫妇都快到四十岁时才生下一子名叫朱山。朱家男耕女织,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恩爱,儿子聪明可爱,一家人的小日子也算是其乐融融。
  朱山刚满三岁的时候,战争爆发,朱山的父亲被抓上了前线,不久便横尸沙场。朱山的母亲带着儿子随着逃难的人群四处漂泊。朱山母子被冲散了。离乱中,朱山被当地一大户人家收养,读书进学,二十多岁高中进士,到江南某地当了县令,而且和大户人家的女儿结为夫妻。他勤政爱民,政声卓著,很受当地百姓爱戴。
  他也有了儿子,儿子非常活泼可爱。他看看儿子,想想自己,更加思念自己母亲,便决心寻找母亲,他的妻子很贤惠,也非常支持他。他向上司禀明要辞官找母。上司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上奏朝廷,朝廷准许他告退找母。
  于是朱山踏上了找母之路。一直找了八年,千辛万苦,最后来到了蒙城、怀运、凤台三县交界的地方。有人告诉他,在芡河边上的一个破庙里住着一个半疯半瞎的老婆子,成天嘴里喊着山儿、山儿。
   朱山赶到破庙,终于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母亲。母子相抱,痛哭不止,围观者也为之动容。
  原来朱山母亲与儿子分散以后,一路奔逃,来到了这芡河边上,病倒在破庙里。当地好心人的救助下,她得以在破庙里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
  朱山很感激当地百姓对母亲的活命之恩,就大摆宴席三天,款待当地百姓。他又看到芡河上无桥,两岸交通不便,就购买了上好的枣木,在芡河上修了一座大桥。
  为了褒扬朱山的孝心,人们就把这座桥称为找母桥。


永定河

  现在的蒙城县地图上,找不到永定河,却可以找到潘沟。潘沟在王集村,北通淝河,南通涡河,全长约30里,是蒙城县东部的一条大沟。它就是本文要说的永定河。
  据县志记载,蒙城县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连续9年发大水,特别是光绪三十二年水灾最为严重,遍地生蘑菇。当时的蒙城知县张其睿匿报灾情,被上司查知而撤职。上司委派王树鼎来蒙放赈抚民并署理县事。
  王树鼎,字铸九,山东新城人。曾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任蒙城知县。他“折狱治盗,有能声”,后因丁忧离任。1906年大水,张其睿匿灾被查办,王树鼎因“前有惠于蒙”,就第二次被委任为蒙城知县。
   到任之后,他立即“施赈治盗”,使“民心以安”。他又考虑到,要除水患,必兴水利。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淝河多年严重淤塞,水患特甚。他率领官绅多次察看地势,反复商量,最后决定疏浚潘沟,开宽加深,引淝入涡,以消弱淝河上游的水势,解除淝河水患。
这一工程,深得民心。男女老少齐上阵,白天黑夜不停工。王树鼎以及于紫垣(知州衔)、胡硕甫(五品衔贡生)、张献臣(五品衔教谕)、张香谷(廪生)、陶维禹(增生)、过子英(文生)等官绅“夙夜勤劳”。由于官民同心协力,数千人仅用18天就大功告成!在100年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此浩大的工程,能在短短的18天里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于此可见民心之大用!
  工程完成之后,人们请王树鼎为新沟命名。他想了想说:“我们希望这条新沟能使淝河免除水患,让百姓能永远过上安定的日子。我看就叫它永定河吧!”
  为方便交通,又在永定河上建了一座大桥,桥因河名,被称为永定桥。


