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社区文化嘉年华来啦!街坊们玩得不要太嗨哟!

北江 2017-04-17


你想感受清远的社区之美吗?

有个活动千万不能错过!


4月1日上午,“情动清城·社区文化嘉年华”活动在西湖文化广场启动,未来,四个街道将陆续开展社区文化节。


四位凤城文化传播大使受邀上台推杆启动凤城社区文化节。4月1日,凤城社区文化节——老凤城·新生活,在西湖文化广场启动。


首个参与的凤城街,以“老凤城·新生活”为主题,邀请钩花、烘焙达人教街坊做手工,或是领略凤冠霞帔之美,还能在公益义卖中“买买买”,为地贫儿童筹款。为期两个月的社区文化节内,凤城街还准备乒乓球、篮球、书法等五大赛事,各社区也制定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

启动仪式还邀请四位长期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老街坊,作为“凤城文化传播大使”上台启动社区文化节。他们大都在凤城出生,和城市一起成长,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唱粤曲,打门球,或是用镜头记录城市的变化。他们说,凤城很美,凤城人的面貌更美,希望在社区文化节内,街坊们能够更加熟识,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发现社区之美。

启动仪式现场,凤城街为街坊们准备了烘焙、钩花、公益义卖、乐器展示、传统粤剧等八大摊位,街坊可现场学习手艺。一起去看看吧!



邻里馋美食

奶奶学烘焙


“蛋黄3个,低筋面粉35g,玉米粉8g……”烘焙区,有老人请义工帮忙写下蛋糕配方。旁边的烤箱传出渐浓的香味。

“回家做给孙子吃!”陈阿姨还专门打听了打蛋器的价格,想着让儿子帮忙网购。3个鸡蛋做出了17个蛋糕,凤城街道西湖社区的居民围在旁边,认真地见证烘焙达人变魔法。老年人对烘焙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有的为家人要配方,有的则被勾起了“厨意”。年轻姑娘则对低热量蛋糕更感兴趣,让烘焙师推荐单品。


烘培时光摊位现场教市民烘焙技术。


负责烘焙区的翁晓玲一边麻利地进行搅拌,一边回答居民们的各种问题,关于蛋糕的配方,一上午她已重复了无数回。做蛋糕和教别人做蛋糕,都能使她感到快乐。“我以前是做旅游的,那时候就喜欢烘焙,正好老板娘邀我一起做,我就去了。”他们在城市花园经营着一家烘焙时光,平时,他们也会自己研发新品,小伙伴有着各种有爱的故事,“老板娘做烘焙店,起初是因为11岁的女儿很喜欢。”翁晓玲说,看到别人吃完满脸幸福的表情,他们自己也会充满了成就感。

玩游戏学垃圾分类

老人乐玩“钓鱼”当健身


活动现场,垃圾分类知识和小游戏相结合,答对了会有小礼品,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居民。


市民完成垃圾分类小游戏赢取奖品。


有毒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四个垃圾桶并排放置,其他桶里装满写着垃圾名称的乒乓球,参与者要将拿出的球放进对应的桶,答对了就奖励一包纸巾。过期药品、温度计、废电池……阿姨们挑出有毒垃圾,有的还趁机对孩子开展教育,“温度计里有水银”“扔玻璃要先拿胶带裹起来”,现场充满了热闹友爱的气氛。


社区健老学堂摊位,老人家参加趣味游戏赢取奖品。


老年人健身区,大家玩起“钓鱼”游戏,义工们将纸叠成的鱼放在地面,每个鱼上面挂一个小勾,老人们拿着“钓竿”钓到3条鱼就可以获得小奖品。这项活动充分见证了老人们的童心和游戏热情,三根钓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还有几层老人围观,“再往前一点”“钓左边那条”,不时有围观的老人支招。“钓到了!”一位老人成功钓起一条,高兴地跳起来。

