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

孟津说 2017-05-07

孟津是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可以这么说:来这里游玩,想不变成文化人都难。        


探寻路线:孟津黄河岸边 文化黄河明珠小浪底——八百诸侯会盟地)

推荐景点:伟大工程(黄河明珠小浪底,含西霞院大坝)游鸟类天堂黄河湿地保护区)听黄帝故事汉武帝原陵)祭人根之祖龙马负图寺)看黄河界线(黄河中下游分界线)赏神笔书法神笔王铎故居)品孟津贡梨“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会盟台)

  推荐吃饭地点:1、汉光武帝原陵外名吃“铁谢羊肉汤”(人特别多,需要排队很长时间)2、银滩吃荷叶鸡(孟津餐桌上的美味)

   推荐可带纪念品:1、神笔王铎书法 (绝对值得珍藏 )2、 黄河鲤鱼、荷叶鸡(绝对环保,味道鲜美)3、黄河奇石(欣赏玩物,旅游纪念)  4、孟津贡梨(上贡给黄帝的水果,绝对好吃不贵。)


探寻起点:黄河明珠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史上第一个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整个工程共创三项世界纪录、六项中国纪录。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控制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2.3%,有126亿立方米的蓄水库容、27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实现了黄河下游不断流,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小浪底大坝全长1317米,为黏土斜心墙堆石坝,顶宽15米,底宽864米,最大坝高154米,如果把它砌成一米见方的土石坝,可围绕地球转一圈多。拦水大坝获得了两个中国第一,分别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黏土斜心墙堆石坝和大坝中间浇筑起中国第一混凝土防渗墙。

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实施了“借水调沙”方案。每到6月的“小浪底观瀑节”,无数的游客、各地旅游团队无不携亲带友,来观看巨大的“人造洪峰”——70余米高的暴瀑胜景。

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自然景点组成了大型山岳琥珀型风景区。小浪底水库中,极少人工雕琢,数不尽的半岛、孤岛、险峰,自然天成,充满野性美。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或盘龙走蛇,曲折迂回;或开阔舒展,气象万千。三五亲朋,乘坐游船,满湖欢声笑语,一路好奇惊叹……或默坐相思,或摄影纪念,承载千古幽情,追寻万年遗踪,激扬灵动文字……有勇气的汉子还可以登上飞翔的小动力舟,击水搏浪,兴奋了就大声地喊一嗓子,玩个心跳。

在领略了小浪底水库博大古朴的自然景观,雄伟壮观的大坝、进出水口以及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下船后,可以回到小浪底坝后公园,团坐在绿地上,静静欣赏多彩的木槿,青翠的石竹,袅娜的柳枝,新奇的建筑、平静的河面,悠荡的游船……

 想一想: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你去过吗?有时间去感受一下雄伟壮观的景观吧!


探寻2 黄河西霞院工程

 西霞院工程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重要配套工程,包括西霞院水库、西霞院电站等多项子工程,总投资22亿元。西霞院水库坝址左、右岸分别为洛阳市的吉利区和孟津县,上距小浪底水利枢纽16公里,下距花园口113公里、郑州145km,南距洛阳33km,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等。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闸、排沙闸、电站、引水闸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西霞院水库可利用其调节库容先拦蓄小浪底水利枢纽调峰发电泄水,在小浪底电站减少或停止发电时,对不稳定水流进行反调节,使下泄水流始终保持均匀稳定,有效缓解发电与供水的矛盾。
  
西霞院电站设有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83亿千瓦时。水库建成后,可以为下游增加灌溉面积113.8万亩,每年向附近城镇供水1亿立方米。回水直达小浪底坝下,形成长度为16千米的宽阔水面,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胜景。西霞院水库大坝长度为3122米,是目前黄河上最长的大坝。

 想一想:西霞院工程在孟津县的什么地方?主要有哪些功能?


