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亲见亲闻:退休老教授的诗、字和仙姑等往事!

众缘和合 2017-04-07

一位退休老教授的诗、字和陈年往事


文/三清山(卢世钟)



(一)心香(2003年4月3日)


夫人与我诀别1年多了。思绪万千似麻乱,不知何处说从头。谨录近年有关诗词数首,作为我奉上的一炷心香,聊表怀念:
  
浣溪纱.诀别

总盼依随到白头,焉知诀别在金秋,

天招卿去苦难留。瘦影孤灯肠欲断,
游魂冷月泪空流,人间天上愁对愁。

〔注:2002.3〕


墓前


冢茔安坐半丘台,背靠高山面坂开。
终是最佳风水地,卿卿孑早不该来。

〔注:2002.3〕

泪眼对遗照

卿似云消难觅踪,唯留玉照伴衰翁。

春风满面依然在,相对无言泪眼红。

〔注:2002.5〕

相思梦难成

卿逝半年,思绪如织,独梦会如参商,奈何?


我在红尘卿在天,相思经月复经年。
无情最是阴阳界,梦里寻卿也熬煎。

〔注:2002.9〕
  
无题
  
生时曾嬉言来生再结连理,卿只是说做女人太辛苦…


失伴孤鸯空自呼,伤心岂止泪模糊。
来生更结晋秦好,我做荆妻卿做夫。

(二)亲见扶乩(2002年11月1日)

【扶乩】,时人知者为数不会太多。

《辞源》载称:【扶乩:〔扶箕、扶鸾〕旧时迷信,假借神鬼名义,两人合作以箕插笔,在沙盘上划字,以卜吉凶,或与人唱和,籍以诈钱。因传说神仙来时均驾风乘鸾,故名。起于唐代,明清盛行于士大夫间……】


纪晓岚在其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数十例扶乩事例。

纪以为:【大抵幻术多手法捷巧,惟扶乩一事,则确有所凭附。然皆灵鬼之能文者耳。所称某神某仙,固属假托。】

但他也不否认有扶乩者系【炼二话手法而为之】。


我亲见过一次扶乩,甚合纪昀所述。
  
1981年农历六月至七月初七日前的这段时间里,不知何因,早已消声匿迹的【请仙姑】〔即古时之扶乩〕又俏然在民间兴起。

笔者所在的德兴县银城(江西省),还出现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



开初,只是居民中一些信神信鬼的老人、妇女闹闹。

后来,据传【请仙姑】中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一些好奇者,其中不乏职工、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也参于此事。

一到晚上,行【请仙姑】者比比皆是,甚至一栋宿舍楼中就有数家在玩此道。
  

所谓【请仙姑】,也即以民户淘米用的竹畚,在其顶沿上订一铁钉作为道具。

行术时,先在平整的桌面上铺上一层面粉,尔后,由两名未婚少女各以一手托住倒扣的竹畚边沿,手离桌面,仅令竹畚上的铁钉落在桌面的面粉层上。

接着,点香请【仙姑】入位。

据说【仙姑】一到,竹畚即带动铁钉在桌面上运行,划写出汉字或符号,以答人所问。

风传【仙姑】所显汉字是如何如何的清晰,答问是如何如何的准确。

可我一直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并驳之曰:

一、所显汉字是持畚者凭借竹畚重心不稳的特点,人为写划而成的;

二、时县城所在地在同一时间内在行此术者不下数十,而几乎都说请到了【仙姑】。都道【仙姑】只七位,而今何来此多?

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我曾依人所言,仿制道具,进行有意识的划字试验。但试验未收到预想的效果:竹畚并不听我使唤,半天也划写不出一个清晰的汉字。
  

奇!我萌发了探奇的念头。

一晚,恰逢邻舍刘老师家在【请仙姑】,有人跑来叫我去看看。

我到时,厅堂里已聚集着七八个人,听说已闹了半个小时了。

有人正在问:“请问仙姑,你知道我在哪里工作吗?”

