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莲花乡村的童年趣事—钓青蛙、河里洗澡、自制火炉。。。

莲花谣 2017-04-07

钓蛙

钓青蛙,适合在夏秋两季。不晓得哪个精灵古怪的人,想出这个抓蛙的方法。

小学很长一段时间,钓蛙成为我们的“主业”,放学后,扔下书包,家庭作业也没写,就拿着钓竿和装蛙袋,向农田、溪边跑去,我们操心蛙被人钓走。

钓蛙与钓鱼一般,也要蛙饵,鱼饵是蚯蚓,蛙饵是蛙腿。一脚踩住蛙头,一手拉直蛙腿,一手用生锈的菜刀剁下蛙腿,把蛙腿帮在钓竿上,就可以去钓蛙了。如果没有蛙,可以去摘南瓜花芯替代,青蛙也会咬。那个用南瓜花芯钓蛙的人,钓到蛙后,就地扯下一只蛙腿当蛙饵。花芯太轻,也很脆弱,不适合做饵。

我们钓蛙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给家里圈养的鸡鸭吃;二是把大青蛙存着,到一定量时,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零花钱;三是做一碗荤菜,犒劳下胃口。

上了初中,我渐渐不去钓蛙,再后来,就没去了。有时,见侄子在钓蛙,扔块石头,吓跑青蛙,不让它们上当,而这些小孩子央求我帮他们钓,我摇摇手,就走开了。

现在生活好了,也没人钓蛙了。蛙也越来越少了。

河里洗澡

村庄有一条河系着颈脖,缓缓流淌,姑且以村名命名,叫云溪河。村里的孩子,是从水里长大的,村里的人大多会游泳。

我六岁的时候,去河里洗澡,其实那不算游泳,只在河水浅处,拍打水花。大男孩刘义把我拖到深水处,放下我,也不管我的大声央求。我使劲拍打河水,但毫无用处,身子直往下沉,肚子咕咕地叫,水上的声音叽里咕噜。我一动不动地,在水下站着,等待死亡。刘义见我没有上来,潜下水来,把我推上了岸。

家长也怕出事,传出河里有水猴这种怪物(他们说那种猴子的嘴巴是一根针,很锋利,它会在你游泳到深的地方,突然用嘴巴吸你的血,然后你会抽筋,沉下水底,最后死去。)水的诱惑大,能使大人的告诫失效,但我们心里有阴影,在河里游泳时,总感觉水里有个影子,不敢游到水深处。

在河里,最好玩的莫过“水上追逐”,这个游戏规则,是先让一个人当“追者”,其余的当“逃者”,当“追者”抓住下一个“逃者”,“逃者”成了“追者”,“追者”便要逃了。为了逃跑顺利,我们经常潜入水底,搅拌水底的淤泥,使得整条河污浊,当“追者”来了,我们轻轻潜下水底,谁也见不着,要被抓可难。

其次,我们乐意玩的,就是打水仗,两拨人,一边在上游,一边在下游,一句“开始”,战斗就开始了。力道大的,打出的水花,射在你身上,当然可以使你疼痛。

夏天最舒服的事,就是在睡觉前,到云溪河洗个澡。十几个男孩,脱得光光,要洗半个小时。此时,最担心的,便是发情的水蛇。


自制小火炉

看过孙犁写的一篇文章《火炉》,激起了我儿时记忆。孙犁有一个煤火炉。炉存红似火,尉情聊胜无。他称之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我有一个小火炉,不是你们想象的家用煤火炉,又笨又重。它可以拎着到处走,不是烧煤,而是烧柴禾。它陪伴我度过童年严寒的冬天。至今,它已不见了,只存于记忆。那时候,经常有收破烂的大叔大妈沿街叫喊“收破烂啦”、“废品换糖吃啦”,也许它已经被我拿去换了糖吃,变成废品,又造就另一番风景了。

制造小火炉,很简单,把家里残缺了的钵拿来,大概人头那么大,钵底绝对不能坏太大,不然柴禾漏下钵了,烤不着火,取不了暖。我们在钵的四边挖四个小孔,用两根铁丝连接四个孔,两根铁丝垂直相交,后再用一根长铁丝绞在两根铁丝的交点,如数学里说的“三点一线”。

有小孩子家找不到坏钵,竟背着大人偷拿完好的。实在不行,就到处翻堆积的废物。翻到一只,高兴得不得了。

过了秋凉,冬天到来。一个个小孩子拎着小火炉出门上学,有些家长不允许,怕闹火患。但孩子总有办法,逃离大人的视线。最后,大人的“不允许”改成了嘱咐孩子,不要提着火炉翻转。翻转火炉是有危险的,用手抓着火炉的把儿,旋转三百六十度,手臂也要跟着翻。现在知道,这样加速空气流通速度,会长大火。过去不懂得,只知道这样火会变大。有时不慎,里面的火苗子跑出来,爬在身上,烧焦衣服、头发。天气实在冷,教室窗户用塑料纸密密封着,也不管用。上课,我们就把小火炉放在桌子底下,老师在上面讲课,我们在下面取暖听课。

一放假,我们最喜欢到林子里弄柴禾。有时候扒人家的篱笆当柴禾,惹得篱笆主人一见到我们,立刻向我们奔来,不客气地吼叫:“又来偷篱笆?被我抓着非揍死你们!”但主人走后,我们也忘了他的威吓,照旧拆篱笆。我们也经常带来番薯,架起火,把番薯埋在火烧下的碳灰里,也烤着吃,大多烧焦或者半生半熟,但吃着同样快乐。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