探寻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天堂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西起白鹤镇霞院村,东至会盟镇扣马村,总长28公里、面积8400公顷。是以保护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由于河床变宽,泥沙淤积,河道中形成了许多四面环水的岛屿和面积宽广的滩涂。这些岛屿和滩涂成了水禽理想的栖息繁衍场所。

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栖息着51种鸟类,隶属9目13科,以鸭科种类最多,计有12种;鹭科7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大鸨(bǎo)、白鹤、丹顶鹤、白头鹤、白鹳(guàn)、黑鹳。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灰鹤、大天鹅、白额雁、白琵鹭。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白鹭、豆雁、赤麻鸭、银鸥等27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琵嘴鸭、普通海鸥等7种。保护区内以冬季水禽为多,最多达3万余只,其中繁殖鸟类14种,非繁殖鸟类37种。以保护区内水禽的区系成分看,北古界种24种,东洋界种6种,广布界种21种,形成了种类繁多,地域混杂的水禽群体。

而今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繁茂,稻花丰年,天鹅曼舞、水禽云集,梦想今复现,千里如画廊。但见雎鸠在芦苇中栖息,白鸥在河水间飞翔,构成了一副万羽竞翔、鸟唱水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图画。圆月的夜晚,清净的河面,涛浪静息,星耀洪波,灯光璀璨,杨柳婆娑,站在黄河岸边,放歌一曲“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让我们的思绪沿着明月升华,飞翔在碧水星空之中,那一份豪气和洒脱,会让人终生遐想。

 想一想:你见过万羽竞翔的画面吗?到了冬季,你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百鸟云集、万羽竞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图画。


探寻4:路途中的黄河鲤鱼


 鲤鱼中属黄河鲤鱼最为名贵。

黄河鲤鱼,鱼体呈棱形而略扁,背部灰黑,腹部浅白或浅灰。身布鳞片且排列有序。口端位,须两对,个体较大。含脂丰富,肉质细白,味道鲜嫩,系宴席珍品。

孟津黄河鲤鱼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其一,鱼尾呈橘红色,当地人称它为红尾巴鲤鱼。其二,黄河鲤鱼孟津最肥。因为孟津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孟津以上,黄河在高原峡谷奔腾咆哮,水清流急。到了孟津,黄河始出峡谷进入平原,河面宽阔,水流变缓,黄河中大量的微生物下沉,使得鲤鱼有了大量可食的美味佳肴,所以黄河鲤鱼孟津最肥。

诗仙李白《赠崔侍御》中说:“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孟津乃鲤鱼的故乡,在李白诗中得到了验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黄河鲤鱼的需求与日俱增,野生鲤鱼远远难于满足市场需求,故孟津东部沿河万亩鱼塘应运而生,全县鱼塘面积684公顷,年产鲤鱼1.4万吨。

 想一想?你知道黄河鲤鱼有哪些特点?


探索5:景点:汉光武帝陵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园即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亦称“汉陵”、“刘秀坟”,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陵园位于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汉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wěng)蔚(wèi)肃穆。阙(quē)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石刻林立,碑碣(jié)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墓冢正前方竖清乾隆年间石碑一通,上书“汉世祖中兴光武皇帝陵”。

进去山门迎面是一石辟邪,高1.9米,长3米,重约5吨,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石辟邪①。墓冢西侧,有光武祠一座,为光武帝的祭祀(sì)祠院,面积2万平方米,由阙门、碑廊、二十八宿馆、光武殿四部分组成,构成鳞(lín)次(cì)栉(zhì)比(bǐ)的汉代建筑群落。阙门内外两旁有28棵高大古老的汉代柏树,宛若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hè)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挺立两旁;碑廊中镌(juān)刻着名家的书法、题词;甬道两旁的二十八宿馆中,刘秀的二十八员宿将,泥塑精美,金粉漂亮,他们或执戟(jǐ),或拿刀,或端坐,或站立,威武整齐,栩(xǔ)栩如生,让人感到东汉的建立乃是势所必然。光武殿为汉代建筑风格,门额上有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李凖亲笔书写的“光武殿”三个古拙(zhuō)的大字。高高的台基上矗立着两层明七暗五的庙宇,挑梁飞檐,巍峨壮丽。光武帝端坐中央,文武大臣侍立两旁,塑像精美绝伦。祠庙院中有一棵两千多年树龄、需数人方可抱住的汉代柏树——奶奶柏,由于着火而致中空,老树新枝,不仅观感别致新颖,而且给人以诸多遐想和思考。奶奶柏左侧,有宋、元、明、清、民国五通石碑依次竖立,分别记录着各个朝代原陵的沿革及重修祠院的史料。