夕牛望月桥

夕牛望月桥,就是县志所载的西桥。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载:“西桥,在城西门外,即县八景之一西桥夜月处。康熙初年,玉隍庙道士孙宗玉重修。”
康熙初年是1662年。既然说是重修,可知此桥创建是在此前。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
  这座桥解放后还有,已经破损不堪,但仍可通行。老县城西门外本来有一条南北大路,路的南段拐弯处有一条东西向的水沟,向东通护城河。桥就架在这条水沟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水沟已成了一条干沟。
  这是当年山桑八景之一,但当时的风景究竟如何,很难看到确切的史料。《重修蒙城县志》中收录的《西桥夜月》诗有8首之多。下面摘引两首以飨读者。
   第一首作者陆圻,字方千,号松庵,清康熙年间蒙城涡北(今漆园镇)人,乃蒙涡名士,博学多才,曾任高淳(今江苏高淳县)训导,教绩卓著,县民有传。
   诗云:
   西桥一片月,静影澄水清。
   桥分双月影,水漾两珠明。
   正恐剑化蛟,攫珠入南平。
   天风急然下,寒簧渡桥行。
   笑波枕流者,空有洗耳情。
   “桥分双月影,水漾两珠明”一联。据说,因桥的位置特别,每当望月之日,皓月会在桥的两边水中映出两个月影,水波荡漾,水中两个园珠交相辉映。景色奇特,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也有人把这两句诗理解为桥分的是天上和水中的两个月影,微风起处,天上和水中的月影一起荡漾。
   第二首作者田本沛,字汉元,号华石。明末清初富平(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明末进士。清顺治七年(1650年)任蒙城知县。学识渊博,通达古今,才华横溢。县志收录其诗文数十首。
   诗云:
  日暮西郊游,山堙水自流。
  夜深人未去,明月到桥头。
  田本沛这首五绝,言简意明,洋溢着浓郁的游兴。
  西桥,又被称为夕牛望月桥。传说在很早的时候,这座桥就有了。由于这里的景色太美了,就把一头神牛吸引来了。神牛平时不露踪迹,可是每到望月时,它就要来到桥头赏月,摇头晃脑,还不时地哞哞地叫几声,好像在对月影倾诉衷情。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神牛的事,听到了它的声音,见到它的身影。人们很好奇,也来到桥边,发现这里的景色真美。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越来越多。既为赏月,更为着神牛而来,人来多了,神牛就走了。
   最先是神牛望月,后来是人们望月,牛在人先。后来神牛走了,人们怀念神牛,就把这座桥称为夕牛望月桥。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水沟干涸了,月影没有了,八景之一的西桥夜月也被嵇山夜月替代了。夕牛望月的传说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望月”、“西光”等作为地名仍在,还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龙窟

  龙窟也称龙窝。据说在太公(吕望)集南,离城20里。它是一个地泉,深不见底,有龙蛰居其中。如果掘开泉口就会下雨,掩上泉口,雨就停止,非常灵验。
  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夏五月,蒙城大旱,连月无雨,土地裂口,禾苗枯干,官民焦急万分。
   这时有人说了龙窟的事,说是:“很久以前,有个人挖地挖到一个地泉,泉口大如斗,泉深不见底,他就用竹竿向下试探,结果泉水奔涌而出,过了一会便是大雨倾盆,昼夜不停,大地几乎被淹没。那人赶快堵住了泉口,雨才停了。从此以后,大家都认为这里可能是个龙窟。如果掘泉触怒了龙,龙的威势很难遏止,虽然能下雨,但也往往会形成水灾,所以大家都不敢去掘它。可是遇上大旱之年,实在无法才去掘它,屡掘屡应。”听了这些,大家相信这可能真的是个龙窝。县教谕杨先甲等说:“现在旱得如此严重,人们何不去掘龙窝,以解急难。”
  于是大家就去掘龙窝,结果真如那人所说。临去的时候还是骄阳似火,回来的时候,雨已经下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大。
   杨先甲怀着万分欣喜的心情赋《龙窝祈雨》一首,诗云:
  夏日骄阳肆厉风,黍禾枯槁遍如烘。
  频祈神宇无灵应,共谐龙窝冀卧通。
  步去日光方呆呆,行事两泽已濛濛。
  最欣沾足三犁后,苏得寻麻转岁平。
  此诗载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之《杂类志》。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艺文志)还载有时人(佚名)撰写的《龙窟记》一文。
  现摘录如下:
  “乾隆庚年(1750年)夏五月旱甚,虔祷莫应。适有人曰:‘太公集南有龙窟焉,掘之可得雨。’众请道其详。对曰:‘先是居民掘地得泉,孔大如斗。其深旁达,探之无际,涌出混混,激湍非常。彼时遇旱,忽然大雨,昼夜不休,几被淹。掩之,雨乃止。度其中或有龙焉,触之怒,势莫遏,虽得雨,多致灾。后遇大旱,掘之立应。’遂信其为龙窟也。今旱孔急,查往掘之。如其言。”
世界上根本没有龙,龙能兴风作雨,只是一种神话。然而龙窟求雨一事,载诸县志,诗文互见,言之凿凿,真有点让人不可妄断其是传说还是事实。
  我们还是把它作为一个美好的传说让其流传下去吧,因为它毕竟表达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