语毕,原本由两个姑娘的手托着的竹畚,由静止状态突变成动态,竹畚上的铁钉随着急剧的答答声在桌面粉层上急速走动,仅约十数秒钟,粉层上显现出【花桥】两字。每个字的字迹约32开张大小,字迹十分清晰。

我的确感到不可思议。

那人接着问:“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工作吗?”

钉子再次启动,划写出【营业员】三字。

在扫平粉层后,又有人问:“你几时走?”

答显“十”。

我隔壁的一位中学生突然问:“卢〔我的次女〕这次能考上大学吗?考上就划个圈,考不上就打个。”

回答显出三个。

大概因为该生知道我女儿是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对回答的否定显示表示怀疑,他又重问:“请你再回答一次,考上大学就打,考不上就打圈。”

结果,钉子又连划出三个圆圈。

我看了看手表,9点55分。我俏俏地拉了三四人到厅外,授意她们接连不间断的提问,并嘱千万要拖延到十点钟后。

回到厅堂,人们依嘱行事,这个问年龄,那个问她是第几位仙姑,还有问前程等等,竹畚也一个个地依问写答。

但未答写完后一个人的提问,突然,竹畚钉急速奔划出桌面。我一看表,准十点。

这近半小时中,我一直以审视的眼光,从前后、左右、上下各个不同方位注视着。

少女的手是轻轻托着畚边下沿的,绝无推拉动作,两人也无交头接耳或递眼式等可疑行为。

后又了解到,该两少女一个是初中生,一个仅识几个字。两人均是出于好奇首次【玩】此道。
  

从此次所见:

一、由畚具代表【仙姑】回答提问显出的汉字、阿拉伯数字、符号总达50余个,所见汉字如行书,字划间有连笔,但无重叠。字迹十分清晰;

二、不问不答,问毕即答。答写时速度甚快,每写一个字仅需三、五秒钟;

三、竹畚钉写字运行方式不是滑行,而是钉头急速颤动移行前进的,同时发出类似缝衣机工作时发出的那种连续均匀的答答声;

四、验核答问,属存在的事,应答均准确,而预卜的则不准,如预卜高考落第者,不久就接到浙大的录取通知书;

五、扶乩两少女,均系出于好奇首次从事,绝非有意行骗的江湖之辈。

综合论之:【请仙姑】〔扶乩〕中确有一种神秘的人格化的力量在指使道具答人所问,它甚合纪晓岚听说【皆灵鬼之能文者…所称某神某仙,固属假托】。

对于此道也应切记纪公所言,只能作为偶然游戏,如以此卜吉凶,则贻害无穷。


(三)海南行(2002年12月24日,卢世钟)
  
近日,随浙江杭师院赴海南旅行团一行,在海南旅行观光五日。

途中吟就七绝数首,志游兴,述感怀。
 
冬日飞抵琼崖


晨离北国踏清霜,暮宿琼崖乘夜凉。
锦绣河山延万里,才教冬夏一朝尝。

博鳌


三河汇合龙腾海,一石博涛堪柱天。
映碧宏楼鳌上立,门迎四海八方仙。

〔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设此。博鳌港位万泉、龙滚、九曲三条河流汇合出海口,港外大海中兀立的巨石名圣公石,为重要景观之一。

亚龙湾
  

碧海无波一镜平,银沙十里软如棉。
兴来坦腹沙滩卧,胜出北窗高士眠。

三亚随感


天涯海角昔崖州,千载蛮荒迹不留。
今日如潮游览客,欢歌慰解古人愁。

〔注〕三亚昔属崖州,自唐以来曾有不少名臣雅士遭奸佞陷害被流放此蛮荒之地。有诗云:“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

(四)钓鱼(2003年12月29日)

