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关于放流:你应该知道的事

题记:

钱 钟书先生早在《围城》中曾借方鸿渐感叹过国外的东西一到中国来就会变样,这话放到现在仍然没有错。不说我们的某主义还是不是和其创始者甚或至与它的中国改 造者想象的一样,不说我们在“与国际接轨”理念下的选择性政策引入,也不说利益牵连下拒绝借鉴他人先进制度的“中国国情”;单说我们改革几十年后普通人生 活中的小事,你就会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管理者强加给我们的高墙内,更生活在自我划定的观念牢笼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拒绝于向外看,而且连别人好不容易 从墙外带来的一点东西都要从自己原本的观念出发进行恶毒的揣测。这就不仅仅是坐井观天,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跟他一样下到井里来了。

放流是一个外来的观念,将钓到的鱼儿 再放回它们生活的水中,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不仅可以保护鱼类种群的数量,也使得钓鱼这项活动获得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否则,争相把钓获的大小鱼都带回家吃 掉,最终的结果将是无鱼可钓。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种于己于他都非常有益的思想,可国内除了那些经常参加钓鱼比赛的“职业钓手”之外,很多人都不 愿意去接受,很多人对放流思想的认识也还是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更不用说积极践行了。


其 实即便是职业钓手,很多人也只是将放流作为钓鱼比赛的一种规则机械化地执行罢了,他们或许能够将这种习惯延续到平常的野钓当中,但是对于放流背后的支撑性 理念却不一定有较深的理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有关放流话题的讨论上往往出现很多非常幼稚的想法,比如说有人就认为放流与佛教的放生是差不多的概念,都 是出于对生命的同情,属于“善行”的范围,也有人直言国外之所以流行放流乃是因为人家有法律规定,等等。这些观念根本上还是源自于对放流及其历史的了解太 少。所以,作为“舶来品”,我们最好还是先了解下“歪果仁”的想法与做法,了解真正的放流是怎么一回事再来看到底该如何借鉴罢!

一、放流:令人纠结的问题


放流即主动将钓获的鱼部分或全部放回其生长的水域,这一钓鱼人的自主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之前英国普通淡水鱼垂钓者或者叫有鳞鱼垂钓者[1]的放流实践,而这一观念在飞蝇钓和路亚钓者中的广泛传播一般始于20世纪中叶(各国略有不同)。在西方国家,这种观念的提出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性作钓。但是这种观念却受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挑战,很多人认为鱼类的神经是很发达的,它们在被人钓上来的过程中承受着非常的大心理压力(stress)和痛苦,很多鱼类因此而受的伤很难恢复,从而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伤害。这类观点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根源于西方人的平等意识之中。因此有些地区或国家,比如说德国和瑞士,因为他们认为放流是不人性的,所以是禁止放流钓的。德国的《动物福利法案[2]》(Animal Welfare Act) 就明确指出“任何人不能使动物遭受任何不合理的痛苦、折磨和伤害”。也就是说在这些国家虽然可以钓鱼,但是钓上来就要及时把鱼弄死并带回去吃掉。西方国家 的这些思想可能在国内某些人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人家确实固执地将这些他们认为正确的观念(如平等意识)贯彻到底了,没有采取对人和动物的“双重标 准”。


当然,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像德国和瑞士那样“一根筋”,但即便是在那些提倡放流的国度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观点仍然对放流的钓鱼人构成很大的挑战[3]。 他们援引有关研究指出鱼类的痛感并不弱,而且放流会对鱼类产生很大的危害。据说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就曾将蜂毒和醋酸分别注射到虹鳟鱼的唇部,结果鱼儿反应 非常激烈,有人就以此作为根据来反对钓鱼人说的鱼类唇部不会感觉到痛苦的说法。当然也有反对者指出这只能证明鱼类对化学物质而不是疼痛的敏感。不过,恰恰 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放流的钓鱼人越来越关注鱼的感受和放流后鱼的生存,放流行动才变得越来越细致和科学化。稍做搜索你就会发现,大量的钓鱼网站都会提供 关于放流的知识,从钩子的选择、摘钩的方法、抓或者抱鱼的姿势到深水海鱼放流、鲨鱼放流的种种具体做法,可谓是一应俱全、细致入微。

