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读书|《宋词演义》第一回 林和靖曾经沧海 潘梦空逍遥法外

原创 2017-03-21


点击“中国民航”关注
公众号

        如果说唐诗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慷慨男儿,豪迈阳刚;那宋词则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俏丽女子,温婉多愁。挥别独步千古的盛世诗篇,我们不妨在初秋时节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相隔千年的宋朝与今朝,有一样的繁华,一样的铁马,亦有一样被疏忽的落寞,如水的夜里。


        我收藏的第一本古典文学图书不是《唐诗三百首》而是《唐宋词选注》,正是这本书使我成为古典文学的信徒。这些绝妙好词让我深信“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散带疏狂”,让我向往“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苏杭,希望遇见一位对我说“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姑娘。
                                                                    ――题记      

第一回  林和靖曾经沧海  潘梦空逍遥法外 
 
 
诗曰: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姜夔《过垂虹》
   
唐朝末年群雄逐鹿,黄巢起义军叛徒出身的梁王朱温迅速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英勇善战的晋王李克用是他唯一忌惮的对手。沙陀人李克用兵力不如朱温,但他的儿子李存勖气吞万里如虎。两军对垒的时候李存勖耀武扬威,朱温的几个儿子却在嬉笑打闹。绝望的朱温匆匆登上皇位,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史称“朱温灭唐”。因为祖父朱邪赤心被唐懿宗赐名李国昌,所以李存勖认为自己就是唐朝的亲王,他送给朱温一个猪头,誓言报仇雪恨马踏大梁。
公元910年,两军决战河北柏乡。赵王王镕派小将赵弘殷支援晋军,却只给了他一支五百人的骑兵。在十几万大军厮杀的辽阔战场,这五百骑的出现就象一条小溪汇入万里长江,但是赵弘殷毫不犹豫地杀向梁军中军帐。
赵弘殷一战成名。战争结束后李存勖把赵弘殷留下来做卫队统领。李存勖称帝后又让他指挥后唐禁军。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赵弘殷正好相反,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朝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他一直是禁军大将。在后周更是和儿子赵匡胤共同执掌禁军,一时传为美谈。
赵弘殷为人谨慎,他的儿子赵匡胤和赵匡义却不甘心帮人看门。赵弘殷临终前嘱咐他们做人要本分,兄弟俩满口答应,可是在一代雄主周世宗柴荣病逝后,他们立刻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宋,一个就是产生宋词的赵宋,而赵宋又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宋朝除了名字相同,还有个巧合更有意思,那就是它们的开国皇帝刘裕和赵匡胤都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武林高手,真正的万夫莫敌。世人往往因为“黄袍加身”认为宋朝的建立轻而易举,忘记赵匡胤曾经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一个王朝的建立不能单纯依赖武力,必须让人相信这是天意,于是我们看到开国皇帝出生时往往红光满室。有时为了演得逼真,还要派一些群众演员提着水桶赶去救火。如果依然有人不信不服,半人半神的世外高人接着忽悠,汉朝是商山四皓,唐朝是风尘三侠,宋朝则是陈抟老祖。
陈抟是名副其实的睡仙,他生活的唐朝末年到北宋初年天下大乱,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华山顶上面对清风明月酣眠。周世宗柴荣曾经召见陈抟,赐号白云先生。陈抟在皇家驿馆睡了一觉,醒来已是一个月之后,留下一首诗不辞而别。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消息传来之后,陈抟认为真命天子驾到,突然发出一声怪笑。陈抟早就看出站在柴荣身后的赵匡胤有不臣之心,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他那头习惯了主人昏昏欲睡的毛驴被他的笑声吓了一跳,以为主人要用它做驴肉火烧,毫不犹豫地把陈抟甩落街头。
世外高人陈抟拥护新朝的故事很可能是宋人自己虚构,不过南北两宋真有几位神仙词手,北宋的林逋、潘阆、苏东坡,横跨南北两宋的朱敦儒,南宋的张孝祥、姜夔、刘过都有过神仙称号。据说林逋和潘阆还是同学,他们都曾向陈抟求学问道。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当李煜失去自由、忍受着宋军的辱骂凄凉北上的时候,林逋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每天在西湖边游山玩水,完全不能理解李后主的悲哀。假如李煜知道林逋的存在,一定会羡慕这个钱塘少年的逍遥自在。

