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监管周末“加急令”!新三板也设涨跌停板,摁错小数点和1分钱交易成历史

三板车 2017-05-07

企业上三板,三板企业再融资->请找“三板车”

来源:三板车、券商中国(作者:吴海燕)、南方周末(黄河 陈敏 邢佳慧 李广林)



8.7元的输成87元?19.70元的价格敲成1970元?新三板协议转让的“乌龙指”事件连日来大有升级之势,可是股转系统的一份监管加急令,将让新三板协议转让的“乌龙指”成为历史。


3月25日,股转系统周末加班紧急发布了《关于对协议转让股票设置申报有效价格范围的通知》,通知要求如下:



一、下周一(3月27日)开始,新三板将对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股票设置申报有效价格范围,申报价格高于前收盘价200%或低于前收盘价50%的申报无效;


二、无收盘价的,成交首日不设申报有效价格范围,自次一转让日起设置申报有效价格范围。




全国股转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防范异常价格申报和投资者误操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新三板发生了多起“乌龙指”



近日,新三板协议转让方式下,多起价格异常现象已引起监管层关注。



先是今年1月4日,“姜素华”账户以0.92元/股买入威明德11.225万股的“捡漏者”行为;后有3月9日一位投资者买入宁波水表忘点小数点,误将买入价格19.70元操作为1970元,导致26秒钟突然出现两笔1970元/股的协议成交,每次分别成交1000股,成交金额394万元,宁波水表股价振幅高达8901.87%,该名投资者因为这笔乌龙交易瞬间损失近390万。

 

这类“乌龙指”不止一例,就在宁波水表乌龙指当天下午,优诺股份以3.3元/股的价格成交2000股。这使得当日一直在0.3元/股的价格突然飙升10倍。去年11月以来,优诺股份一直在1元/股下方波动,今年2月13日还遭到主办券商光大证券风险提示,认为在持续督导过程中发现其已丧失持续经营能力。有市场分析指出,优诺股份的该笔成交,应该也是小数点输错所致。

 

3月22日,有投资者12秒损失40万,这次误操作的是巨鹏食品,3笔大额成交价格锁定在87.88元/股,成交金额为43.94万元,为协议转让方式,而该股全日其他时间皆以8.5-8.9元之间的价格成交,这3笔成交疑似买方输错价格所致,若为乌龙交易,3笔成交前后不过12秒的时间,买方损失接近40万元。


 

事实上,类似的“乌龙指”此前在新三板市场就频频出现。2015年3月20日,天风证券交易员下单失误,将其做市的红豆杉买入6.8元/股错下单为68元/股,成交1000股,甚至引发指数异常波动。9元/股的九鼎投资出现过一笔99元/股的报价,瞬间暴涨1017.38%。明利仓储、文正股份、兰亭科技、沃捷传媒等都出现过类似的误操作。

 

按照全国股转公司的表态,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按照依法制定的交易规则进行的交易,不得改变其交易结果。”因此,异常交易的成交结果有效,买卖双方如对交易结果有争议,可通过友好协商或司法途径解决。

 


及时规则调整成行业共识



针对“乌龙指”事件,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曾提醒参与新三板市场的广大投资者,应仔细了解相关业务制度,审慎投资,谨慎操作。全国股转公司也将从制度和技术层面研究优化协议交易方式,防范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但即便如此,行业内不少人是呼吁新三板协议交易需要加强监管,应制定事前预警措施,毕竟协议转让中,市场遵循的不是价格优先,而是时间优先,全凭投资者眼疾手快,才能抢得最优价格。由于交易流程中的人工操作成分较大,并且一些交易者对新三板的交易规则还不够熟悉,难以避免乌龙指的情况,所以应避免“误操作”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同时要警惕协议转让方式下的“升级”而带来潜在利益输送行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而此次对协议转让设置涨跌幅可算是给“乌龙指”戴上了紧箍咒。全国股转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对协议转让股票设置申报有效价格范围,有利于新三板协议转让股票形成更为公允、更加稳定的市场价格,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有利于新三板市场的风险防控和平稳运行。

 

