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深圳35周年,酒业35大咖】原来,酒还可以这么卖!——专访葡萄酒国家评委、深圳市易通万家电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鹤翔

原创 2017-03-23

王鹤翔最近很忙。

他正忙着组织第一批生态治沙志愿者探秘乌兰布和沙漠,越野冲沙,领略大漠风光,聆听驼铃叮当……

最后,志愿者们的重头戏将是参观沙恩国际庄园,并品尝着鲜美的羔羊肉,品味美妙的“羊羔伴侣”——沙化土壤葡萄酒。

(张楚楚代言生态治沙)

一个多月前,王鹤翔刚与内蒙古沙恩国际庄园就“认养一头羊,治理一片沙”的生态治沙志愿者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王鹤翔为沙恩国际量身打造“互联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商业推广模式让更多社会人士参与生态治沙,影视新星张楚楚受邀义务为这个项目代言。

沙化土壤葡萄酒,生态治沙,互联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故事,新颖、有趣,充满了奇思妙想,紧跟时代主旋律,关乎生态和谐建设、关乎美丽中国。

一位葡萄酒国家评委、一家电商公司的董事长头脑里是怎样把这些概念串联到一起的?他是怎么做到的?

深圳,易通万家电商科技有限公司,王鹤翔向研酒行记者细细讲述了这一工程的来龙去脉。

(王鹤翔)

沙化土壤葡萄酒风味独特

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的穿沙公路上,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紫色会让你仿佛置身幻境。

紫色是沙化土壤葡萄成熟的颜色。小小的一颗葡萄,紧致的果皮下充盈了水分,一捏即破,娇嫩异常,很难想象这种植物能和环境异常恶劣的沙漠联系在一起。

“葡萄既可以生长在雨水丰沛的地方,也可以生长在终年少雨的沙漠。其实,酿酒葡萄不太喜欢水,过于湿润的气候会令葡萄滋生霉病的机会加大,尤其在果实成熟期,过度的降水会稀释葡萄的香气物质和糖浓度,最终酿出寡淡无味的葡萄酒。”王鹤翔娓娓道来,“世界上有很多干旱地区的葡萄酒很出名,正如一句法国谚语所说——贫瘠的土地才能酿出好酒。当然全球面积最大、葡萄酒酒庄最集中的其实是我国的新疆、宁夏贺兰山一带。”

温度、湿度、日照,这些都是影响葡萄生长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的葡萄园基本坐落于南北纬30—50,在这个纬度内,葡萄园拥有最适宜的气候环境,比如波尔多,比如勃艮第。

“沙恩国际庄园的葡萄种植园东依黄河,背靠广袤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地处北纬39线,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经改良后的沙化土壤和气候适宜葡萄种植,是酿酒葡萄的最佳种植地区之一,属宁夏贺兰山大产区中的特色产区。乌兰布和沙漠产的葡萄酸度、糖度适中,酿出的葡萄酒风味清新,入口顺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作为一家葡萄酒电商公司的董事长,王鹤翔的商业头脑和他精深的葡萄酒知识一样让人惊叹。 (影星宋佳与张楚楚在沙恩国际葡园)

“互联网+”为沙化土壤葡萄酒业插上“信息翅膀”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沙恩国际庄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沙漠生态庄园。

沙恩国际庄园从2005年就开始了生态治沙,截至目前,庄园里2万亩的葡萄树已经初具规模,7万亩的绿洲成为阻挡乌兰布和沙漠入侵此段黄河的绿色屏障,但沙恩国际目前面临极大的盈利困境。

沙漠中种植葡萄树的成本相当于在同纬度烟台地区的5倍,这个偌大的绿洲如果没有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将意味着沙恩大规模的治沙工程将无法长期维持下去。

“沙恩国际整个治沙的种植、养殖系统是循环经济,但是他的市场商业模式是传统的。传统商业模式的一大弊端就是单兵作战、独立运作,彼此缺乏关联,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沙恩国际的沙化土壤葡萄酒市场销量并不佳,以致治沙陷入困境。”王鹤翔分析道,“受到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启发,我对沙恩国际提出‘认养一头羊,治理一片沙’的全民公益治沙模式。志愿者通过在‘认养一头羊,治理一片沙’微官网手机下单认养羊羔,年底回馈志愿者生态养殖的全羊肉和绿色有机的沙化土壤葡萄酒。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治沙,全民参与治沙,志愿者既消费者,消费者既志愿者,消费既公益。”

(王鹤翔与沙恩国际庄园签约)

王鹤翔和沙恩国际曾做了精确测算:每头羊,匹配半亩苜蓿草,羊粪供养八株葡萄树,羊肉、葡萄酒收益可再用于治理两亩沙漠。

也就是说,志愿者认养一头羊,这头羊的羊粪可以供养八株葡萄树,相当于可酿造6瓶葡萄酒,如果10头羊就是60瓶葡萄酒,10万头羊就是60万瓶葡萄酒,其收益将可以治理20万亩沙漠。通过王鹤翔的“认养一头羊,治理一片沙”的新商业模式,通过推广“指尖参与万众治沙工程”,无形中沙化土壤葡萄酒就“卖”向了全国,在这个过程中沙漠得到了更好的治理。

志愿者认养羊,种苜蓿草固沙,割牧草养羊,羊粪供养葡萄园,葡园果实酿酒,羊肉美酒回馈志愿者,志愿者再认养羊……互联网+生态农业+公益治沙,这就是王鹤翔为治沙开出的药方,让传统的养殖业、种植业搭载上互联网+的平台,科技进步为治理沙漠的葡萄酒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将生态治沙工程进行到底!

王鹤翔说,乌兰布和沙漠东进南移,已经侵蚀黄河西岸面积近100平方公里,且每年携2亿多立方米泥沙进入黄河,使下游河床逐年抬升,造成汛期多次决堤,所以志愿者行动迫在眉睫,每一天都在和沙漠赛跑!治沙等不起,黄河更等不起!

“认养一头羊,治理一片沙”,这是一个“指尖参与万众治沙工程”,志愿者们自发地喊出了这个口号——我是生态治沙志愿者,治沙漠,保黄河!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公益治沙,王鹤翔不断在朋友圈鼓与呼,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和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参与公益治沙,此次志愿者活动就是他努力的一部分。

或许王鹤翔对治沙的这份坚持和他的经历不无关系。

王鹤翔曾长居北京。记忆里每年开春和初夏的时候,来自毛乌素、乌兰布和沙漠的沙尘弥漫在北京城半空,让人心情总是有一种郁郁的感觉,所以他特别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治沙做点什么。

“葡萄酒是我的爱好和事业,但是治沙的念头一直深藏心底,只要一点星星之火就能点着。沙化土壤葡萄酒碰上了生态治沙,这对我来说,怎么能够放弃呢?我将把这一工程进行到底!”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