张氏两花园

  在蒙城县境内,涡河两岸曾有着闻名遐迩的张氏两花园。
  城东三十里涡河北岸,与双涧集隔河相望的张花园,占地三十亩,规模较大,通称“大花园”,又名“张氏别墅”。花园的主人名叫张士彦,字秀斋,世居蒙城,曾任镇江府丹徒县令。
  相传,清末民初,盗贼四起,世道不平。张士彦辞官归里,溯水北上,由江入淮,由淮入涡;行至双涧集西头河下,已是夜晚时分,皓月当空,天水相映。张士彦久别故土,出舱赏月,正好领略故乡的水上风光。忽闻北岸人声鼎沸,鸡鸣狗叫,拷打声、呼救声连成一片。又见远处火光冲天,判断是匪盗抢掠村民,即命卫士向出事地点连发数枪,匪盗闻声逃遁,这才避免了一场劫难。张士彦移船靠岸,正要前去安抚村民,只见男女老少已经来到河下,纷纷拜谢救护之恩。应村民们的恳求,日后便在此处置地三十亩,建造一座别墅,这就是俗说的“张家大花园”。
   花园大门口特植两棵大刺松,修剪成狮子模样,前爪按着绣球,尾巴朝天,张嘴吐舌,十分神气,像是欢迎前来游园的客人。大门两旁对联写道:“请你进来,谈谈园中乐趣;送君回去,想想富贵皆空。”走进大门,穿过奇花异草的花径,迎面是一座彩色的八角凉亭,各角挂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亭下设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亭旁有鱼池,池边有一片树林,绿树成荫,莺歌燕语。亭柱上的对联是:“闲中无事,静坐池边观鱼跳;闷里愁肠,漫步林间听鸟鸣。”树林后面是三间花厅,厅内正中置红木八仙桌,桌心嵌彩色大理石;墙壁挂山水画,显得古色古香。花厅门联是:“十亩小园,也种名花也种草;三间茅屋,又习古画又习书”。出离花厅,向右穿过角门,便是一座半地下式的花房了。角门是花房的进口,门旁也有对联:“人是人非皆不管,花开花落总关心。”穿过角门走廊,步入半地下花房,顿感温馨舒适,四季如春。花房共三间,朝南是玻璃屋面和花窗,可通风透光;屋内设火炉烟道,保持四季恒温。上下多层的花架上,放置各种名贵花草,香气袭人。其中有一株号称“国色天香”的牡丹,独树一帜,甚是神奇。再加那园中的春兰、夏荷、秋桂、冬梅,真是一年四季,花香四溢,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在张士彦的影响下,其四弟张士英,也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弃商归田,在县城东郊的涡河南岸营造一座花园。花园面积由二亩左右逐步扩大到八亩之多,因比其长兄的花园小,故被人称作“张家小花园”。花园虽小,却很精巧别致。园门朝东,横悬木匾,上书“张氏别墅”四个大字。门旁蓬松为伍,修剪成七层,高达十余米,远远望去,像是两名威武高大的卫士,四周蔷薇组成的花墙,整齐而又紧密,鸡犬难入。走进大门,穿过松柏夹道的花径,又有凌霄与松枝组成的二道园门,门额横书“松柏为友”。越过二道门,便见四间地下花室,室内奇花异草,琳琅满目。花室外面是目不暇接的花圃,平地花畦整齐如画,畦边小路四通八达。花圃中镶嵌着明镜般的鱼池,池边置有砂礓石块叠成的假山,绿柳成荫,山水相映,景色宜人。过去,县城的文人雅士常来游园赏花,《漆园诗社》的诗友,常来吟诗作赋。牛映萱老先生赏花诗云:
  砚田不给稻田香,
  赐于两株植门旁。
  劝君早割东篱菊,
  春风吹动笑眯眯。
  可惜,抗战期间,国土沦陷,山河破碎,张家兄弟苦心经营的两座花园也毁于兵火,夷为平地。如今,只有城东郊的小花园尚残留蓬松两株,百日红、万年青、凌霄、倒栽槐各一株,可资追忆当年绮丽的风光。