市场人士指出,监管层及时响应市场呼声,及时对规则作出调整,是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总体来讲是积极正面的好事。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指出,新规的出台可以避免交易中的关联交易或是避税行为,挂牌公司的估值会更规范,减少操作空间。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中喜生态董秘李康指出,这将从根本上杜绝无谓的“乌龙”事件和“1分钱交易”的问题,进一步堵住了协议转让的漏洞,为规范交易制度提供了依据,无漏可捡。

 

周运南强调,管理层今年的监管重点在由对市场主体自身的强监管转向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强监管,股转公司正在努力让新三板的市场交易行为更规范化,以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可以预期,股转公司也会根据市场声音相应推出其他政策,如退市制度、大宗交易转让等。希望股转公司能尽快落地盘后大宗交易,真正盘活协议转让。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权威部门对近四年来新三板全部协议转让股票成交数据的测算分析显示,“不高于收盘价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50%”的申报有效价格范围,基本能够满足协议转让股票的正常交易需求。


相关阅读


把19.70元敲成1970元,新三板这一单真是乌龙指?又有新说法



上学时,数学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小数点,结果……



作者:吴海燕

新三板又一次惊现大乌龙,史上成交价最高的一起“乌龙指交易”诞生了!

今日早盘10点58分,新三板协议转让企业宁波水表(834980.OC)出现了两笔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超级乌龙指,一名买方1分钟内以1970元的价格分两次共买入2000股,实际交易额达到394万元。这是迄今两市及新三板的最高成交价格。

有段子说,今天幸福指数瞬间爆表的,是宁波水表老板,他做了一秒钟的中国十大富豪,公司市值曾瞬间达到2309.83亿。

原来是“土豪”是把键盘敲错了,原计划是按照19.70的价格买2000股的,结果小数点没敲上,误将19.70元的报价报成1970.00元。若按19.70元价格计算,成交额也仅为3.84万元。

也就是说,买方一次性损失高达390万元。两位各捡漏195万元的幸运儿分别来自长江证券成都南路营业部和方正证券株洲新华路营业部,盯盘紧、手速快!

不管怎么说,因为乌龙指事件,宁波水表今日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网红,各种段子蜂拥而来:

不容忽视,乌龙指已成为新三板的一种独特现象,或与新三板交易制度密切相关。截至3月9日,共有9214家挂牌企业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占比85%。

但眼下业界又有新说法,认为宁波水表的交易方式为协议交易,不存在捡漏情况,不能完全排除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需要对协议转让进行改革和优化,如在交易挂单时引入警醒功能,当挂单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市价时,交易软件会自动提醒警示,让交易者避免出现价格小数点输入失误以及被“钓鱼”,降低失误性乌龙的概率。相较之下,做市制度具备优越性。



悲催!1分钟损失了390万元



股转系统官网显示,今日盘中10点58分,宁波水表出现两笔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超级乌龙指,1970元的价格成交2000股,堪称国内史上最贵股票!

一名买方投资者通过“中信建投证券郴州解放路证券营业部”挂出1970元成交2000股的买单。2000股分两笔成交,分别是在10点58分19秒和10点58分45秒成交。

按照19.70元和1970元之间的价差,买方投资者这笔交易中的损失高达390万元。

有人多花了390万,就有人赚到了390万。

两个极其专业的新三板投资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40秒内先后吃下1000股,完成了这次交易,每人净赚195万。这两名幸运儿分别来自长江证券成都南路营业部和方正证券株洲新华路营业部。

信息显示,宁波水表正常的股价维持在20元左右。由于该乌龙指现象的出现,宁波水表成了1分钟的新三板“股王”,公司股票均价也随着攀升至800元/股,今日上午的股价振幅达到8899.18%。

宁波水表是一家创新层公司,主要为自来水公司、工业企业等提供智能水表、机械水表及相对应的水计量、监控解决方案。国泰君安证券担任其主办券商。

财报显示,宁波水表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0.19%,净利润达到6561.3万元,同比增长61.4%。



乌龙指或因新三板交易制度



“论做市转让的优越性。”一名华东地区券商新三板业务部董事总经理用了这句话,来概括此次超级乌龙指事件。

现阶段,超八成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交易方式为协议转让。股转系统最新统计,截至3月9日,共有9214家挂牌企业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占比85%。