光武帝陵为国内少有的陵墓园林,同其他地方皇帝陵寝相比,独具四绝:其一,帝王选陵,特殊一例。历代皇帝选择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唯有光武帝陵“枕河蹬山”,一反常规。其二,一园千柏,国内仅有。陵内尚存隋、唐植柏1300余株,枝繁叶茂,形态各异,有“惊鹿回首”、“巨龙盘柏”、“苦(楝)恋柏”、“汉皇仰卧”等等,蕴含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这样多而美,古而秀的庞大柏树林,在全国独一无二,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其三,柏体杏质,乔木佳品。陵园古柏为国内少有乔木树种,其木色金黄,质坚性柔,柏体杏香,剖面色美,俗称“杏柏”。其四,汉陵晓烟,奇妙景观。阳春三春,清明前后,每逢天气晴朗、晨曦初现之时,陵园柏林之中会陡然升起缕缕紫烟,逐渐汇集成浓重的烟云,在陵园中漂浮移动,散发出屡屡清香,让人如醉如痴。置身园中,似乎有如梦似幻的感觉。

汉光武帝陵千百年来为参观者称奇而乐道,它像一座无言的丰碑伫(zhù)立在古老的孟津大地,昭示着光武帝刘秀那彪炳青史的伟大功绩,昭示着他中兴汉室、安邦治国的卓越才能。一九六三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六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①石辟邪:辟邪是一种放置在神道内庇护陵墓的神兽,人们认为它可以使冥宅永安,并能引领亡者灵魂,使亡者走过神道,顺利升入仙界。

 想一想: 汉光武帝陵有哪些四绝?


附:汉陵奇观

 汉陵晓烟

位于白鹤镇的东汉光武帝刘秀陵园内,古柏林立,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史书记载,清明至谷雨节气前后,每当天朗气清的时候,大约在清晨7时到上午10时之间,园内便会出现紫气升腾、云烟飘渺的奇异景象,人们美其名曰“汉陵晓烟”。此刻,置身园中,如入仙境,举目环视,但见云ǎi之中,翠柏红垣(yuán),古碑巨陵,落花芳草,似真似幻。当地谚语说“汉陵晓烟,预兆丰年”。

汉皇仰卧

当汉陵周围杨树叶落下的时候,人们站在东汉光武帝陵园西边向东望去,会发现陵园中的古柏形成了“汉皇仰卧”的奇妙景象:汉皇刘秀,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头枕黄河,脚蹬邙山。头部由冢北端的古柏构成,天庭饱满,高高低低的柏枝分别勾勒出面庞、鼻梁、嘴唇与胡须;腹部则由冢上边的古柏组成,宽胸阔肚,轮廓突显;腿部由冢南面和山门之间的几株古柏组成,枝形酷似。

苦楝柏树

在东汉光武帝陵内,有一棵柏树的主干上奇迹般的生长着一棵苦楝树。

这棵楝柏在陵内东侧,高20米,柏树直径60厘米,离地面3.5米的主干上长着的一棵苦楝树直径15厘米。游客根据谐音把“苦楝柏”理解为“苦恋柏”,象征是刘秀苦恋阴丽华(皇后)的美好爱情故事。苦楝树和柏树之间紧密相连,就像两个人手拉手行走的样子,吸引了无数恋人到此合影留念,表达忠贞不渝的爱情。

神奇碑洞

汉陵山门左侧一块石碑上,有一个神奇的小圆洞,直径4厘米。如游客把耳朵贴近洞口,可以清楚地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如果用手捂住北边的洞口,洞内的声音又变成了“知了”的鸣叫。真是神秘莫测,其乐无穷。

鸟柏鸣叫

在汉陵园西部发现有二十余棵柏树像有特异功能。只要游客用手摸、拍这些柏树,就会发出“啁(zhōu)啾(jiū)、啁啾”的鸟叫声,声音清晰响亮。在树下拍手,柏树也能发出鸟叫声。