钱塘自古繁华,可是和林逋关系不大。他从小父母双亡,在西湖孤山的一间茅屋安家。他有个大哥住在杭州城里,多次请他回去并愿意供他读书考试,他过不了几天又溜回湖边钓鱼。大哥只好听之任之。
那时西湖还在杭州城外,除了节假日游人很少。林逋习惯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见到美丽的花朵或新鲜的蘑菇,他会随手采撷放进书包。这天他照例背着书包在湖边摇头晃脑,横穿白堤的时候被一辆华丽马车挂倒。
马车停在路边,从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官员和他的家眷,其中有个少女清秀明朗,关切地询问林逋有没有受伤。不知道什么预兆,使我心血来潮,本来认定自己迟早会出家的林逋怦然心动,瞬间明白自己还是留恋尘世的美好。少女帮他收拾散落一地的杂物,随手拿起林逋的诗稿。
“你叫林逋?”
“是。”
“这首《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是你写的?”
“是。”
这首诗是林逋的名篇。因为文笔老成,看过的人都以为林逋已经人到中年。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少女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随后翻到《点绛唇》,情不自禁地叫出声。
“爸,这首《点绛唇》是他写的!”
《点绛唇》也是林逋的代表作之一。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余花”就是残花。南朝谢朓写过“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后来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很可能受到这首词的启示。有那么一段时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中国最流行的歌曲。

林逋年纪轻轻其貌不扬,衣着打扮像个和尚,所以中年官员对林逋的诗人身份将信将疑。见林逋没有大碍,他立刻招呼家人离开。
“小梅,回去了。”
小梅不放心林逋,她说:“我们带你去看医生吧。我爸认识太医。”
“不用不用,我没事。”林逋为了让小梅放心,挣扎着起来走路。
“我家住在清河坊,你去看医生可以来找我爸要钱,我们不会赖账。”小梅悄声对林逋说,“我们家有的是钱,欢迎你敲我爸竹杠,你可以把买书买零食的钱一起算上。”
林逋目送小梅登上马车离开,从此以后象练了轻功一样脚步轻盈,再也没有发生交通意外。他经常去清河坊附近游荡,希望能和小梅重逢。小梅从妆楼上远远望见这个呆子,不敢下楼找他,只是让侍女送了很多书和笔砚零食。秋风萧瑟的时候看见林逋冻得发抖,她让侍女拿些银钱给林逋买棉袄。
林逋知道自己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有可能抱得美人归,随即硬着头皮开始学他不感兴趣的四书五经。为了准备考试他尽量不进城去找小梅,只是在自己的孤山茅屋附近遍植梅花。

小梅过了十五岁,家里开始谈婚论嫁。小梅被逼无奈,只好告诉父母她喜欢林逋。父亲觉得她的自由恋爱伤风败俗,勃然大怒,威胁说如果她不听从家里安排,就派人把林逋打死扔进西湖。小梅情急之下想跟林逋私奔,可是林逋迟迟没有出现。在她出嫁的那一天,林逋寄来了他的诗篇《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新婚之夜小梅向丈夫讲述了她和林逋的情缘,希望丈夫成全。她丈夫认为她不守妇道,把她软禁在家里不让出门。
林逋得到小梅嫁人的消息后,立刻把所有考试用书扔进西湖。他心灰意冷躺在床上听天由命,幸亏来给他送米的大哥及时发现。大哥为了防范他再次轻生,派儿子林宥过来作伴。
小梅度日如年。街上流传林逋的《相思令》,小梅看到后泪流满面。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小梅借口回娘家,带领侍女来到西湖找林逋。不巧那天正好林逋外出,小梅左等右等不见人,只好留下一支玉簪作为纪念。
林逋看见玉簪立刻狂奔进城。
小梅回到娘家以后觉得自己和林逋的事千难万难,冲动之下决定以死抗争。林逋晚来一步,亲眼看见小梅从自己的妆楼随风飘落。

此后林逋自称“梅妻鹤子”,二十年不入城市。大哥知道他和小梅的故事,也不敢勉强他娶妻生子。在一个暗香浮动的黄昏,林逋念着小梅的名字平静地离开人世。
林逋生前已经名扬四海,宋真宗命令地方官员岁时劳问。他去世以后官府上报朝廷,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贼认为林逋大名鼎鼎,墓中陪葬品一定不乏奇珍,于是掘开林逋的坟墓,结果只找到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
 
潘阆字梦空,自号逍遥子,他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世外高人,可他却经常卷入政治斗争。为了不连累家人他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世人甚至分不清他是河北大名还是江苏扬州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宰相卢多逊想立秦王赵廷美为帝,在开封讲堂巷开药铺的潘阆背着药箱积极参与。卢多逊看上潘阆估计和潘阆深通药性,适合进行政治谋杀有关。政变失败后,潘阆拔腿就跑,先是假扮僧人逃进中条山,后来南下杭州、绍兴,继续以卖药为生。

潘阆歌咏西湖的名作《酒泉子》十首就写于这个时候。这里选录其中两首。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宋元两朝有不少词人和散曲作家写过西湖组词或西湖套曲,但是没有人能超越逍遥子。有好事者用轻绡为潘阆画像,谓之“潘阆咏潮图”。
在浙江期间潘阆还写过名诗《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
 
世人称赞潘阆的诗才,有人把他称为谪仙,认为他是宋朝的李白。和潘阆同时代的翰林学士宋白甚至说“宋朝归圣主,潘阆是诗人”,言下之意是潘阆可以离开宋朝单独存在,有一天即使改朝换代,潘阆依然东方不败。潘阆受之无愧,他说自己“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此外非头念,人间万事轻。”