据了解,协议转让虽然同样也能达成交易、形成价格,但是与广大股民熟悉的A股竞价交易相比,协议转让的效率较低、操作比较复杂,容易出错。在协议转让中,系统不会自动为买卖双方撮合交易,投资者需要手动进行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成交。

“协议转让中,市场遵循的不是价格优先,而是时间优先,全凭投资者眼疾手快,才能抢得最优价格。”新三板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交易流程中的人工操作成分较大,并且一些交易者对新三板的交易规则还不够熟悉,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乌龙指。

“一分钱”捡漏获利现象仍在新三板上演。软件警示功能尚缺,交易制度漏洞尚待完善。

今年2月,股转公司处罚了一个名为“姜素华”的账号,并列出了“姜素华”的四笔违规交易。一笔交易中,“姜素华”以每股1分钱价格买入了创新层企业远航合金(833914.OC)一万股,当时远航合金的二级市场价格在每股6元左右,“姜素华”买入的次日抛出就能获利6万元,收益率高达近600倍。

股转公司指出,“姜素华”以超低价格买入挂牌公司股票,造成市场价格异常,且屡教不改,违规情节严重,因此股转公司决定限制“姜素华”账号交易6个月。

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认为,新三板需要对协议转让进行改革和优化,如在交易挂单时引入警醒功能,就是当挂单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市价时,交易软件会自动提醒警示,让交易者避免出现价格小数点输入失误以及被“钓鱼”,降低失误性乌龙的概率。

他还建议,尽快推出新三板的盘后“大宗交易”、取消协议转让中的“互报成交”等,这样可有效地制约价格操控行为,降低价格波动幅度,提高新三板日K线的真实性,避免大乌龙指现象的产生。



新三板屡现乌龙指



实际上,乌龙指事件在新三板多次发生:


红豆杉:

早在2015年3月20日,红豆杉即发生乌龙指,盘中以68.40元成交了1000股,较之前的股价瞬间暴涨877%。
九鼎集团:

2015年3月20日,新三板市值第一股九鼎集团也发生一起疑似乌龙指事件,上一笔交易还在9元的九鼎投资,突然出现一笔99元的报价,股价瞬间涨幅达到1017.38%。

天地壹号:

2016年7月4日临近午盘天地壹号(832898.OC)曾出现4手低价成交,成交价从20.20元跌至10.24元,跌去49.31%,而一分钟后又有1手交易,交易价格恢复至20.20元。当天总成交69手,总成交额170万,振幅达49.43%。

兰亭科技:

2016年3月28日,开盘价为3.20元的兰亭科技盘中发生一笔高达32.35元的交易,最终查明为券商交易员操作失误,涉事的华鑫证券也因此收到股转系统出具的警示函。

文正股份: 

2016年1月5日早盘9:53分,前日收盘价还停留在2.39元的文正股份突然出现一笔108元的7000股定价申报买单,并且被投资者瞬间确认成交,使得该股票瞬间暴涨4419%。

友宝在线:

今年1月11日,11日,友宝在线开盘10.7元,10点33分,一笔105元的买单把平静的盘面拉上云霄,最终成交8000股。截止收盘,友宝在线收于10.91元,涨幅2.25%。该笔交易的交易额额达84万,而当天,友宝在线收报10.91元。买方为 “中铁宝盈资产-平安银行-中铁宝盈中投新华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而受益的卖方则是一名叫做“于荣家”的自然人。


延伸

新三板如何搅活? 万家企业挂牌,半数没有交易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新三板如何搅活? 万家企业挂牌,半数没有交易 》)

已组建董秘、投资者、投行人士等十多个交流群,欢迎资本圈朋友添加三板车主微信(ID:xsb-ztc),在发送名片后,进入微信群探讨实务、交流心得。


从2013年正式挂牌,到2016年短短三年内挂牌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新三板不但在成长速度上创下世界证券市场的奇迹。