街坊现场求教钩花技巧

丝网花义卖为“微梦想”筹资


“只要掌握了基础的针法,稍加练习,就可以做出来。”钩花数十年的陈逸芳说,以一顶帽子为例,先把几个样式的钩花完成后再拼接起来,三、四个小时便可完成一个作品。


钩花摊位现场教市民钩花。


讲究原创性的她爱自己设计款式,但从不用打草图,在脑海里一边设计一边钩花。在现场,陈逸芳自制了简易针法说明,供街坊们传阅和学习,并在现场耐心教学。

家住下濠基的陈姨,第一次接触钩花学得有点慢,在陈逸芳的耐心指导下,一个多小时后,大半朵小花也诞生了。“想学很久了,今天终于可以体验一下,很有成就感。”

而从医院退休的周姨,更是拿出自己的平板电脑,打开视频,和陈逸芳交流,直到活动结束还舍不得离开。“但有些手法看不太懂,也找不到交流,今天很幸运,在这里找到老师了。”


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家手里拿着丝网花制作摊位赠送的丝网花。


邻近摊位,七八名社区义工们正在制作丝网花,义卖筹资。这是风向标社工服务队组织开设的“凤城之友”凤城街公益集市,以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募捐活动,结对弱势群体。目前,通过义卖活动已筹集善款5000多元,仅今年3月就已帮助6个困难家庭实现微梦想,微梦想包括画具、书桌、轮椅等。

公益义卖救助地贫儿童

热心街坊购买力强


博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公益义卖摊位上,摆放着玩具、手工艺品、小盆栽、及商家特百惠制作的小零食,义卖所得,将全部用作公益。


一名3岁的小朋友捐款购买义卖品。


社工助理张绮雯介绍,经过走访清城区的534个困难儿童,发现飞来峡镇仅10岁祝杏燕小朋友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症。经过比对,祝杏燕姐姐的骨髓与其完全匹配,手术成功率达8成,但一贫如洗的家庭已经难以承受高额的手术费。“手术做得越早风险越低,我们呼吁社会伸出援手,帮助杏燕早日康复。所得善款动态及去向将在公众号公布。”


市民选购义卖品。


路过的市民陈先生了解到善款的用处后,用100元买下了社工设计和制作的水晶手链,“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用小小的力量帮助他人。”

特 写

“凤城文化大使”个个不凡:

捐球场,拍老城,唱好戏

锦衣华裳、凤冠霞帔,凤城艺术团知音艺友会的展位,在当天吸引了许多街坊的目光。而在平时,扬琴、二胡、掌板、唱曲,一起汇成了凤城街道起凤里街坊邻里的生活乐章。


传统粤剧摊位,市民观赏粤剧头饰。


“1999年,我到百花粤剧团学戏,就是被它们迷住了。”花旦戏服最美、身段最美、演绎程式最美,于是,张志华选择了反串,那时候,他15岁。2010年,在黄永通的发起下,起凤里成立了知音艺友会,团友们多是退休的老街坊,通叔的家成为“大本营”。两人都是团里的骨干,70多岁的通叔负责打扬琴。他们也是凤城街道里的“文化推广大使”。

也是在2010年,张志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戏服,800元,那是他学生时代积攒下来的最大一笔“巨资”,自己都不记得存了多久。现在,他已经置办了十多件戏服,上万元的头饰。33岁,1.8米高的他依旧是剧团里的“小鲜肉”,还有人登门拜师,教出17岁的小徒弟进了广东粤剧学校。

“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粤剧的美,想让不喜欢粤剧的人也能喜欢。”张志华如此诠释自己的热心。平时,他们在起凤里排练,需要的时候,他们会作为城市文化志愿者,到处送演,也传播粤剧文化。

另外两位“凤城文化传播大使”分别是张传胜和张邵光。

“大家生活好了,自然想要多点文化生活。”80岁的张传胜说,他是城西小学退休老师,曾被评为2014年的“感动清城·身边好人”,热心为老年人服务,捐助建设西湖门球场,自费购卖乒乓球台,是不少街坊熟悉的热心人。

1955年在下廓街出生的张邵光,爱好摄影的他拍摄不少凤城街的图片,用镜头关注清远近年来城市发展,记录市民生活。


市民观看图片展。


启动仪式当天,他特意制作展板,用照片向广大街坊介绍上世纪的下廓街。他说,从未离开过凤城,也一直在拍摄她的美。中山公园最热闹,街坊们唱歌、跳舞。飞来湖很美,有各种花朵和鸟儿。下廓街的木棉花开放时,是一道街景。


来源:清远日报

编辑:安然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