传说,王莽追杀刘秀之时,刘秀跑得人困马乏,筋疲力尽,路过一片树林时,靠住一棵大树酣然入睡,王莽的人马四面来攻,眼看就要围了林子,刘秀尚在梦乡。树上的小鸟着急地“啁(zhōu)啾(jiū)、啁啾”的叫着,好似喊“快走、快走”,鸟叫声唤醒了刘秀,刘秀感激地看着枝头的二十只小鸟说:“以后我若为帝,定将尔等封神”。刘秀称帝后将这些小鸟的神位封在这些柏树上。

后来,这片柏树有一棵被大风刮倒,人们锯开后还发现断面上有清晰的小鸟图案。


探索6: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位于会盟镇雷河村,原名伏羲庙,初建于公元348年前,至今约有将近1700年的历史,是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一画开天的祭祀纪念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祥地,中国易学文化的发源地。

人们为什么建庙祭祀伏羲呢?因为伏羲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而且伏羲在这里得到了河图,并依据河图“一画开天”,创造了最初的汉字符号,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

远古时候,龙马负图寺的不远处是图河②和黄河交汇的地方。传说伏羲在这里发现了一匹龙头马身的龙马,降服龙马后发现,龙马背上旋涡状的毛排列成有序的图案。伏羲把图案临摹下来,因为这匹龙马是从黄河中出现的,就称这幅图案为“河图”。河图是什么?河图的图案表示了1、2、3、4、5、6、7、8、9、10共十个数字。这十个数字并不神秘,神秘的是这些数字排列成了一定次序。奇数用白色的圆点表示,偶数用黑色的圆点表示。河图的排列次序是:1、6在下;2、7在上;3、8在左;4、9在右;5、10在中间。奇数相加为25,偶数相加为30,奇偶数的总和是55。孔子称这些数为“大衍数”,“大衍数”又称“大演数。” 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看起来纷纭复杂,其实只是由十个数演变而来。说穿了这十个数只是1和2两个数,一是整体,一分为二,二分为三,三生出了无穷无尽的个体。后人把十个数发挥,演绎出了很多成语典故:一心一意、一来二去、三下五除二、三头六臂、七上八下、八九不离十等等,这些成语中使用的数也很少超过十。  

伏羲又根据河图画出了八卦,八卦只有“—”“――”即1、2两个符号,来类比自然和社会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说以“一”画开辟了文明的新天地,后人就把这个传说称之为“一画开天”。

 现在,龙马负图寺中藏有古碑刻40余通,其中“图河故道”、“龙马负图处” 两通碑刻于唐代;建于明代的伏羲殿,保存有两块古碑刻,一块就是“古河图”碑,另一块是清初神笔王铎撰写的《龙马记》碑。龙马负图寺现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①结绳记事:远古时代文字没有发明出来以前,人们在一条绳子上打结,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用来记住事情。

②图河:发源于朝阳镇伯乐原瓦店村西。

想一想:你对龙马负图寺感兴趣吗?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那里了解它的历史!


探寻7:路途中:黄河中下游分界线

            孟津小浪底是黄河进入华北平原的最后一道峡谷,黄河自孟津以下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河。因此,孟津成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

 孟津,黄河中下游在这里分界,巍巍小浪底大坝在这里矗立。他是母亲河上的一座丰碑,上首激流万仞,前方波澜壮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这里最壮丽的写照。

近年来,孟津县在会盟镇黄河岸边建立了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标志主题公园。规划面积1500亩,是孟津县依据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孟津历史文化,融入旅游观光、度假、娱乐等元素而打造的旅游休闲公园。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标志塔及纪念广场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标志塔高54.64米,寓意黄河5464千米。塔座四周设置了四块浮雕,分别代表的是伏羲画卦、大禹治水、诸侯会盟、今日孟津,既表现了孟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描绘了孟津县发展的远景。

如今,人们已从《地理》教科书中的知识走向现实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更加亲近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

      想一想?孟津为什么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线?


探寻8:神笔王铎故居

明末清初时孟津会盟镇出了个大书法家,此人姓王名铎字觉斯,官至礼部尚书。他天资聪明,博学多才,尤其擅长书画。人们都称他为“神笔王铎”。

王铎幼年时勤学好问,常常跑到学馆里看先生教书。一次,先生心里高兴,顺手指着地上的方砖问学生:“你们谁能一笔一个字,把这方砖的四角都撑满?”学生们无人应对。这时,躲在门口偷听的王铎说:“我会写。”他拿着先生递过来的毛笔,在方砖上大大地写了一个“乙”字。先生看了,连赞:“神童也!神童也!”