东西怀德桥

  据明、清《蒙城县志》载,蒙城旧有土城,开南、北、西三门。东面因涡水环绕,故未立门。明正德六年(1511)改筑砖城,增开东门及小北门(因这段涡河逐渐往东北改道),并在城墙外面开挖护城河,城内开挖内城河,以泄积水。然而内外城河的蓄水量毕竟有限,由于不通涡河,遇到大水之年,城厢内外依然积水成灾。于是又在北门外顺河街东、西两头各挖一条排水沟,导积水入涡。天长日久,两条排水沟越冲越宽,越流越深,影响了交通。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宿州统领陈怀德,家住本县东北二十五里陈圩孜,目睹百姓进城不便,甚感忧虑。一次,陈怀德返蒙,正值大雨过后,沟水涨满,涛涛而下,两岸挤满了行人,无法通过,有急事的只得涉水。陈怀德令随行人员找县官出城视察现场,问:“面对此景有何感?”县衙官员拜道:“应为百姓方便,敬请大人吩咐。”陈怀德道:“在此建桥,方便百姓,我蓄意已久,今特与你们协商,能否建东西两座桥?”县衙官员作揖拱手道:“遵令!遵令!”
   陈怀德立即从军营拨款资助建桥费用。不久,东西两座石桥建成。蒙城县官为博得大人的欢心,故命名为“东怀德桥”、“西怀德桥”。
  陈怀德身居为高官,不摆官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宿、蒙百姓曾赠匾十余块,赞颂他的功德。解放后,陈圩小学办公的一块木案就是其中的一块木匾,上面刻着“耄耋获荣”四个金色大字。
   自建东、西怀德桥后,大大方便了城乡贸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这两座桥就显得有些狭小。又因多年失修,残缺之处易生事故。后有陆虎臣出面和官府、士绅商计,动工重修,将桥身加宽加高,桥头立有石碑以记。
   民国三年,汪篪来蒙任县知事,又由当地士平;绅们出面募捐,对东、西怀德桥再次复修,并在东怀德桥东头路旁立有石碑以记。解放后在东怀德桥下修涵洞,将修桥石碑数块竖于桥身东北角墙内。惜后来居民填塘建房,这些石碑沉埋于废土之中。


涡河古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涡河东渡口的景象和沿河风光,至今记忆犹新。
  从蒙城北大街到北城门,那古老的城门瓮圈里,阴森森的,发黑的墙壁上,往往贴有官府的告示,天长日久,墙上便残留着一层厚厚的发霉的痕迹,因无人刷洗,发出了酸味。出了城门,便是东西向的顺河街,沿街是一家接一家的饭店和熟食摊点;行人经过,店里发出招徕顾客的吆喝声。这些针对乡民的饭铺,有馒、稀饭、豆芽菜,花上十几文铜钱,便能把肚子填饱。由顺河街向北,穿过短短的石巷街,便到了河下东渡口。
  往年的涡河渡口,既无过河桥,也无渡船,而是大约七、八只平板木船。组合在一起,紧紧相连,形成的浮桥,贯通涡河南北。
  浮桥上南来北往的行人如梭,徒手的,担挑的,挎篮的,推车的………,男女老幼,来往于浮桥之上。人在桥上,晃晃悠悠,别有一番趣味。如有船只通过时,管桥的人,便用篙把浮桥中间的船撑开,让船只通过。开桥的持着一根系有小布袋的长竿,伸向过船,船上的“老大”,便拿出两枚铜板,丢在布袋里,这便是付的河费。船过后,浮船又重新合拢,行人才能通行。
  涡河北岸是条小街,两旁多是宽门大院的破旧土房,有粮行、马车行。宽门大院便于车辆和牲口出进,大车不能过河,都停留在这里。河北通往宿县的大道,那时没有汽车,客商多乘马车,一天可达宿县,车费每人两块银元。
  浮桥附近,停着一只只民船,船上炊烟袅袅;有时停有渔船,船上的鱼鹰伸长脖子,东张西望,偶而发出叫声,引起人们驻足观望。每到夏天,成群的顽童便在浮桥边游泳、击水,笑声、水声响成一片,涡河边杂草繁生,附近的居民,常常用竿子打捞,拧成大团,然后捞回家中喂猪。
那时,涡河没有污染,河水清清,沿岸景色秀丽。花十几个铜钱,便可乘民船至小涧或东至双涧。如果沿着河南岸向东步行,二里处便到沙果园,也只是十几个铜板便可乘坐在园中吃个够。站在河岸上,只见河中白帆片片,岸上纤夫拉着长长的纤绳,拖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缓行着。船上“老大”,嘴中不时发出呜噜的唤风声。沿河继续东行,村庄毗连,绿树成荫,春日桃李盛开,夏秋果实累累,布谷声声,黄鹂啼唱,蝉声噪耳。沿岸沙地多为瓜田,斗大的西瓜,躺在田里,甚是喜人。
  斗转星移,历经沧桑,如今古渡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白云庵