谋反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潘阆却不以为然。他在至道元年重新回到汴京,经宦官王继恩引荐得到宋太宗赵匡义接见。潘阆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愣是说服宋太宗把他赦免。宋太宗不但既往不咎,还赐进士及第并任命潘阆为国子四门助教。
潘阆是个很容易得意忘形的人,他在中条山做和尚的时候就写过“散拽禅师来蹴踘,乱拖游女上秋千”,主动把自己假和尚的身份揭穿。死里逃生并成为国子监最受欢迎的老师后,他故态复萌写了一首《扫市舞》词,其中有“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的句子,大意是只要价钱合适我任何事都可以为你做,包括杀人放火。他的狂妄朝野震惊。宋太宗愤而追还封赏,下令把潘阆赶出汴梁。
喜欢冒险的潘阆并没有走远。他听王继恩说宋太宗已经年老多病,立刻意识到自己又有机会挑战生命极限。潘阆是最早的极限运动高人。他们和参知政事李昌龄等人密谋立宋太祖之孙赵惟吉为帝。政变再次流产,宋真宗即位后把李昌龄等人一网打尽。逍遥子潘阆果然是逍遥派高手,又一次用凌波微步死里逃生。他故伎重施,穿上袈裟混进舒州潜山寺。舒州就是现在的安徽安庆,潜山就是天柱山。

咸平初年,想吃开封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的潘阆偷偷回到汴京街头,被王楼的小二认出。宋真宗亲自审问。潘阆再次口吐莲花把自己说成大宋忠臣,参与谋反是因为忧国忧民,结果不但无罪释放,还被任命为滁州参军。赴任途中潘阆得意赋诗“高吟瘦马冲残雪,远看孤鸿入断云”。
潘阆是宋朝厚待文人的最好例证。像他这种两次参与谋反的人,在其他朝代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免死——他本来就是卧底,而且是老师陈抟预先安排的,师徒俩相约共扶宋室。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象《封神演义》?
潘阆晚年烂醉狂歌,遨游大江南北,最后死在泗水一带。有个道士遵照他的遗愿,把他迁葬杭州西湖附近山上,和林逋隔湖相望。今天杭州还有“潘阆巷”。潘阆著有《逍遥词》。
除了林和靖和逍遥子,北宋初年还有几位词人的故事值得一提。
徐昌图来自福建莆田,他是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的亲信,陈洪进派他奉表入宋称臣。宋太祖听过他的才名,把他留在汴京做国子博士、殿中丞。徐昌图的《临江仙》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都堪称经典。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南唐都城金陵陷落之后,李后主被俘北上,江南诸郡随即放弃抵抗,唯独宣州节度使卢绛拒不投降。赵匡胤派人劝说卢绛。卢绛见继续抵抗毫无意义,只好放下武器。宋太祖任命他为冀州团练副使,但是对他当年英勇抵抗耿耿于怀,开宝八年找借口把他杀害。
卢绛年轻时有一次得了疟疾,发烧时梦见一位美丽的白衣女子为他演唱《菩萨蛮》。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那女子唱完后对他说:“妾耿玉真也,他日富贵相见于固子坡。”后来卢绛被绑缚法场的时候,看见旁边跪着一个白衣美女,容貌和他当年梦见的那个女子惟妙惟肖,于是和她闲聊。
“请问美女贵姓芳名?”
“免贵,在下耿玉真。”
“你犯了什么罪?”
“长得太美招惹是非。”
“你好像一点都不怕死?”
“怕有用吗?我只希望下辈子依然是个美女。”
“你不怕再次招惹是非?”
“女人长得不美或不注意修饰打扮才是犯罪。”
看着耿玉真满不在乎的样子,卢绛终于明白什么叫视死如归。他本来还担心自己面对死亡会失态崩溃,至此彻底看开。他们受刑的地方正是固子坡。
这个故事见于《南唐书》和《侯鲭录》。因为这首词意境凄美,而且问世过程扑溯迷离,所以人称“鬼词”。

唐宋两朝建立之后,开国元勋基本寿终正寝。汉明两朝恰恰相反,开国功臣大多死于非命。唐宋两朝的建立者李渊和赵匡胤出身贵族或大将,而刘邦只是个小小亭长,朱元璋甚至做过乞丐和尚。很多人包括一些历史学家得出结论,贵族出身的开国皇帝心胸宽广,穷人出身的开国皇帝小鸡肚肠。这样的结论让我们草根阶层听了很不爽,不过刘邦和朱元璋的做法确实让人心凉。上天有好生之德,决定奖励唐宋两朝开国皇帝的善行,分别把李白和苏东坡送给他们的后人。
上天对宋朝的奖励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在林逋初遇小梅的那段时间,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相继出生。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到五岁,北宋迎来了第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如果加上比晏殊小八岁的欧阳修,阵容之强让人联想到王孟李杜王昌龄同时出现的盛唐。
敬请关注——
第二回  一曲新词酒一杯    无数杨花过无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民航杂志
微信:CAAC-MAG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