入学后,王铎一边苦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一边坚持练习书法。他无意中看到了先生珍藏的两本字帖,就偷偷临摹(mó),书法水平突飞猛进。有一天,他在先生屋里看见桌上有一张字条,原来是玄帝庙里的和尚向先生求字。王铎心想,自己不如写一个,逗先生一乐。他就拿起毛笔写起来,当写到“庙”字时,先生的脚步声突然响了起来。王铎害怕了,“庙”字只写了一个“广”便扔下笔跑了。先生回屋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这字是谁写的,这样漂亮,可惜没有写完整!他趁着王铎的“广”写完了“庙”字,然后把这三个字送给了庙里的和尚。四方香客进庙,看到“玄帝庙”三字,都觉得这个“庙”字没有前两个字豪迈有力。至今,四百多年过去了,“玄帝庙”门额犹在,那经先生添加过的仨字依然彰显着王铎少年时的风采。

“神笔王铎”是后人对王铎的赞誉。至于为什么称他“神笔”,今天会盟镇民间还有一段传说:

王铎当明朝礼部尚书的时候,一天,皇帝要他写个“天下太平”的匾额。王铎故意把“太”字写成了“大”字,少了一点,等匾额悬挂时皇帝一看,大为震怒,立即训斥王铎。王铎说:“皇上,这一点需臣执笔投就。”说罢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唰”的一下挥手掷去。笔落墨存,那一点不歪不扭、不大不小、无缝无隙、巧夺天工,惊得诸大臣张目结舌。皇上大悦,连声赞道:“爱卿画龙点睛,真乃神笔也!”自此后,御封 “神笔王铎”的消息不胫而走,闻名天下。

学习链接:王铎故居位于会盟镇政府东三公里的老城村,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想一想:王铎是孟津县哪个地方的人?出生在哪个朝代?有哪些方面的造诣?


路途中:黄河银滩休息欣赏万亩荷花、钓鱼、荷叶鸡(现在已过盛花期,近几年开发景点,景很美,人特别多。)


探寻9:孟津贡梨

        孟津梨,享誉中外,由来已久。封建时代,曾被列为“贡品”;近代,曾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中国金桔”的赞语从海外飞来;“洛阳金桔”的评说,在国内流传。

孟津县栽培梨树的历史源远流长,《史记》也有记载。《齐民要术》称:“洛阳北邙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明《孟津县志》有“贡梨得赏银千两”的记述。在梨区有“孟津梨巧治太后病,赵老汉发财盖神庙”的传说。特别奇特的是,凡孟津梨成熟后,在落蒂的园坑底部,迅速形成一个酷似蜘蛛网的白色网状印记,牢牢遮掩住花蒂部位,成为孟津贡梨的主要标志,使假冒者难以得逞。千百年来,这些史料、轶闻,给孟津贡梨涂上一层神奇色彩。潘岳《金谷集作诗》有:“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的佳句,将古代孟津县的另一名产“河阴石榴”,同加赞赏。传说梨和石榴本为花神,同自皇宫中的芳林苑结伴出游,落迹孟津,时称“芳梨”。

孟津贡梨品种繁多,诸如马蹄黄梨、天生伏梨、白瓜梨、五香梨等等。其形、其色、其肉、其味均各俱风采,自有特色。马蹄黄梨,甘甜如饴,馥香浸脾;天生伏梨,味如蔗糖,略含梅酸;五香梨有鲜桃甘汁,兼俱香蕉余味。在众多的梨果中,备受海内外称道的是天生伏梨。所谓天生是指其传宗接代,不需人工嫁接,种子一经落地,就会萌发破土,茁壮成长;所谓伏梨,是说它成熟期短,从开花到收果,仅需八十天左右。当夏到伏来,众同族尚处生长期时,它已经独占天时,将自己丰满甘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消暑解渴,清肺润肠,帮助人们驱除炎夏所带来的烦闷。

孟津县会盟镇是我国最早的产梨区之一。在产梨区,春华秋实,梨香四溢。春来时,千树万树梨花开,银波雪涛涌地来。金秋季节,满目金山山山梨,百里果村村村香。驻足古孟津渡向西眺望,那真是,天地有山皆如画,望中无处不植梨。

想一想:孟津贡梨为什么会有“中国金桔”的赞誉?