  白云庵曾经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古刹,遗址现位于我县范集乡戴园村西田庄东南直沟东岸。据《蒙城县志》记载:该庙是古坛城(北冡故城)的东门。民间传说从前有个刘氏姑娘嫁给戴姓人家为妻,婚后不久夫亡,守节不再醮。娘家为她建白云庵,让她出家为尼,因戴姓是当地名门望族,有18个庄,白云庵又成了戴氏的家堂庙,故称“戴堂庙”。
  此庵初建年代己无从考查。据耄耋老人回忆,自清代中叶至抗日战争以前,曾三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为西田庄田老捷、戴集戴殿先和马桥马立人经办,他们都是素孚众望的秀才乡绅。
   此庵有前后两殿,砖瓦结构,造型庄严古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具有典型的民族建筑风貌。
   后大殿三间,中间出厦,两根红漆明柱立在青石鼓座上。殿顶是鸳鸯瓦,檐瓦下垂,形如牛舌。滚龙脊上由龙形脊砖组成二龙戏珠图案;脊中间修一个庙上庙,内有姜尚像,叫做“神上神”。小庙两侧各有两个小猴子,脊端有龙头,屋山是风火山。殿中塑有观音菩萨像,两手托着红孩儿,后有娃娃山,遍布泥娃娃,还有一座闭门小庙。神台上置一香炉和一对烛台,前面八仙桌上有一套紫泥茶具,桌前八砖地上放一圆形蒲垫,供香客拜神。东梁上悬吊一面大鼓,粗约两人合抱。东间塑窦真阁夫妇像和站班。西间是老僧住室。
  前大殿三间,造型与后殿相似,略矮,中间无出厦,脊上置避雷针。殿内正中间塑东岳大帝像和站班;东间塑关圣帝君像,周仓持大刀、关平捧大印分立两侧,东屋山还有黄天化像;西间是气三官铁像,并有铁神站班。
  配殿两小间,比前殿低得多,前大殿东墙开有小门与配殿相通。西间是大门通道,门楣上额白粉墙上题“白云庵”三个金字,雄厚遒劲,为清代秀才田稔手迹。过道东西墙边各立石碑一块。东间名“三义堂”,塑牛王、土地和财神像,鬼、判站班。
   东廊房是六间海青房。南三间为客屋,供来往僧、道、尼姑、行旅客商、乞丐等人借宿。北三间正中塑神医华佗像和站班;北间塑大红马一匹和弁童,南间为小沙弥宿舍。
  西廊房是四间草房,南两间是牛屋、草房,北两间是厨房、磨房。
   大院中砌一道砖墙,正中是大圆门,分为两个小院。前院空无设施。后院东侧有大松树一棵,有铁铸上层圆形伞式带尖、底座两耳三足如鼎形的香亭一座,还有一大铁钟,悬于木架上。每逢朔望年节晚上,万籁俱寂之时,和尚奋力鸣钟数十响,声闻十余里。
大门外,五棵大槐树一字排列,宛如门卫。东南路边有石井一眼,泉水清冽甘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庵中壁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皆维妙维肖。后大殿东壁画“八仙过海”;南墙门楣画“唐僧取经”;西间箔墙上为“花鸟四季平安”屏。
  前大殿东墙画“龙”,龙下画“三英战吕布”;西墙画“虎”,虎下绘“五岳归天”;后墙画“刘备江东赘亲”;前墙门楣绘“苏武牧羊”。配殿东墙画“旭日东升”,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霞光万道。
  每年农历二月六日和九月九日逢会,据传说是华佗的诞辰和忌日,会期一至三天。承平丰收年景,有梆剧、花鼓、杂技、拉魂腔、拉洋片等文娱活动;有占卦、相面、佛道讲经、帮派收徒等迷信活动;有开鸨、推牌九、掷骰子、打麻将等赌博活动;庵周围卖吃喝的、做小生意的,应有尽有。很多善男信女或徒步或乘车骑马专程进香。有的人因病向华佗祈祷求药;有的人因娇儿病重投医无效而求神治病。偶有病愈者,穷人把孩子舍给庙里当小和尚;富家等孩子十二岁时,唱三台大戏,让孩子倒骑驴绕庙三圈,老僧用笤帚打出庙门“还俗”。婚后久不开怀的妇女或有女无子者,来庙“拴儿”。更多的人是来看热闹的,足有数千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庵周围黑棚、白棚一望无际。庵门前,游僧、乞丐端着小笸篮,哀求施主撂香钱。华佗殿、后大殿搁放大笸篮,由庙僧看管,香客随意施钱。
  此庵与坛城集上、下寺,白沙集白沙寺,曹市集曲水寺属同一佛门流派。其禅师盛临五及其徒田心法圆寂后,都葬在该庵僧人墓地。此庵有120亩庙地。清末废除科举制后,在此办学。
  建国后,设立戴堂完小,神像全毁。“文革”后,改立初级中学。