在对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一系列证券市场“底层结构”清理整顿,并重塑市场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新三板未来包括引入流动性、市场分层与差异化监管等一系列改革思路,才有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017年2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反复强调金融监管之余,提到新三板在未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后分管新三板业务的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则明确表示,要让新三板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一个大的质的提升”,推出以完善市场分层为重点的市场机制“系统升级”。

而在此前的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还曾提到他对新三板的期待,“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要令新三板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又一道风景线”。

在这一期待背后,是新三板市场创下的一系列“世界纪录”:从2013年正式挂牌,到2016年短短三年内挂牌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新三板不但在成长速度上创下世界证券市场的奇迹,在上市企业数量上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

截至2月20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达10653家,总股本超过6000亿股,总市值则超过4万亿元。与A股市场26年才上市3000家企业不同,新三板市场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从5000家到1万家的跨越。

但与此同时,新三板市场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显而易见:上万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一半以上没有任何二级市场交易,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无从谈起;而在2016年上市并实现交易的1800多家企业中,收盘价跌破定增价格的公司超过三分之一,而在“破发”的公司中被套牢的多是新进入的投资者。

一边是数千家企业涌入市场的盛况,另一边却是挂牌企业融资难、投资者频频亏损的尴尬。新三板究竟该怎么“升级”?

清理和净化

在深圳市三板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康宗强看来,2015年底前挂牌的企业资质普遍较高,其中许多是因为IPO暂停等原因而转到新三板的,本身就符合主板上市资格;而2016年的挂牌数量剧增,则来自监管政策的一个微妙变化。

“早期的挂牌审核实质上是在全国股转系统的挂牌部门,而在2015年底前后,这个审核权被下放到了券商。”康宗强表示,这意味着新三板实质上实现了“注册制”,“券商只要报上来,基本上都能通过”。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一个“市场倒逼”的结果:面对数千家企业挂牌申报资料,区区两百多人的股转系统根本无法完成实质性审核。而在政策推出早期,突然掌握了“生杀大权”的券商和中介机构们免不了出现种种“忽悠”。

“有的企业挂牌到今天,还没有搞明白新三板究竟是什么。”康宗强坦言,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新三板信息咨询机构,所做大量工作实际上是对新三板企业的“再培训”。

而在跟新三板企业交流培训的过程中,康宗强感觉到许多新三板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偏弱”,并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既无法融资,又舍不得退市。他认为或许未来一两年可能会出现一波挂牌企业的“退市潮”。

如果说新三板市场是培育挂牌企业的“土壤”与“苗圃”的话,那么为证券市场提供承销、审计与法律服务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就是这一“市场土壤”赖以生存的“制度地基”——当这一“地基”发生畸变时,被“污染”的市场土壤里是长不出优质企业的。

对此,刘士余的数次发言已经明确显示出金融监管层核心监管理念的变化:那就是从过去的注重企业上市规模,转向注重上市企业质量,同时强化对“制度地基”的监管,以净化并恢复“市场土壤”活力。

实际上早在股转系统开始下放挂牌审核权的同时,对于实质性掌握着新三板“准入权”的券商和中介机构监管已在持续转型和加强之中:从2015年底的专项核查,到2016年中的项目自查,乃至对新三板主办券商实施的“终身督导制”,以及一系列堪称“史上最严”的追溯式处罚案例,向市场中介机构明确传达出监管层重塑市场行为模式的决心与力度。

就在2月22日,财政部与证监会联合发布通知,暂停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新证券业务并限期整改。这家曾为1100多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审计服务,并正为44家拟上板企业提供上市审计的国内第一大会计师事务所,随即被其服务的多家新三板企业宣布解约。

正是在对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一系列证券市场“底层结构”清理整顿,并重塑市场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新三板未来包括引入流动性、市场分层与差异化监管等一系列改革思路,才有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分层精选

康宗强明显感觉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券商们对于新三板挂牌业务“越来越谨慎了”,加上IPO放行加速,许多券商的“主力部队”又回到了主板市场上,“新三板挂牌业务往往就派个实习生去做”。结果新挂牌的新三板企业得不到持续的咨询和督导,闹出了许多笑话。

“其实在政策分层以前,新三板市场内早就开始‘分层’了。”康宗强笑着说,他们也是从早期接触数百家企业,到最终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核心服务客户群,“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精选层”。