探寻10:会盟台(八百诸侯会孟津的地方)                            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早先应是有寨墙和几个寨门的。现在寨墙已不存,寨门仅余南边一个,墙上高高嵌着一块镌有“商伯夷叔齐扣马地”几个字的石条.

在河洛大地上,5000年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如这一小小的扣马村,即是一场顺天应人战争的序曲和一段改朝换代前奏的见证。
  进入老寨门,右侧可见一台,上伫一通不甚规则的红砂岩质石碑,有隶书“会盟台”三字。台甚矮小,已无会盟八百诸侯之阔大气.“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甘愿饿死并以“贤人”著称于后世的伯夷、叔齐二人的故事在这里流传。
荒草丛生,青苔累累孤独的会盟台,似乎在对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它昨日的辉煌——八百诸侯会孟津的盛大场景。

八百诸侯会孟津

 1958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在郑州接见孟津县县委书记卫乃如时说:孟津是个古老而著名的县,有史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统一,军队在孟津过河的次数最多,武王伐纣就是一例。

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也叫做八百诸侯会盟于津”,我们简称“八百诸侯会孟津”。公元前1000多年左右,商①纣王妄自尊大,目空万物与民众,残害百姓,滥杀无辜。西歧诸侯姬昌宽厚仁爱,深得百姓和各诸侯的拥戴。在四十多个诸侯的支持下,姬昌立国号周,开始与商纣王对抗。公元前1047年,姬昌去世,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武王登基不久,就将父王的灵牌载于车上,拜姜尚(子牙)为军师,率领大军来到孟津,在今会盟镇台荫村北修筑了观兵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而后,又在同盟山下(扣马村)修建了“会盟台”,发表了史称“孟津之誓”的著名演说——《太誓》,与前来的八百诸侯结成了伐纣同盟,在孟津渡口大举演兵。一天,武王正在船上指挥演练,突然,有一条大白鲤鱼跳到了船上,因殷人崇白②,武王便拾起杀掉祭天,以表示伐纣的决心。演习结束,武王回到住处,又有一团火自天而降,化成一只乌鸦,颜色火红,发出“魄、魄”的声音冲天而去(《史记·周本纪》)。参加会盟的八百诸侯认为发生的这一切都是吉兆,纷纷要求立即出兵伐纣。同时,侦察人员也报告:“朝歌城里,民怨沸腾,人人破口大骂”。但是,武王与姜尚商量后,认为伐纣的时机还不成熟,就劝告各诸侯回到了各地。

两年后,前往朝歌侦察的人回来再报,说是“朝歌内外,人人面黄肌瘦,没有表情,走路低着头,见面不说话”,武王认为讨伐纣王的时机成熟了。他立即派人快马通知各路诸侯,并亲帅战车三百、虎bēn(勇猛之士)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再次来到孟津会盟之处,用大木船四十七艘,抢渡黄河。三昼夜后,大军全部渡完,其他各路人马也已齐聚北岸(今孟州),人员十余万,战车有四千多辆。武王下令迅速出击,日行军70余里,逼近商朝都城——朝歌远郊牧野,当晚布阵,并发表讨伐纣王的文,史称“牧野之誓”(见《尚书》“牧誓”)。纣王驱师70万兵将迎敌,激战一天,奴隶阵前倒戈,溃败。傍晚,纣王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此次战役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师出有名,舆论充分,准备到位,有勇有谋。是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次战例”。

注释:

    ①商:商代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后,商也称殷。

②殷人崇白:殷朝人崇尚白颜色。

 想一想:你掌握了“八百诸侯会孟津”的历史了吗?讲给大家听听吧

(本期特别感谢:《可爱的孟津》执行主编徐东晓同志提供的资料。)


说明:“孟津的地名”有一种说法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孟半朝”的称谓也是来源于这里, 伯夷、叔齐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