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秋季与大风天气垂钓指南!——万人同看的垂钓技巧平台


秋季垂钓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候与垂钓环境的变化,人们垂钓的习惯也应该随之改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秋天垂钓应该注意哪些!


微信号:839009009,小明免费在线给大家解答垂钓方面的疑问,垂钓有问题微信找小明啦


一、灵活选择出钓时间

初秋气温依然炎热应选择阴天和早晨傍晚时分施钓。仲秋节气,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大,可选择多云转阴和晴朗大气,北风2—3级最佳,并可全天施钓。深秋霜降前后,气温一般降至15—20,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法。此时是鱼类越冬前最后一次摄食的旺期,钓者们要抓住有利时机,鱼儿极易中钩。


二、钓位的选择

秋后,深潭水域中鱼多、鱼大好钓取。选择大面积水域时,流水的缓弯处、堤坝的凹凸处、深浅水域的交界处、桥墩处、闸口处;选择小自然水域时,小水塘中的残树枝、石隙基础处、残留水草间隙处、村口鱼塘的洗涮处、溪沟河流的坑洼处,这些地方都是鱼类觅食护身避寒的天然好场所。


三、诱钓饵的选择

秋分后,鱼类将随气温水温的变化而改变其生活的食性,为了越冬做好储存体内营养和热能的准备,此时选饵,多为浓腥型或浓香型的诱钓饵。在大面积水域中施钓,要打重窝,可在诱饵中加入动物肝脏,能加快诱鱼速度和上钩率。


四、钓组的搭配与选择

鱼儿进入金秋后的育肥期,鱼体肥状,挣扎力强,吃钩动作大;为了避免上钩后的鱼儿在遛鱼中折竿断线,要从实际施钓水域鱼体大小和最大个体重量多少来选择钓组。但钓组选择也不是一味地越大越好,只有从实际出发选用既有敏感性又有坚韧性的钓组,才能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


五、选择灵活应变的技巧钓法

在秋季垂钓中随天气的变化,施钓方法也因变化而变化。在仲秋和晚秋施钓中可采用多种钓法,无论在大面积水域还是小面积水域中施钓,都要多选几个窝点,深水域浅水域相结合:阴天以深2米钓近岸3米左右为佳,晴天以浅1.5米钓远5米左右为好。

底钓、悬坠钓、拉饵、搓饵灵活运用,活饵静守,多点施钓,引逗钓相结合,随着鱼变而变,以技巧取胜,是金秋施钓获鱼的窍门。


在风平浪静的环境钓鱼与在风天钓鱼有着本质的不同。尤其是在大风环境施钓,难点有二:一是挥竿投钩难,二是判断鱼咬钩的信号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一下几种办法!


1.微风迎浪钓

钓者抛投时要尽量压低竿身,让钩饵贴近水面,徐徐向窝内移动,待到达窝点时缓慢下沉即可。抛投时,钓者应尽量抛远,因为风虽然微小,也会吹动浮标及水中的钩饵。另外,风吹水面时会形成水流,风越大,水流越快。因此,钓者抛投后应将主线压得比平时更深一些,以减少水流对主线的影响,防止水流带动主线,将浮标拉进水中。


当风力稍大、抛投不顺时,我们可采取择机挥竿投饵法。通常情况下,大风并非一直刮个不停,而是由一定的间隙性。因此,当风力减小时,钓手应迅速将钩饵抛投至钓点。若这些方法仍然不奏效,钓者可双手持竿,举竿至头顶,竿梢处于钓者正后上方,钓饵自然垂落到身后方,然后对准钓点,双手均速地将钓竿向正前方挥动,使饵钩呈抛物线状准确落入钓点。钓者若使用抛竿,应尽量抛近,20米左右即可。一般来说,如果水面不大,那么在微风的情况下,50米开外的水面已无波浪,鱼大多在近岸20米左右处的水中活动,钓远反而钓不到鱼。


2.强风顺风钓

5级风即为强风。刮强风时,下风头往往浪涛拍岸,水花四溅。此时钓者若在下风头和侧风头施钓,举竿将非常困难,钩饵是抛不出去的。因此刮强风时,我们只有在上风头、顺风处才能施钓。如果使用抛竿,不必抛得太远,超过50米反而没有20-30米处效果好。


3.侧风垂钓

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在实际垂钓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时只能根据自己所面对的风向,顺其自然地选择侧风施钓。


侧风施钓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中最大问题就是抛出去的钓饵容易偏离方向。根据笔者的经验,应对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逆风垂钓。以左偏逆风垂钓为例,风从左前方吹来,我们左手持钩坠,用右手向前挥竿,挥竿时只需将用力角度向风的上游略微调整一下即可准确抛进钓点。切记,用该方法抛钩入水后,要立即压线入水,否则风线会把钩饵拖离钓点。


刮风天作钓小结:

1.水深要达标。在有风浪的水面垂钓,钓点的水深一般要达到1.5米,否则不仅钩饵无法定位,就连打下去的窝饵也会被风浪卷走,更不用说有鱼光顾了。


2.心态要沉稳。垂钓本身就是锤炼心态和耐心的过程。在风浪环境垂钓更需要钓者具备沉稳的心态。在风天垂钓,我们必须透过风浪造成的错综复杂的现象看到鱼儿咬钩的标相,心浮气躁是很难观察到其中的细微变化的。


3.灵活应对。在风天垂钓,钓者必须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灵活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


微信号:839009009,小明免费在线给大家解答垂钓方面的疑问,垂钓有问题微信找小明啦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