更令人敬佩的是随着放流理念的传播,一些研究海洋生态的科学家们也注意到了钓鱼人保护鱼类的努力,并为此做了很多针对性的研究,其目的便是为钓鱼人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提供更多的信息。2014年《海洋生态进程》(MarineEcology Progress,影响因子在2.7左 右)就曾发表一篇研究钓后放流对鲨鱼心理压力、反应能力损害及生存的专业论文,迈阿密大学的研究者对五种鲨鱼(锤头鲨、黑鳍鲨、公牛鲨、柠檬鲨及虎鲨)进 行了实验性的钓后放流行为。他们通过采集血样检查鲨鱼的心理压力,做了反应能力测试并通过卫星标签观察鲨鱼放流后的生存状况。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研究者 得出结论认为“尽管有虎鲨之类的鲨鱼可以在放流后很好的恢复,但是锤头鲨等却(在放流后)很脆弱和敏感的。”他们进一步指出,“看到鱼儿放流后游走了并不 意味着它们就能活下来。这对于我们保护这些脆弱的物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它们需要得到特别的照顾。”事实上,鲨鱼垂钓爱好者在推动鲨鱼保护的过程中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努力引发了社会整体的关注,研究者才会积极研究放流对不同鱼类的影响,而这些研究又为放流者更合理科学地践行放流提供可靠的 依据,从而形成了钓鱼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放流鲨鱼

反 观国内,我们纠结的问题是这些:别人不放我为什么要放?别人下网、电打鱼(即便不是当场甚或不是当地)我放不放?国家连水污染都不管,凭什么你要我们放 流?家里亲戚朋友多,拿回去让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和“战果”难道有什么不妥吗?……稍微温和一点的观点是:放流是个人的事情,你不要搞道德绑架;做好自 己,不要管别人。其实这都是对放流理念缺乏了解的结果,很多钓鱼人甚至以为放流是出于对鱼的“同情”,与佛家的放生思想是一致的。而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 这两种思想其实恰恰是相反的,对鱼类心存同情的动物保护主义者是强烈反对放流的。因此为了更多地了解放流理念,我们不妨再看看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


二、放流(catch and release):从“钓了吃”(catch and kill)到“钓了放”(catch and release


很 多人看到新闻说美国的亚洲鲤鱼(准确地说应该是亚洲鲤科鱼类,包括鲢鳙、鲤鱼等有鳞鱼)多得不得了,便以为这是他们不吃鱼或者不懂吃鱼的结果。他们确实不 吃这些鱼,这是因为这些鱼的引进本就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治理水污染的,到如今水污染治理好了,这些鱼却又不好处理了。西方人不是不吃鱼,而是他们都喜欢吃 低污染、少刺又美味的海鱼。中学英语课本里常提到的英国食物“fish and chips”(炸鱼和薯条)里边的鱼一般都是鳕鱼或比目鱼。所以正是因为吃鱼而导致的过度捕捞(overfishing),西方各国的渔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鱼类资源的必要性,很多钓鱼人便主动从原来的“catch and kill”改变为“catch and release”,更看重钓鱼过程中人与鱼的斗智斗勇过程。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英美国家的传统是将飞蝇和路亚作钓的对象鱼称之为“game fish”,即猎物鱼,它只要是用来钓着玩,而不是用来吃的。可见他们从语言上都已经将钓鱼活动的娱乐性与生产性(钓鱼吃或卖)划分开来了。


1952年美国密歇根引入了钓后放流的理念作为对产卵区鳟鱼的保护举措,这一观念很快便为钓鱼人所接受。之后很多有名的钓鱼人又推动了这种观念的进一步传播。而实际上,著名飞蝇钓钓手Lee Wulff早在1936年就开始宣扬放流精神,他的一句名言是“对象鱼[4]太少,一条鱼只钓一次太不划算。”(Game fish are toovaluable to be caught only once.直译为“对象鱼太珍贵以至于不能只钓一次”)这句话很快成为放流的经典解释,现在很多国外网站的首页上都有,而放流的理念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比如,在澳大利亚,放流自197080年代逐渐流传。现在它已经成为保护当地脆弱的淡海水鱼种的普遍的关键做法,这些鱼种包括古老的澳大利亚本土鱼墨累河鳕鱼[5]Murray Cod)以及生长缓慢、曾被大量捕捞的澳洲银鲈(据说营养价值很高)、被大量捕捞的近岸扁头海鲶鱼(Dusky Flathead)、以及条纹四鳍旗鱼(Striped Marlin)。


3:因放流而得到保护的澳洲鱼种  

1)墨累河鳕鱼                                                2)澳洲银鲈


3)扁头海鲶鱼                                            4)条纹旗鱼


2003年,在爱尔兰共和国,放流思想被作为大西洋鲑类(三文鱼)以及海鳟类鱼种的保护措施而引进,自此很多鱼种的强制性放流制度开始建立起来。爱尔兰的传统有鳞鱼垂钓者本来就有放流的习惯,但是对于以三文鱼为对象鱼的垂钓者而言这无疑颠覆了他们原来对这种鱼类资源的看法[6],因此当地《曾福》为了保护资源实施了一系列提倡放流的鼓励性措施。相比之下,加拿大则对很多鱼种实施了强制性放流制度,并且规定了在若干情况下垂钓必须使用无倒刺鱼钩。


