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去海钓】冬季深海就不能钓鱼了吗?

去海钓 2017-01-19

  每年进入1月份以后,受冷空气的持续影响,大连地区气温开始呈较大幅度的下降,有经验的老渔民,这时纷纷收拾船只、网具开始猫冬。


       所有的鱼类都是变温性动物,对环境的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一旦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激烈,就造成鱼类的不适应。表现出来就是活动范围明显减小,觅食强度下降。更为奇特的是鱼身上仿佛装了特殊的警报装置,每当天气有较大幅度变化时,鱼类往往未卜先知。


       雨后鱼觅食强度增加,尚有理可循,风前疯狂进食,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早已习以为常,但千百年前,人类尚在茹毛饮血的年代,就百思难解了,难道鱼类史前就有天气预报?其实鱼类不仅仅在大风前有异常的表现,每当冬季气温大幅度下降前,鱼类也会有非常之举。


  进入深冬,平均气温一般都在0摄氏度以下。何时出海垂钓能有较好的收获?其实并未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一般来说气温大幅度下降后,鱼类都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活习性,或到较深的水域寻求适宜的温度。从这里我们就能的出两个结论,一是到更深的水域垂钓,二是待气温有较长一段稳定后,或是气温开始缓慢回升后,再出海垂钓,方能一解毒瘾。


  冬季,尤其到了冬至,受月亮引力的影响,大连地区白昼海流明显减小。但这个规律在大连地区的海域,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大连地区南临黄海北部,虽然潮汐对黄海北部的海流有重大影响。但由于大连地区北临渤海,潮涨潮落,渤海湾海水向黄海北部涌出、进入所形成的海流,这个因素的巨大影响是冬季深海船钓必须考虑到的。 


        冬季大连地区近海(不包括旅顺铁山岬海域),一般来说都遵循冬季白昼海流较小这一大规律,但如若前出40海里以外(估算),进行深海船钓,海流从表层到20米以上的流水流速,最高时竟达6海里/小时以上!但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流的流速依次递减,这是因为海底阻力和海水粘稠度的增加而造成的。


  这个规律从铁山岬开始,越往东对近岸影响越小。通俗的讲,就是财神礁附近海域,可能在20海里以外,就能感受到这个高达6海里/小时海流的影响。但在圆岛向东以远的方位,则至少要在40海里以外才能感受到它的威力。这也是大连地区常年涨潮东北流,退潮西南流的原因了。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由于该流水的流速,随着海水深度的递增而递减。在垂钓时,鱼集中觅食的漫流时间要比近岸提前。这是因为虽然这时海水表面的海流流速较快,但相对深水而言,依次递减的海流流速,恰好是近岸处漫流时的最佳流水,也就是鱼儿最佳的觅食流水。


       反倒是近岸漫流鱼集中抢食的规律,放到深海垂钓时,却难以印证。这就是我们在深海船钓时(大船抛锚时),虽然鱼线入水的角度很大,却频频中鱼。反倒象近岸海域漫流时,鱼线入水角度恰到好处的时间段,却无鱼上钩的原因了。


  因此冬季深海船钓要选择小潮或死讯,是最佳的时机。

  到了冬季,渤海湾受持续的北风影响,再加上渤海湾平均深度只有18米。涌浪卷起大量的泥沙,随潮流涌入黄海北部。造成越往铁山岬方向海域靠近,海水的清晰度越差。虽然绝大多数鱼类都是“近视眼”,但鱼类进食没有了眼睛的辅助,即使很多鱼类嗅觉很好,但觅食过程中,眼睛依然是鱼类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们知道,阳光直射海水所能达到的深度只有30米左右。虽然三十米以下的海底浑沌一片,但鱼儿觅食依然需要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但个别鱼种觅食时对光线的要求不是很高,最典型的就是大西洋鳕鱼、星鳗等。黄鱼相对黑鱼对光线的依赖程度,就要大一些。

  深海船钓是大连地区近年刚刚兴起垂钓活动,虽然受限制的因素很多。但对于真正毒瘾已深入骨髓的钓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