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在家用鱼缸试钓,看水中鱼的反应,总结出这些垂钓方法

钓鱼密探 2017-04-07


许多钓友们都有调漂筒,在家里调漂;有一次,我在给鱼盆换水的时候,忽然想到,何不弄个鱼缸,既可以将鱼养进去,又可以在家调漂了。于是,我就把一个朋友弃置的鱼缸搬到了我家。这鱼缸挺大,鱼在里面游得很欢快。不仅可以养鱼观赏,还发挥了与钓鱼有关的观察、试验、验证等多种功能。 


一、调漂和线组灵敏度测试


用较大的鱼缸调漂,比用调漂筒方便多了,而且效果好。整个钓组在鱼缸中的状态,比在调漂筒的狭窄水中,更接近在钓场水中的状态,更能清楚地观察到调目和钓目的关系;装饵和未装饵、装单饵和装双饵在漂目上的变化。能清楚地观察到怎样装饵调目,能使钓组一钩饵擦底,一钩饵悬浮;或者一钩饵擦地,一钩饵卧底;或者双钩饵全卧底;或者双钩饵全浮。对这些现象的观察结果,无疑是可以作为实际作钓的参考依据。 



一次,我将两副钓组放到鱼缸水中,想观察大漂大坠与小漂小坠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不想那些小鲫鱼也都好奇地游过来查看。这时,我看到小漂比大漂先晃动,并且晃动的幅度略大些,证明小漂小坠细线钓组确实要比大漂大坠粗线钓组灵敏。 


小鲫鱼们大都胆怯地围着钓组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两三条最小的鱼靠近些,但身体一碰到渔线,就慌张地逃开,特别明显地看到小鲫鱼们对悬坠都存有戒备之心,不敢靠近。大些的鲫鱼,很快就都游走了,躲到距离钓组较远的充氧机那里去了。很可能是鱼对自己曾经中钩遭难的那一幕尚有记忆。可见人们常说的中过钩的鱼就会变成滑鱼,这是对的。 


经过观察,可以确信钓鱼时可以依据浮漂晃动来判断水下鱼的活动情况。我们在使用台钓方法时,钓组子线较长一些为好,可减少鱼对坠的戒备。我还观察到鱼对落地坠不介意,有的鱼甚至啄一下,弄得铅坠将鱼缸的玻璃砸出响声来。可见落地坠的传统钓法,子线短点儿也无所谓,不会影响鱼就饵。 

   

二、试饵 

   

通过对鱼缸中鱼儿行为的观察,我发现鱼的听觉、视觉和嗅觉确实都异常灵敏,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时向鱼缸中投放饵料,饵料刚一入水,距离较远的鱼也会箭一样地冲过来抢食;有时,饵料味不对劲儿,就是近处的鱼,也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应。奇怪的是饵料刚一入水,可以看到,可以听到,距离一米远,它怎么能立刻知道味对不对劲儿呢?味在水中的穿透力被鱼接受能比视听还快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起初,我每次出钓前,都从做好了的基础饵上掰下一块,投进鱼缸里。这样做只是意在喂鱼。可是,有一天,当我将一块做好的基础饵扔入鱼缸时,小鱼们一反常态,不像往常那样蜂拥而至,而是只有几条小一点儿的,慢悠悠地游过来,大都在距离有一柞远处就转身走了,剩下两条最小的,很谨慎地靠近些。之后,我很明显地看到它们在嗅一嗅之后,又晃了一晃头,那样子很像在说:“这什么味呀!”,然后失望地游开了。我被这奇特有趣的一幕情景惊呆了,这样的动作与人类的行为何其相似!我无可奈何地笑了,知道今天做的钓鱼基础饵出了问题。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重做了一些。