从 上面的回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放流的行动首先起源于人们对鱼类资源保护的认识,起源于钓鱼人希望钓鱼活动获得生态持可续性的远见。虽然很多国家先后将钓后 放流作为保护鱼类的法律制度进行强制性推广,但总体来说还是钓鱼人的观念改变在先,《曾福》对这种观念的制度化与强制性推广在后。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 为很多国内的钓友误以为国外钓鱼环境之所以那么好,钓鱼人之所以放流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曾福》对钓鱼活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这显然颠倒了事情发展的先后顺 序,虽然现在的西方国家对钓鱼活动的强制性规定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鱼类资源的作用,但这些制度之所以出现并能得到推广恰恰是借鉴了钓鱼人群体中观 念的改变及他们主动实践的结果。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在很多国家虽然有对钓鱼的详细规定但实际执法密度并不大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并没有人对你的渔获进行检 查)大部分钓鱼人仍主动放流的行为。应该说正是钓鱼人垂钓观念的改变使得这些国家钓鱼法律规定与制度的实施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了其顺利的推广。


就 国内而言,很多钓鱼人一谈起鱼类资源的保护就没完没了地批判电鱼、下网等行为(当然,这些行为并非不需要批判),并认为《曾福》渔政部门执法不力是造成鱼 类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国内钓鱼人自身的垂钓观念都没有转变,对放流的理念甚至于都持保守态度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引进国 外的钓鱼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真的可以很好地运行起来吗?自身都不愿意做出改变,而希望别人改变或者社会与《曾福》的努力来推动制度的建立从而保障自身的 利益,这显然太过天真了。


三、放流:艺术还是技术


不 过话又说回来,放流在国内实际上也不是没有发展,特别是很多路亚人从一开始就默默地自觉践行这一理念,而我本人也正是在接触路亚钓之后才逐渐了解放流的。 可是一旦深入接触,你又会发现就放流这个“动作”本身而言,国人也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做法。有些人虽然讲求小鱼放流,但他们喜欢在放流的时候“让鱼再飞一 会儿”;有些人放流追求的却是某种“率性”,有所取的时候通通拿走,不想拿的时候又通通放掉;还有一些是要建立自己的“菜园子”或者“自留地”,只在这里 放流而别处不放;等等。这么做可能都有理由和原因,但是当我看到国外钓鱼人放流时候的一些细节时我还是感到非常的震惊。


4:“让鱼儿再飞一会儿”的放流(可能对于黑鱼来讲,这样放流也许伤害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方式毫无美感)



只要在网上少做检索你便可以发现国外有太多介绍放流操作技巧的网站,这些网站不仅包括讨论钓鱼的专业网站,还有很多《曾福》部门的网站上也对放流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比如说密歇根州的自然资源保护局(Michigan DNR)的网站上就专门开始了一个关于钓鱼的页面,上面详细介绍了放流应该注意的事项。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下面摘录几段

起鱼(Landing): 很多情况下,对于要放流的鱼儿最好不要使用抄网。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是将鱼儿牵到船边,抓住钩,在鱼仍然在水中的情况下将钩摘下。有一些鱼,如鲈鱼,很轻 松就能抓住其唇部;而对于另外一些有牙齿的鱼,如狗鱼、鳟鱼等,要是用手指伸入口中抓取的话,手指就很容易被扎穿。如果一定要是用抄网的话,请一定确保你 的抄网够大,不会使鱼体耽在抄网的硬架上。塑胶抄网相对于传统的抄网对鱼体的伤害要更少。

抓鱼(Handling):想和在放流前和鱼儿合影的话请务必小心抓取鱼体。在抓取鱼体之前请将双手手打湿,以防干燥的双手破坏了鱼类体表的保护性粘液。确保稳当地抓住鱼体,同时不要挤压。对于大体型的鱼来说,戴上手套摘钩会更适合。不要让鱼儿在船板或地上扳跳。

其他窍门:放流时请温柔地将鱼放回水中。如果鱼儿表现出活力下降,可将鱼放入水中轻轻地前后推送以使水流流入鳃中,这将使鱼儿恢复活力。在河流垂钓时,可将鱼头对准水流的方向,但切记避免太急的湍流。