风月亭与漆园诗社

蒙城风月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当时“漆园诗社”诗友们从事诗文活动的场所。
  漆园诗社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本县组织较早的文学团体。当时蒙城城乡各地文人、学者中诗歌爱好者有近百人参加。诗社召集人杨景崧(名春峰)是本县百年老店“存仁堂药号”的店主。杨于1935年在其后院兴建“卧云楼”作为藏书楼,并在卧云楼上建筑一座“风月亭”,作为诗友们固定的活动之处。每年农历夏至后“初伏”之日起,逢九以“消寒会”名义召集诗友活动一次,吟风弄月,相互酬唱,遂将此亭命名为“风月亭”。
  风月亭坐北向南,亭前门上悬挂“风月亭”黄底绿字匾额。亭内北墙上方有横匾,上题“别有天地”。两边挂联是:
  万户人家归眼底,一亭风月话窗前。
  亭内西窗上题写:挹爽。
  两边对联是:
  月到一亭浑似水,诗题四壁重如山。
  东面窗上题写:迎曦。
   两边对联是:
   到此诗情应更远,如斯胜境复何求。
   漆园诗社社员们经常在这里吟诗作文,作品颇丰,由杨景崧汇集成册,命名为《风月亭集》(上、下两卷),是本县最早刊印的诗集。而杨景崧本人的诗作,则另汇集为《卧云楼诗存》(上、下两卷),单独出版。上述两书已由县志办送省复印,现存蒙城县志办公室。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县城相继沦陷,诗社人员四散奔走,诗社遂停止活动。此亭虽经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仍幸存无恙。解放后卧云楼及所属房屋,因其是皖北民居的典型代表,被蒙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1999年,卧云楼及整座建筑被全部拆除,原址及其以东的明伦堂前面的大片土地改建为历史文化广场。


奶奶庙

   在蒙城东北十五里,蒙宿公路北岸,有一座庙---奶奶庙,它修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 元627—649年),当时唐朝初建,天下稍定,统治者为巩固他的统治,利用佛教来麻痹人民的意志,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广修寺院。大将尉迟敬德屯兵蒙城板桥桥东毕集。派人在蒙修了不少寺院,奶奶庙就是其中之一。
   泰山为五岳之首,山顶碧霞宫,有一座寺庙,叫泰山奶奶庙,此庙修成后也以泰山奶奶庙命名。原地址在吴寨东四百米杨洼。1990年有人拉土在那里挖出一口井,用砖砌 成的,还 挖出一个陶罐。据推测,可能是当时和尚吃水用的。后来经过多年,庙宇失修毁坏。明朝万历年间,当时蒙城隶属凤阳府,经过和尚化缘,地方知名人士募捐又在今吴寨南二百米,重修此庙。为纪念那些修庙捐款的人,庙门两侧的石碑上雕刻着他们的名字,石碑至今尚在。
  奶奶庙当时占地百亩,南边是前大殿,石狮把门。东西各有三间廊坊,门两旁各有一个石鼓,两边墙上各有一块石碑。寺庙正中是一尊泰山奶奶的塑像,它安详地端坐在娃娃山上,娃娃山东侧挂一口大钟,一天到晚钟声不断,东间塑有送子娘娘三小妹的神像,庙的后墙上贴着水浸金山寺的油彩画,每幅画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每年三月初五、十月五日都有庙会。会上有大戏、琴书、杂技等精彩表演。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赶会 ,许多善男信女纷纷进庙上香,祈祷求愿,庙内整日香烟缭绕,钟罄不绝,小商小贩,名人墨客把庙会点缀得热闹非凡。
  清朝末年,苗蛮子攻占蒙城,奶奶庙再遭劫难,后来又重新修建。1940年,日寇攻下蒙城,奶奶庙又被付之一焚,许多文明古物被烧毁抢劫。1942年重修。
  庙里的最后一个和尚名叫武让 ,亳州人。他左边脖子长了个大肉瘤,人们管他叫俩头和尚。他和一个徒弟每日敲钟诵经,人们在很远都能听到。
  文革中,奶奶庙被毁坏,至今所剩下有价植的东西廖廖无几。而今每逢三月 初五、十月十五,人们还是从很远的地方前来赶庙会,但已成为无庙之会,远没有从前热闹,给人留下许许多多的遗憾。