从这以后,我每次出钓前,做了基础饵,一定要扔入鱼缸一块,不过目的不再单是为了喂鱼,而是有意试饵。可以肯定地说,鱼索饵是否积极,与天气有一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十分复杂,很难琢磨清楚。如果某一天,鱼缸里的鱼若抢食儿积极,外出钓鱼,鱼获亦会较多;而鱼缸里的小鱼若对饵不太感兴趣,野钓的收获也就可能较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室内的环境与野外的环境是有很大区别的,室内的鱼缸里永远是风平浪静的,与野外风云多变的环境截然不同。可是,鱼索饵的情况在时间上怎么如此一致呢?希望能有人对此做深入研究。 


很多人都说送漂是鲫鱼吞饵后抬头的表现,但我观察到鱼就饵入口时,很少有抬头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吸饵入口后,身体原有角度不变,姿势不变,原地不动或者缓慢平起。人们常以为浮漂信号轻,是鱼口轻,其实是与鱼就饵时的姿势有关。如果饵入口后,鱼原地不动,只是口在嚼动,这时浮漂信号就表现为快速点动;如果鱼身体缓慢平起,漂相会是慢送半目、1目,最多为2目。如果鱼处在抢食状态,多数不是抬头上浮,而是掉头就跑,方向是斜上方或平游,这时会出现大送漂,或移漂,或黑漂。抬头向正上方送漂的现象也有,但很少。虽然鱼缸与野外有区别,但鱼就饵的习惯动作,不会有太大区别。这就是说,我们在钓鲫鱼时,要重视慢起的半目1目的漂相,不要以为是闹小鱼,要及时提竿,这会提高中鱼率。


还有一种现象引起我注意,那就是每次以小粒饵,一粒一粒地间隔投放时,小鲫鱼们总是在中层、下层水抢食,而对落了底的就不予理睬了,这说明钓鲫鱼钓浮,钓中下层水,会有较好收获。在钓底不理想时,可试钓离底,可能会有意外收获。运动着的食物往往比静止的食物更能引起鱼儿的注意,甚至抢食。


结论:对于钓鱼人来说,要想配制出鱼儿喜爱的饵料,就要在味上下功夫;钓鱼观漂,要在掌握鱼嘬食特性上下功夫。


三、关于鱼类自身特性的验证


我们都知道,鱼的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反应是十分灵敏的。我每次从鱼缸前走过,都见到那些小鲫鱼很快躲到加氧机的阴影里去。如果人的动作较急促,小鲫鱼们就炸窝,慌张逃窜,以至将鱼缸玻璃都撞得咚咚响。而此时家养金鱼却毫无反应,旁若无人,悠闲自得地游着。



相比之下,来自野生环境的鱼和家养鱼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区别很大,我家里人每天不知从鱼缸前走过多少遍,一两年的时间了,小鲫鱼们还是这样胆怯,有时对突如其来的声音也有同种反应。这足以说明野生鱼生来就具备逃避危险的特性,可能终生难以改变。


可见,我们在野外钓鱼时,务必保持安静,要注意人影和竿影对鱼的影响;动作一定要轻要慢,投竿提竿都不要用力过猛,更不要在钓位水中洗手,洗毛巾,不要弄出较大的声响。偏偏有些钓友就不注意这一点,大声说话,大动作,将鱼吓跑了,钓不着鱼还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野生鱼生性胆小,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鱼们为了避险,宁可舍弃美食而逃之夭夭,这也是一切野生动物的特性。


有时小鲫鱼都上浮,甚至将口拱出水面,吧嗒吧嗒地吸气,弄出的声响在卧室里都能听到,由于只顾苟延残喘,对人影对声音,都不在意,往鱼缸中扔再适口的美食,也不予理睬。这就是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鱼儿的保命行为。如果打开增氧机,鱼儿们就会立刻一条接一条地潜人水底层,同时积极找食。可以联想,钓场水中的含氧量的变化,对鱼获至关重要:水中少氧,应钓浮;水中氧充足,要钓底;缺氧严重,就收竿回家;或者事先能依据经验估计到钓场水可能严重缺氧时,干脆就不出钓。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