“精选层”,既是市场对新三板未来改革的政策期待,也是监管部门借完善市场分层管理,实现发行、交易、准入和监管等一系列市场机制“系统升级”的改革重点之一。

过去数年中,新三板市场内的整体流动性不足,与鱼龙混杂、暴涨暴跌式的炒作风格,一直是饱受市场投资者诟病的“顽症”。

这一“两难困境”曾经长期困扰着市场和监管层:如果“放水漫灌”式增加市场流动性,无疑会让新三板变成庄股横行的炒作大本营;但长期缺乏流动性补充的市场,也无从发挥市场化融资的基本功能,最终势必带来市场本身的萎缩甚至消亡。

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与市场形态成熟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相比,处于新三板和纳斯达克“中间形态”的台湾柜买市场,过去二十多年的市场演化进程更具借鉴意义。

研究团队发现,台湾“新三板”柜买市场正是在数次分层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具“苗圃”与“土壤”功能的“混合市场”形态:位于上层的兴柜与盘商市场(类似创新层与精选层),成为为主板输送优质上市企业的转板“中转站”;而以协议交易模式为主的兴柜市场,则成为创投和社会资本“接力”培育创新小微企业的“孵化池”与“生态圈”。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一市场分层的演化进程,也体现出了创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资本和市场资源的不同需求:对于能够进入创新或精选层的企业而言,其内部管理和商业模式都已近成熟,处于规模扩张阶段,需要大规模的社会性财务投资作为其规模跃升的“助推剂”;而对于初创阶段的企业而言,由于其市场理念和商业模式尚需打磨验证,更需要类似创投机构的专业投资者,提供除了资本之外的多方资源和管理经验支撑。

股权投资的意义

很多新三板挂牌公司也在期待着新三板的变革。自挂牌之后,他们已经充分感受到资本市场的意义。

深圳维冠视界位于离深圳市中心40分钟车程处的龙华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这里曾经聚集着数以万计的代工制造小厂。现在,这里的数十家工业园区,正迅速蜕变成一个个主题式“科技产业园”。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错落分布于市区边缘的产业园区,正在孕育着一波新的“创业大潮”: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的近700家深圳创业创新企业,相当一部分诞生于这些曾经的代工厂房内。

从2000年在华强北电子市场代售国外安防监控产品开始,维冠视界已经成为国内安防监视器这一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维冠视界创始人龙乙平的经历,是华强北数万家电子元器件厂商“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那时卖一块屏赚一块屏,60万的工程做下来有30万利润。”维冠视界2008年进入大屏拼接技术领域,身为维冠视界董秘的刘其昌在说起那段经历时依然感慨不已——因为金融风暴后的银行信贷紧缩,令他们连“买屏的钱都借不到”,最终错失了这一市场爆发期。

对于他们这样的“轻资产”公司而言,银行信贷只能“锦上添花”,“只有股权投资才会在乎你的未来和成长”。

深圳市三板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康宗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股权融资的本质是“卖企业(估值)”,跟“卖产品”不是一个思路,这恰恰是许多新三板企业创始人容易忽略的一个“认识盲点”。

对于这一点,刘其昌坦承,在公司挂牌融资的过程中,他自己“学到很多东西”。尽管早就是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专业会计师,但是来自专业投资机构的观念与建议依然令他“大开眼界”。

“去年底我们给券商提供的归档资料就有整整15斤。”尽管工作量比过去多了很多,但刘其昌明显感觉到,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后,从工商税务审核到创新项目补贴申报,都变得更加顺畅。

“公众公司”的价值逐渐体现出来。维冠视界在山西等省市的新商业模式探索中,“新三板企业”成为他们赢得地方政府与合作企业信任的一张关键“名片”。

刘其昌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去年申报创新层时,尽管公司的规模和增长都符合要求,却因为临时出台了“募资规模1000万元”标准,令首次募资870万的维冠视界错失入层机会,“如果早知道有这个标准,差那一百多万元我跟老板两个人就能搞定”。

今年公司再度增发募资1040万,目标就是“冲入创新层”,“然后再看看国家对新三板红利释放的情况。”刘其昌说。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