我从小就喜欢钓鱼。老家是农村,前后左右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多个水塘。

大人们多在阴雨天、早春或严冬闲空时到塘里钓钓鱼,小孩子却不论什么季节,只要没大人管着,兴趣一来,即便是盛夏三伏天,也会躲到柳阴下,去尽钓鱼之兴。

钓具都是自制的,到竹林里去拆一枝竹梢,到母亲的针线盒里截上五六尺丝线,钓钩多半用小缝衣针制的,当然必须先将针在火上烧红,然后用钳子弄成弯钓。

杜甫有句云:【稚子敲针作钓钩】,可我等这群孩子用针作钓钩的技艺绝对不是从这位老先生那里学来的。

这种简陋钓具,能钓上几只鱼?只有天知道。钓上三五只小鱼小虾,自然是奉献给小猫小鸭的。偶然也有个五、六两重的鱼咬上了钩,浮标呼地往水下拖,你兴奋地用劲一拉竿,线断了,鱼没见着,只在平静的水面掀起一个不小的水旋窝。

于是【啊呀】的高声惋叹总会持续好一会儿。

某一次的断线逃鱼,也许让人一辈子也不会忘掉。

工作之后,几十年与垂钓无缘。其实近十来年来,吃皇粮者在工作时间垂钓者大有人在。

说是下乡了,小车的后箱里总带着三五根钓竿,乡镇接待你吃好后还让你来个尽兴,知道你有钓兴,那就上水库、养鱼池去,一天下来,总能弄个网满筐满的。

碰上天气不作美,人殷勤而鱼不卖你的账,也总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人家会叫人拉上一网,给你网上个十儿八斤的,依然给你个满载而归。

当然,鱼钱绝对不用你自己掏腰包。这样的钓鱼,我从来没经历过,即便有机缘,也不愿附从。

在我看来,这不是钓鱼,而是掠鱼,无半点垂钓之乐趣。


退休后,成了闲人,钓兴复苏。这次倒是正儿八经的购了钓具,长竿短竿、手竿海竿一应俱全。还加入了市老年体育协会的钓鱼分会。分会有签约的垂钓水域。

清晨骑上单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钓处。一般钓友一来就是一天,午餐是自带的。

我却是固守着半日钓的成规,不论鱼多鱼少,到上午11时准时回家。因为午睡是雷打不动的老习惯。

儿时那种中午躲柳阴下垂钓的劲头已不存半分了。

从小就爱钓鱼,可钓技却无长进。钓半天鱼,最多时才三斤余,空手而归时也有之。

不过,钓鱼的心得体会还是有的。

你说钓鱼本来就图个清闲,图个消俗解烦,可有时反会遇到心烦事。你兴趣盎然地垂下钩,偏遇上鱼虾【作梗】,五分、十分钟过去,钓者眼睁睁看着浮标,可浮标却对你无动于衷;你换个钓位,换过鱼饵,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依旧无鱼访问。

凡遇此者,即便是有最好的耐性,恐怕也会心烦。

我当初也如此。不过,回头想想,你烦鱼可不烦,你能奈它何?!倒不如点上一支烟,悠哉悠哉地欣赏欣赏水光山色,要不干脆闭一会儿眼睛,运回周天之气,考验考验自己的耐性程度。

更何况我之垂钓本非仅仅为鱼而来。这么一想,倒也感到心安理得了。说实在垂钓有收获总属多数。

垂钓时最心动的是何时?是钓上大鱼之时吗?钓上大鱼固然可喜,但那不是心动。

最心动是提竿时感知鱼已上钩,手感重重的,而鱼尚未拖出水面,这时有一种好奇感:什么鱼?该有多大?有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悬念。

等鱼上了水面,鱼大几何已一目了然了,这心动的一刻也就过去了。这也许是傻人说傻话。

(五)互慰搀扶走夕阳——致续弦妻(2006年12月28日)

同是泪人悲断肠,心灵谁疗旧创伤。
相怜正视人生路,互慰搀扶走夕阳


(六)再贴【正赏反书】(2007年3月14日)

正赏反书写的是卧式反体字,藉宣纸薄易透墨的特点,将透影于纸背的字调作正面装裱。



本教授退休后以涂鸦自娱,搞正赏反书也为图点乐趣。爱攀岩运动的人干吗好好的路不走,而要去攀岩,求的也就是一份乐趣。

(天涯,三清山,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