刘海庙与刘海井

 蒙城民间有七仙八景的传说。在七仙之中有一仙人当地百姓称他为刘海仙。
  刘海,名喆,字昭远,号海蟾,渤海人,金朝进士,十六岁及第,五十岁作宰相。一日下朝路遇两位道人,见刘行礼,请刘至其家稍坐,并向刘讨一金钱,自拿出鸡蛋十余个,把蛋垒在金钱上,刘见了大惊曰:“太危险了。”道人曰“宰相,你才真太危险呢?伴君如伴虎,对不对?”刘喆醒悟,官不做了,换了便衣到终南山出家,他云游时到过蒙城,在蒙城城内西北隅修练,建有一庙,庙东墙外有井,相传为刘系蟾处,至今井上留有绳痕,或即当时遗留之仙迹耳。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刘海与金蟾”的故事。
  在老城内西北角处有一古庙和庙院,庙东墙外有一水井,这就是我县民间流传的刘海庙和刘海井。庙虽不大,名声甚远。庙中有三神殿,在中间神台上坐有一位胖胖面带笑色的神像,在他的两肩上挂着一条穿有金钱的如意带,用两手拿着。神仙面前有一金蟾正在用嘴系金钱的样子,这就是“刘海仙”。后来又在庙殿东间的神台上立一座萧何神像,是我国最早创立法律的官员。在西间的神台上也立一座速报神的神像。在庙院内有两间东厢房,先是看守庙人住房,后来成为当地吃素行善的人们集会超度、念经求愿的地方。屋内墙上挂有劝人行善做好事的画图。在庙东墙外的这口水井,就是“刘海井”,刘海井口上面有一块整体园口的青石井台,在井口的周围至今还遗留着一些大小深浅不同的绳印,据说是刘海当时用金钱如意绳系井内金蟾仙女,日长天久磨的绳印,只等到把金蟾仙女从井里救出,方才终止。这就是刘海庙和刘海井及刘海系金蟾的传说。


三星街

蒙城老人皆知县西门内有一条南北街,名“三星街”其街名的来历,却鲜为人知。
  清嘉庆十九年(1814),我县著名指画家苏廷煜(曾任巢县教谕,后升江宁府教授),以年老告退,返里闲居马头街苏家巷(即今三星街),赋诗作画。其绘画作品,笔法苍古。最著指画,为世人所珍爱。晚期画作署名“九九老人”、“苏虚谷”。本地绅士能求得苏老先生一幅画,则视为珍品,引以为荣。苏廷煜集平生诗作,题名《鸠居集》。当时,与苏为邻的两位老人,一位名叫姚显相,另一位名叫熊体仁。姚、熊二老均系一介寒儒,虽学识渊博,一生未入宦途。姚显相已九十五岁高龄,苏廷煜与熊体仁也年逾八句。三位老人年事已高,同为乡里,志趣相投,遂结为好友,本城人称为“三寿星”。三老闲时,常在门前相互招呼、谈笑。有时相邀游乐于山水之间,有时聚在一起吟诗作画,相互切磋学问。姚显相虽已年逾九十,仍耳清目朗,尚能在家教私塾,为本县培养人才。熊体仁平时专事著述,致力收集文献资料,广征博采,私人续修《蒙城县志》数卷。
  当时,县里正打算修《蒙城县志》,唯担心文献资料被岁月淹没,无处查询,有人即向县令推荐此书,为修《蒙城县志》提供了大量翔实史料。
   三位老寿星不但学识渊博,品德也很高尚,素为乡里绅民所敬重。姚、熊二老劝捐修茸,有时家里穷得待米下锅,也不私自动用大家分文捐款。某年,苏廷煜的父亲于旧历年三十夜病故。当地有一家财主急等补苏廷煜父亲廪生的缺位,备了一份厚礼,前往苏家吊祭;借此向苏廷煜求告说:“令尊生前是本邑廪生,仙逝时在年三十下半夜,这就算是去年的事了,今年我便可补个廪生。此事你知我知,日后必当重谢!”苏廷煜一听这话,勃然大怒,将其礼物甩出门外,怒斥道:“你想行贿欺取功名,又想叫我家老父亲少活一岁,我岂能答应你?快滚 !”这家财主见势不妙,灰溜溜地去了。街坊邻里闻此事,都赞苏廷煜品德高洁。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七月一日,颖州知府左辅访得苏廷煜、姚显相、熊体仁三老人德高望重,在乡里上下称颂,特在马头街立“三寿星碑”并亲为题记,表彰三位老寿星;将马头街更名“三寿星”街,人们俗称为“三星街”意为三寿星的居里,延传至今。
   注:明、清两代,由州、府、县发给银子和粮食补助生活的生员称为廪生。


一人巷

  蒙城是皖北地区的一个古老县城,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县城西门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新民街,街的中段有一条南北小巷,长约300米,宽不足一米,巷内两人迎面相遇,必须侧身相让,方能通过,所以,人称“一人巷”。
  “一人巷”的由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县城有两个大户人家,一个姓何,一个姓李。何、李两家都在此建宅,为争一墙,互不相让,诉诸县衙,久断未决。原因是:何家的亲属何惟敬在京城官居御史,蒙城人通称他为何御史,有权有势;而李家乃地方上名门望族,不但乡下有良田千顷,而且与官府名流互有来往,在地方上颇有实力。因此,蒙城县衙左右为难,亦无良策,只好拖延下去。
  后来,何家修书进京,诉说此事。何御史看过家书之后心想,蒙城乃是我的故乡,如因区区小事,依权压人,岂不受父老乡亲耻笑!于是立即提笔,回诗一首,代作家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人一墙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何家接到回信,遵照何御史的嘱咐,自动先让一墙,李家见此情景深感羞愧,也让一墙,因而留下此巷。