5:塑胶抄网

对 于垂钓过程中鱼儿将鱼钩吞入口腔深处怎么处理的问题,很多网站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通常的做法是在放流时将鱼线尽可能短地剪断,再把鱼儿放回水中即可。很 多情况下鱼钩会在鱼类之后的生活中自然脱落,也有未能脱落但不影响鱼儿生长的情况。一种新的方法则是从鱼鳃处摘除鱼钩(由于网络屏蔽,介绍该方法的网站未 能打开)。不过根据有关研究,鳟鱼“深喉”后的死亡率极高,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所以最佳的方法还是尽量避免“深喉”,为此他们提倡使用单钩、假饵(真饵的 深喉率非常高)以及无倒刺的钩。


从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放流垂钓这项活动实际上是对鱼类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的严重损害。但我们又不愿因此而放弃从垂钓活动中获得的乐趣,因此在钓后放流的过程中我们便理应尽量从鱼的角度出发修正我们的行为,尽可能降低对鱼类的伤 害。而在我们实践放流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我们注意到了鱼类的感受,整个钓鱼活动也因此而得到升华。垂钓就像是在我们人类发达的大脑与鱼儿相对简单的大脑之 间进行的一场智力游戏,而放流则又体现我们对众生平等观念的信仰。所以不仅钓鱼是快乐的,放流更是快乐的,放流是建立于技术基础上的艺术。


四、小结:思想的进步是最重要的


凡 是路亚的入门者都会发现,路亚钓鱼过程中的做钓思路是最重要的,清晰的作钓思路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咬口。同样地,放流这种外来思想传播也会使我们能够更好 地保护本国、本地的鱼类资源。钓鱼人要做的除了多做了解和认识之外,恐怕人人还都有一份传播和倡议的责任,只有让这种观念能让全体钓鱼人甚至整个社会所熟 悉,之后来自的社会与《曾福》的支持也才会真正实现。


外 国的资源不是凭空得来的、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是凭空设立的,思想的进步才是这一切的最终根源。人性本恶,西人之素质绝不会在本性上高于国人。但是他们执着 于自己认同的理念,从而改变了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而国家又适应这种变化,适时将其作为制度稳定下来,自此文化与制度相互激荡、互相促进,最终才形成了对 钓鱼这一“小问题”的社会多层面关注。


而 当下的中国,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国家也在不断努力、积极治理环境问题。虽然由于很多可以想见的因素,环境治理的过程可能较为漫长、各方利 益的协调也绝非易事、最终要想达到现在西方国家的状态可能仍有难度。但是步子既已迈开就不可能收回,我相信在社会整体的推动下,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 好,生态会逐渐恢复,资源会逐渐增多。在这中间,特别是有关水资源和鱼类资源的保护上,一定要有也一定会有我们钓鱼人群体的不懈努力和付出!

[1]即“coarse fishermen”,他们一般使用真饵垂钓非鲑鱼类的淡水有鳞鱼种,与“coarsefishing”相对的是“gamefishing”,即用飞蝇或路亚垂钓鲑鱼类的淡、海水鱼种


[2] 西方国家几乎都有类似的动物福利法案,主要是规定动物不能受不必要的痛苦,即便是用作食物也不能被虐待。


[3] 我就曾经在一个美国网站上看到有人专门发贴呼吁停止放流钓鱼的,贴主甚至号召网友在所有自然和私人水域立出不许钓鱼(No fishing)的标志,而此贴的响应者非常之多。


[4] Game Fish”指用于垂钓运动的鱼种,包括鳟类、鲑类、鲈鱼等,之所以叫“gamefish”则是为了强调这些鱼更多的是用于钓鱼这项体育(竞技)运动,而不是为了食用。当然其中有些鱼特别是三文鱼(salmon)也是商业捕鱼的对象。鉴于这个概念在汉语中没有对应词汇,此处将其翻译为“对象鱼”是取其作为路亚与飞蝇钓对象鱼这个意义。


[5] 墨累河鳕鱼不是真正的“鳕鱼”,而是一种澳洲特有的大型鲈鱼,其掠食对象包括水禽、乌龟、蛇、青蛙、小型哺乳动物和甲壳类动物等等。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大体型的墨累河鳕鱼已经非常少见。


[6]三文鱼一直是商业捕鱼的对象鱼,很多三文鱼垂钓者钓这种鱼本来就是出于商业目的的。但是爱尔兰共和国的规定显然更多地将三文鱼的角色界定为“game fish”,强调其休闲垂钓鱼种的一面,所以说这一规定打破了他们对这种鱼的传统认识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