千年白果树


  蒙城东四十五里移村集,有两棵堪称历史文物的白果树。
  据说,汉朝时期,移村集乌家有个当朝的大官,通称“乌老”。乌老在家乡建造了一座花园,叫乌家花园。这个花园不知早在什么时候就不存在了,只留下了两棵白果树。一直到现在,这里还流传着两句话:“朱洪武起初,大树两棵”这就是说,早在六百多年以前,这两棵白果树就已经是“大树”了。
  两棵树一南一北,各占一块地方,相距大约半里路,南面的一棵大些,要六七个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北面的一棵小些,但也有五六搂粗。两棵树的高,那就不用说了,几里路之外就能历历在目,它们的枝丫直伸到半天空。
  这是两棵不同性别的树。根据两棵树结的果实,村上的人称南面的一棵为母(雌)树,因为它的果实大些,也饱满些;称北面的一棵为公(雄)树,因为它的果实小些,也不那么圆滑。
   这是两棵饱经沧桑的树。漫长的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它们真是老态龙钟了。树皮绽裂,树干上有的部分突起,向下垂着。好动的孩子踩着裂缝,拽着突起物,可以 爬到树丫上。一部分老根裸露地面,高高低低,盘曲如虬,形成一个个天然的小板凳。两棵树都蒙受过灾患。南面的一棵,即所谓母的一棵,招致过雷击,结果有一粗枝被击断,另有一粗枝被烧枯,如今,仍然能够看到那痕迹。它还遭过一次火灾。一次逢会,树下聚集了很多人,有人把旱烟火磕到了干枯部分,于是燃烧起来,以致把树干从底到上烧空了(也有说是村上小孩烧毛豆引燃)。世上就是有些稀奇古怪的事,后来竟沿着树洞,长出了一棵小树来,人们称之为“飞来的树”。这大概是鸟雀把树果弄掉下树洞才造成这种奇观的吧。北面的一棵,也招致过雷击,结果呢,留下一个很大的枯枝,树干的东南侧一面,从下到上掉了皮,木质部分裸露着,如同人袒露着胸怀。它也遭过火灾,这是十几年前的事。当时,火势很猛,树高,水远,一般人也无可奈何,大队就向县消防队告急。不过,当消防车赶到时,已来不及抢救。这棵以古老和高大而名闻遐迩的树,就这样被烧掉了。村上的人是很为之可惜的。
  这是两棵有着神话传说的树。据说,当初公的一棵遭雷击时,有人看见,母的一 棵往东南伸的一个粗枝上,坐着一个女子,白鞋、白衣、白头巾,前合后偃,哭得很伤心。这个传说是美丽的,它寄托着人民群众夫妻恩爱、患难与共的思想与情操。
  今天,两棵树中,只剩下母的一棵了,它虽历经劫难,却仍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倔强的性格。春天,在阵阵东风的吹拂下,它抽出万千嫩芽,终于长满新枝新叶,枝枝覆盖,叶叶交通,苍翠欲滴,犹如绿色的巨伞,撑在半空中;夏天,它用自己浓密的枝叶,遮盖着强烈的太阳光,投下大片的浓荫,供人们乘凉休息;秋天,它的叶子黄了,枝叶间挂满了金色的果实,这便是白果,学名叫银杏。冬天,风狂雪暴,它傲干奇枝,对抗着暴风雪,如同一位坚强的女性,一身英武,正气凛然。就这样它成了全村人的骄傲,和每个人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它也像另一棵一样,一直是远方的人们心驰神往的景致。不少的人,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听它的情况;不少的人,怀着一睹为快的心情,专门前来观光,看看,摸摸,抱抱,徜徉树下,不舍离去;可能的话,还要摄下一个照,取下一片叶,带上一个果,临走时,再留下深情的一瞥。


三报司

千年“鸿雁树”

陈仙桥四十五里上天梯

蒙城八景之一庄楼梦蝶

蒙城八景之二嵇山夜月

蒙城八景之三涡水晚渡

蒙城八景之四狼峰霁雪

蒙城八景之五冷涧垂虹

蒙城八景之六圣井甘泉

蒙城八景之七漆园春雨

蒙城八景之八慈寺晓钟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继续阅读下半部。

来源:蒙城政府网 蒙城身边事

编辑:卢慎 王海龙

觉得不错请下方点赞!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